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协作模式下的初中语文立学课堂
作者: 姜燕“立学”课堂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如何有效地建构、打造立学课堂?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将立学课堂置于分层协作模式下。分层协作教学模式,是一种观照全体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教学模式。将立学课堂置于分层协作模式下,就是要在立学课堂上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分层协作模式是一种多层次、多样态的教学模式,它能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各有发展,各得其所。分层协作模式下的立学课堂建构,不仅能让学生在语文立学课堂上“立言”“立身”“立根”,还能有效地“立人”。
一、分层指导,让学生的“学”在课堂上真正立起来
分层协作模式下的立学课堂建构,要求教师首先要树立一种“全纳”理念,尊重学生的差异,引导学生通力合作,全员参与。在立学课堂上,学生的认知、思维等存在差异。因此,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就成为分层协作模式下立学课堂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分层指导,尤其是要正视学生的“缺点”。
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分层指导,要求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情,把握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从“现有水平”“现实水平”跨越到“潜在水平”“可能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分层目标、设定分层内容、提出分层要求,从而让立学课堂分层协作教学落到实处。
如教学《石壕吏》这篇文言文,教师就可以让中等水平的学生尝试翻译文本,让优等生深入解读文章的主题思想,让有文艺特长的学生将文本改编成剧本,让学困生扮演剧中的角色进行戏剧表演。这样的分层教学指导,能充分调动每一层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每一层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促进每一层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还要让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学困生,相互协作,抱团发展,共同进步。如在戏剧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推荐一名负责人,由负责人带领大家进行戏剧表演分工、角色分配、服饰道具准备。有了负责人的引领,有了组员的各抒己见,大家都能各尽所能,也终会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分层协作模式下的初中语文立学课堂建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一举多得。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分层协作学习效果。
二、隐性指导,让学生的“学”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分层协作模式下的立学课堂建构,要对学生进行隐性指导,对学生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隐性分组;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建组原则,让小组内、小组与小组之间都能真正地互动起来。隐性分组、隐性指导,尊重每一个学生,避免了对学生“贴标签”。
隐性指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分层协作教学模式下,每一个学生的学情都不是固化的、层次也不是固化的,而应当是动态生成、不断发展的。每一个小组也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动态学情,让学生悄然地“对号入座”,将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和谐地统一起来。通过动态分组,消除分层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隔阂。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语文学习,要及时跟进学生的语文学习,适度介入学生的语文学习。
如在教学《岳阳楼记》这篇古文时,笔者就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让小组内的学困生负责查字典,弄清楚生字、词语的读音、意思;让小组内的中等生负责翻译文言文;让小组内的学优生负责查阅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身世,整理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完成对《岳阳楼记》的自主性、互动性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不仅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三、弥合差异,让全体学生的“学”在课堂上立起来
分层协作模式下的立学课堂建构,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同时还要弥合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均衡发展;要缩小学生彼此之间的学业水平差距,让分层协作下的立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语文立学课堂建构中,教师要设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分层协作评价,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故乡》这篇小说时,教师要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高阶目标就是让学生能深入地理解小说的创作旨趣,引导学生在小说阅读过程中展开批判性、质疑性、反思性的思维活动;中阶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对小说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理解,能联系小说的背景对小说进行解读;低阶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对小说的内容、写作手法有一定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层次不同的学习要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当学生完成基础性教学目标作业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向高阶目标迈进。如低阶作业是简单地分析小说《故乡》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中阶作业是对小说《故乡》进行文学评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意见;高阶作业是让学生写一篇分析鲁迅先生乡土文学的研究文章。这样的不同层级的作业,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语文学习。很多学生在完成低阶作业之后,都积极主动地搜集相关的资料,查看关于《故乡》小说的文学评论,搜集关于鲁迅先生小说的评价。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彼此交流,主动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写作技巧,撰写《故乡》的小说阅读感想,撰写《故乡》的文学评论。
总之,分层协作模式下的初中语文立学课堂建构,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上下功夫。教师既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显性的分层指导,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隐性指导。在引导学生分层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利用学生的差异,让差异成为一种重要的育人资源,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田家炳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