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 沃丽萍语文课程始终强调要以核心素养为根本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作为教师,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引领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活动,获得阅读、表达、思维、审美创造等关键能力的提升,是迫切之需。笔者就自己的实践课例谈谈如何在落实要素中提升核心素养。
《忆读书》是统编五上第八单元中第二篇课文。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关于梳理信息,在该册第五单元《松鼠》一课中就有分条目写信息的练习,而在《忆读书》中要求对信息进行查找、梳理、发现,从而把握内容要点,显然要求更高。因此,本课教学我力争改变教和学的方式,紧扣文本内容和课后习题,打造真实有趣的语言活动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既习得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又提升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还获得审美情趣与文化自信,最终实现学有生长。
一、看信息,猜书名,在游戏中丰富积累
语文课堂有别于其他课堂,语文知识的感悟、理解、积累、内化、运用等环节容易让课堂沉闷,导致学生的思维不愿高速“转动”。如果在教学中能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或者加入一点游戏元素,学生的兴趣就能被激发,热情就能被点燃,思维就能快速流淌,从而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实现有效思考和有效积累。
师:同学们,课文预习了吗?
生(大声地):预习了!
师:那老师来考考你们!咱们玩个“看信息猜书名”的游戏,请看投影!
(出示信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师:什么书?怎么猜?
生:是《三国演义》!因为刘关张三豪杰曾在桃园结义。
生:我是从第一句——《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发现的。
师:恭喜两位,都答对了!第一句是开篇词,第二句是回目。《三国演义》有很多这样的回目,让我们读一读。
(出示: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师:谁能说说这些回目的特点?
生:前后两句对仗,并且都是以主要人物和事件做题目的。
师:真棒!接下来游戏继续!
同上教学流程。
(分步出示三组信息:官逼民反,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兴亡盛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神魔小说,九九八十一难。学生猜出《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并根据信息简单阐述理由)
师:这四本书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瑰宝,影响了无数人!冰心奶奶在回忆她的读书经历时也不止一次提到过这四本书。那么这些书与她有着怎样的缘分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忆读书》。
二、找信息,会梳理,在发现中形成能力
部编版教材很重视培养学生查找信息梳理信息的能力,在各册教材中均呈现有梯度有层次的学习。如《忆读书》的课后习题是让学生谈谈冰心奶奶回忆了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觉得什么书才是好书。这些问题就必须带领学生从文本中去查找、筛选信息。这对落实语文要素,形成关键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那效果就更好,毕竟查找、筛选信息不是目的,在梳理中学会发现才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由扶到放,先带领孩子们抓住冰心的老年阶段查找信息,然后梳理出她童年、少年、中年的读书经历,最后发现她读书的特点。这样的学习学生兴趣盎然。
师:同学们,第9小节中冰心奶奶回忆了自己在哪个时间段读了哪些书?
生1:1980年后。
生2:1980年时冰心奶奶已经80岁了,这是她的老年阶段。
生3:当时她读的书有《西游记》《封神榜》《水浒传》《荡寇志》,还有很多现代文艺作品。
师:如此多书,我们可用文中的哪个词概括?
生:“读万卷书”!
师:那其他的时间段呢?冰心奶奶又回忆她读了哪些书呢?请大家拿出导学单,从三种梳理方式中自由选择一种进行梳理。看谁填得又快又好。

(学生填写后交流)
师:有同学是用表格梳理的,有同学是用时间轴梳理的,还有的是用阶梯图梳理的。你们觉得哪一种最符合文本?
生:我喜欢阶梯图,因为它符合冰心的四个读书阶段,很形象很贴切。
师:确实,我也觉得阶梯图最合适。
(投影放大阶梯图)
师:看这张阶梯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冰心一直在读书。
生2:我发现冰心博览群书。
师:从古至今,大凡那些有成就的人都是喜爱看书、终身读书的。他们把读书当成一生的挚爱,冰心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三、聊快乐,议发现,在碰撞中升华情感
语文课堂是师生、生生思维碰撞的圣地。语文教学就是组织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思考,有效讨论,在主动学习中获得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教者,应该站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研制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方式,改变零散的碎片化学习,统整教学内容,设计出项目化的推进式的学习任务,最终实现学生学有生长。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任务驱动教学,在不断查找信息、梳理信息中,发现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成长轨迹,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升华认知,形成能力。
师:冰心奶奶多读书,家里的书比比皆是,为什么她在回忆自己读书经历时对这几本书念念不忘?让我们默读课文的2—5小节,圈画出冰心读书感受的关键词。
(学生默读圈画)
师:先交流《三国演义》,你们找到了哪些关键词?
生1:我找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无限期待、含泪上床”。
生2:我找到“一知半解、越看越明白、哭了一场、又哭了一场”。
师:读这些感受的词,说说小冰心读《三国演义》时的情感体验(心情)是怎样的?
生1:我觉得她是期待的,快乐的。
生2:我觉得她是兴奋的,满足的。
师:读书读到大哭也是快乐?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沉浸在书中,不能自已的感觉。
师:这么多丰富的情感就是读书带给冰心的快乐。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默读课文的6—10小节,圈画出冰心阅读感受的关键词,从中能发现冰心的快乐吗?
(学生默读圈画,而后老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完成阶梯图)
师:把冰心奶奶四个阶段的读书感受连起来,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读书一直是快乐的,所以冰心奶奶说,她永远感到读书是自己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生2:我发现冰心奶奶的读书感受越来越丰富,读书能力越来越强,读书品位越来越高。她在读书中获得了成长!
生3:冰心奶奶还在读书中学会挑选比较,知晓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师:同学们真棒!在信息的梳理发现中,我们对课文的认知越来越到位,对人物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语文教学中紧扣语文要素,提升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良好品格和必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追求。教师们应始终以生为本,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落实语文要素,在循序渐进中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形成能力,造就品格。让我们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己任,努力构建学有生长的语文课堂!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