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伴成长路 诵润少年心

作者: 沈蓓

诗伴成长路 诵润少年心0

摘 要:基于初中学生成长的心理特点,初步探究运用经典古诗词诵读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表达自我,找到人生的方向。通过闻诗、诵诗、品诗三个阶段,让学生从认识了解古诗词诵读的作用、效果,到学习诵读古诗词的方法,再到运用所学品析古诗词,甚至进一步探索跨学科感受美的形式。学生在诗意温暖中对未来产生思考,真正实现内心的成长。文章真实记录探究的具体过程,并反思总结初步探究的模式。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学科育人价值;情境创设;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4-0009-04

自古文人以诗言志,以词传情,经典的古诗词作品是我们国家极其宝贵的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初中生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学到语文知识,还可以培养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 背景分析

去年开始,我就一直在研究古诗词之于初中学生的作用价值,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步步探索,层层推进。此时,一个意外事件引起我的思考。

小红是班级中一个内向敏感的女生,因为家庭的变故变得更加消极低沉。一次,我及时阻止了她过激的行为,与她沟通时发现她对古诗词特别感兴趣。于是,我针对她的情况,以诵读古诗词的多元形式疏导她的情绪,效果逐渐显现。

我欣喜于小红的向好转变,也不禁在想:古诗词诵读是只对她一个人有效果吗?我还可以结合哪些方法来加强育人效果呢?古诗词对学生的助力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体现吗?

太多的问题需要我去探索,而正值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也确实需要我们更多关注引导,尤其是他们情绪的起伏转变以及随之而来的宣泄表达。我们似乎越来越多地看见初中学生在这个特殊的年龄段中有一些极端过度的表达方式,如果能够通过古诗词来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我,这样的育人价值难道不值得研究吗?

于是,我带着满满的诚意与好奇,开始了这次诗意又温暖的实践尝试。

一、 闻诗识骚客 明路之所向

由于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想要让古诗词发挥作用,就必须让学生更加熟悉、习惯古诗词。习惯源于了解和接触,所以要让古诗词在学生的生活中常常出现。于是,第一个活动应运而生。

活动一:经典咏流传

活动内容:

1. 在每节课前进行经典古诗词诵读吟唱音频、视频的播放展示

2. 跟读、跟唱经典古诗词

活动中的经典作品基本以教材内容以及我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而来的资料为主。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推荐,我给学生发下了“经典古诗词推荐卡”,在播放他们推荐的相关作品时也给予了更多的讲解和引导,希望他们能感受到重视,从而更加投入于这些作品中。

活动伊始大家还有些拘谨,两天过后,诵读声、歌声慢慢响亮起来,语文课总能在浓浓的诗意中开始,连几个内向的学生我也偶尔能看见他们张嘴默念。

学生们熟悉、习惯古诗词之后,就要去进一步认识、了解它,所以第二个活动也很快展开。

活动二:诗词小讲堂

活动内容:

1. 用两周时间搜集一个著名诗人的相关资料,包括其身份信息、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后人评价等

2. 整合诗人的所有信息,并且制作成PPT或绘制成海报

3. 利用午自习时间,为全班同学介绍这位诗人

活动要求:

1. 本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每位成员都必须分配到任务

2. 活动结束后进行组内、组外的互评以及学生的自评,并且分享交流

我将班级中的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一部分任务,希望他们能够更多地接触到我国古代的著名诗人,从他们身上学习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态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们介绍的诗人从家喻户晓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到各具风骨的竹林七贤,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

活动结束后的感悟分享会上,学生们畅谈了通过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生平故事所感知到的各种人生态度、精神品质。针砭时弊如杜甫,他的犀利言辞也是对社会、对时代的警醒;潇洒恣意如李白,他的狂傲不羁也是壮志难酬的无声呐喊……学生们渐渐感受到,留名在历史上的大人物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志向,倾诉自己的情感。而古诗词的创作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用精准诗意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心感受。

从“闻诗”开始认识墨客骚人,让学生在了解中明白表达自我的正确道路应去向何方,在诗意盎然的氛围中收敛戾气,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态度。

二、 诵诗习法则 求行之所至

闻诗而探,知道自己的内心所求,那心中所想又如何借由古诗词来抒发表达呢?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古诗词的诵读应该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对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诵读”这一教学方法的研究并不少见,但此类研究中大多专注于字音、节奏、语气的基础分析,这的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并且诵读出情感,但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表达自我的诉求可能会因为性格特点的不同而影响效果。

所以,在基础分析之上,我通过《春望》一课的教学,试图从诵读的不同形式上进行进一步探究。这里针对其中两个环节进行阐述。

《春望》教学环节一:对比阅读

(分析首联、颔联,了解作者所“望”之景)

1. 播放相关视频,了解大唐盛世之景

2. 展示并介绍杜甫作品《忆昔二首》之一中的诗句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3. 师生合作,对比阅读

教师诵读《忆昔二首》中的诗句,学生诵读《春望》的开头两联

第一遍:教师先读,学生后读

第二遍:教师读一整句,学生读《春望》两联,以此类推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在分析首联和颔联的基础上进行,通过视频播放再一次强调大唐盛世的辉煌,为下文感受满目疮痍的长安城做了铺垫。同时,运用杜甫自己的作品,展现诗人所经历的大唐繁华,结合诗人的人生际遇,在对比之下进一步深刻体会诗人的悲痛叹惋之情。

