中职语文表现性评价策略

作者: 朱丽华

评价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不仅包括结果性评价,还包括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对学生“学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学生的学习表现是全面性、多元化、立体性的,如语用能力、思维水平、审美情趣、价值立场等。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关注学生的具体学情。通过表现性评价,能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

一、优化中职语文表现性评价目标

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表现性评价,首先要求教师确定评价目标。评价目标是评价的原点和归宿。教师要根据单元语文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确定基于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的学习目标行为等方面,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

如教学《沁园春·长沙》,课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理想与信念”。教师需要思考的是:《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的理想和信念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一是学习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二是体会诗歌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三是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的关键词的意思、作用,体会诗歌的整体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抱负。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教学评价目标:一是学生是否能自主探究诗歌中的关键词句的意思、作用;二是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交流诗歌的意境,分享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中职语文表现性评价目标,是一种可视化的目标,也是一种可操作性的目标。教师要从表现性评价目标入手,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这种基于评价目标的语文教学设计,从本质上说就是逆向教学设计。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设计中职语文表现性评价任务

表现性评价任务贯穿于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之中。表现性评价任务是一种综合性、复杂性、实践性的任务。完成表现性评价任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多种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大任务(主任务)——小任务(子任务)”的逻辑去开展表现性评价活动。

如教学《荷花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小说文本改编成剧本,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活动。为了演好剧本中的角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本中的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剧本中的角色,如水生、水生嫂、敌人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演绎人物的表情、眼神、动作。在教学中,教师要赋予学生自主表演的自由,让学生充分表达人物的性格、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表演任务,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表现性评价任务,如“应用相关的道具等构建白洋淀风光场景”“对剧本中的片段进行彩排,如夫妻话别、商议探夫”“角色互换,让学生进行不同的角色表演”。在表现性评价任务的引导下,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在教学中,学生自导、自演,将小说文本立体性地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能深入理解白洋淀的精神。

教师设计中职语文表现性评价任务,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教师要通过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的自由时空,从而让学生的表现具有创意性。

三、制定中职语文表现性评价标准

设计表现性评价标准,是中职语文表现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性评价标准,依据的就是表现性评价目标,针对的就是表现性评价任务。教师通过设计表现性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对表现性评价任务及其实践结果进行评判。教师借助表现性评价标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性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表现性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现性学习思维。

表现性评价标准的指向性十分明确,能体现中职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进阶。在设计表现性评价标准的过程中,教师要将中职生的核心素养放置在核心性、关键性的位置,重点关注学生的语言建构、协同合作、思维发展、学习能力等。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的评价标准: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学生是否能积极搜集与朱自清、与《荷塘月色》相关的背景资料?是否能积极主动地解读文本?是否能解读出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是否了解萦绕在作者心头的思绪、情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互动、交流相关的学习材料?教师设计这样的表现性评价标准,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抓住重点、难点,理解作者采用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理解作品的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表现性评价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文本解读起点,还关注学生的文本解读过程、文本解读结果。表现性评价标准,不仅服务于教师的教,更指向学生的学。教师要借助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引导、点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表现性评价的功能,用表现性评价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合作。表现性评价既是一种评价方式,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表现性评价可以助推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可以判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生成水平。表现性评价在优化学生语文学习的同时,也能为学生的下一阶段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高新区校区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