同时,两遍反复的诵读让学生把内心跟随作者所累积的伤痛心情用最饱满的情绪宣泄释放出来。

《春望》教学环节二:古今对照诵读

1. 深入了解写作背景

2. 总结古诗学习

古诗到这里结束了,诗人通过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国破、思亲、衰老的悲愁哀叹。此刻,相信大家对古诗的理解较之开始一定是不一样的。

3. 古今对照诵读(配乐)

下面我将带着大家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都是身陷长安的杜甫,请大家用心感受,当我每一次说到“我写下……”时,把对应的诗句有感情地诵读出来。

(1)今逢春深三月,正是草长莺飞、芳草萋萋之时,可如今青山犹在,却已是断壁残垣,杂草丛生,满目凄然。望着眼前之景,我写下——

学生诵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我一心报国,却身陷囹圄,艰难求生。今早醒来,听闻屋外鸟声和鸣,悦耳之声却让我心烦意乱。我抬眼望向远方,院中的花儿沾着晶莹的露珠随风摇曳,好像在哭泣,难道它们也如同我一般忧愁伤心?可我也无可奈何,只能在此地暗自落泪。于是,我又写下——

学生诵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这场仗打了这么久,无休无止,我何时才能见到我的家人呢?我多么想念他们呀?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家书是多么珍贵!我多么渴盼它的到来,于是我还写下——

学生诵读:“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战争让百姓们太苦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们的国家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呢?哎!我不由挠挠头,猛然一惊:我的头发怎么这么稀疏了啊?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住了!四十五岁的我竟已未老先衰,我满腔的热血抱负要何去何从?可悲啊!于是我只能写下——

学生诵读:“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置在课堂结尾处,是对整个课堂的总结与升华。古今对照诵读的方式其实是一种情境设置,仿佛把老师与学生置于两个时空进行对话,老师用现代汉语说出自己的理解,学生化身“杜甫”,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老师富有带动性的语言中,学生从内心感悟诗人此刻对国破、思亲、衰老的哀叹和忧虑,悲苦无奈的诵读于此刻胜过万籁之声。

本堂课上,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最为巧妙,收获的效果也是最佳的。

一方面,学生基于《春望》一诗本身,了解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不过分强求每个学生都能学习效仿,但希望本堂课能带给学生多一些家国情怀的思考,多一份仁爱之心的付出。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本堂课学习到对比阅读、古今对照阅读两个方法,由学生在课堂上诵读效果的前后对比可以充分看出,这样富有感染力的阅读形式如一颗惊雷在课堂上炸响,惊醒了学生们沉闷的心,激发出了他们想要用诵读这种方法表达自我的积极性。

课后,许多学生纷纷回味课堂上的这两次阅读,还有个别学生寻找其他篇目进行实践尝试。

诵读诗词,让学生理解其丰富内涵,学习诵读诗词的方法策略,用最为适切的方式去诵读古诗词,同时,用最为正确的方式去表达自我,抒发情感。

三、 品诗诉自我 思心之所归

诵诗而思,学习诵读的方式方法之后,实践反思是必然的下一步。而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诵读活动的设计已不能满足于传统的课堂朗读。所以,我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活动探索。

活动三:诵读分享会

活动内容:

1.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词作品进行诵读练习

2. 当场诵读古诗词,并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3.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自评

正值疫情期间,学生们全部进行线上教学,本项活动是建立在作业的基础之上的。为了让学生更加投入古诗词的诵读,借由线上教学的契机,我布置了一份语音作业,要求学生认真诵读本学期学习的《关雎》和《蒹葭》两首诗,并录制诵读音频,上传至班级QQ群进行分享交流。这样一份语音作业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颖的,而且作业将在班级群内分享也让学生们有了完善作业的动力。第一个学生上传作业后,我马上倾听并且给予充分肯定,而后以私信方式点出其需要修正的地方。没想到,这次作业成为一场接力,学生们不断上传自己的作品,大家会在作品下面点赞加油。

语音作业结束后,我以大家的诵读音频为例,进一步讲解诵读的细节,而后布置了“诵读分享会”的任务。这一次,学生们有了诵读作业的经验,已经可以慢慢平复诵读时的紧张情绪,更好地代入诗人的身份处境,读出真情实感。同时,学生们也跳脱出教科书的束缚,纷纷选择自己喜爱或印象深刻的篇目,《将进酒》《蜀道难》《望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首首经典之作中蕴藏着的是学生们自己的心之所向。

而语音作业和诵读会上大家互相之间的点赞鼓劲也给了彼此勇气,能够用诵读的方式更有力量、有的放矢地表达自己。

古诗词的诵读为学生们打开了表达自我的大门,而诵读应该是一个起点。我们常说,艺术的美是共通的,对古诗词的品读、对自我的表达都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类形式,所以我还进行了跨学科的活动探索。

活动四:文艺嘉年华

活动内容:

1. 学生以2~3人为一组,针对同一首古诗词作品进行不同形式的赏析准备(赏析方式如绘画、书法、舞蹈、乐器弹奏等),其中一人必须是古诗词诵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