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市A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 李艳 郭金芳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形式之一,它具有广泛的内涵和外延,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深度学习有很大作用。当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稳步发展,但是由于较多的教学内容和资金缺乏等原因,在教学中仍有教学目标泛化、学生不能深度融入学习等问题。文章选择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A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展开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有教师课程认识不全面、教师教学浮于形式、学生课程基本的认识不足、学生学习方法局限、学校资源不足等问题,故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以期对该校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合作市A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4-0024-05
伴随新课改的推进,2001年的语文课标首次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提出,并将之纳入了教材,以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改掉传统语文教学之弊端。语文综合性学习包含了传统和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兴趣的支持下主动地提高自己语文素养和培养合作、创新等能力。但是目前中国各小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刻板使用教材、活动形式单调等有碍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开展的问题。合作市A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现状调查有很大的意义,其有利于让该校认识到自己学校的教师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学习方法局限、教学课时数不够等问题,并及时做出改正。从而,培养语文老师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能力,保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实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全面地发展。
一、 合作市A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材编排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15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虽然一到三年级没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但课标中也规定了其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发展目标。三、四年级的学习活动多排在课文后面,提出了对应学习目标。五、六年级的学习活动则多是呈整体单元形式,它的内容和要求则更多和更细。
具体内容编排分别是:三年级中上册第一单元的“多彩的课外生活”与第五单元“身边的传统文化”和下册第二单元的“保护环境”与第五单元“人间处处有真情”;四年级中上册第三单元的“童话”与第七单元“成长中的故事”和下册第三单元的“亲近大自然”与第六单元“走进田园风光”;五年级中上册第一单元的“读书的乐趣”与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和下册第三单元的“语言的艺术”与第六单元“走进信息世界”;六年级中上册第二单元的“爱家乡,爱祖国”与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和下册第六单元的“毕业了!”。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文献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课堂观察、访谈、课堂教学实际和自身的实习体会这几方面情况发现,该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施按要求安排课时、教师灵活组织活动、家长帮助学生学习等,但调查中也发现该校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存在一些阻碍发展的问题需要解决。
1. 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
教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是要认识到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含义以及它具有怎样的特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涉及各个方面,教师只有认识全面,才有助于寻找教学材料并有效地展开教学。
调查发现虽然100%的教师认识到了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但日常性特点的认可度只有 61.54%,部分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认识不到位。在访谈中问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含义问题时,46.15%的教师的回答含糊。在提及“于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您是否将其与生活相联系”时,小部分教师将其教学与生活串联,生活性的缺乏进一步体现。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的来源多为教材,日常生活和学生被考虑的只有部分教师。可见该校教师存在过于依赖教材,缺乏拓展性。且教师经常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其他学科连接起来的比例只有34.62%,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未能凸显。
2. 教师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
活动形式是否多样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效,如辩论赛、演讲、情景剧等。且活动是否达到效果是重中之重。教师开展教学的状态则决定了效果如何。调查发现教师使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方法多是合作探究式教学和课堂交流,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大部分老师也是运用了研究性和发现式教学方法,也有老师运用了其他方法,但总体来说,教师教学的方式还是比较的单一。
在教师制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完成度上,80.77%的教师只完成了个别目标。这表明虽然教师意识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多样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效果却欠佳。个别教师存在完成任务式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需要,也侧面体现了教学方式多样运用的缺乏。
3. 学生对板块的基本认识不够具体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一部分,许多学生没有具体认识到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对其基本认识不够具体。学生如何定义和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反映了教师平时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认识情况。
调查中,很清楚地知道语文综合性学习定义的学生只有6.95%,余下的学生要么是含糊不清,更甚者则不知道何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见教师在教学时可能没有重点突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特色,从而使学生对语文中其他课的形态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区分不明确。
在对主导者为谁的调查中,64.84%的学生觉得教师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起主导作用的人,认为是家长的则有一些。表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布置任务时也有过于重视家长的参与度的现象。
在问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用”时,多数学生认识到了知识和乐趣的增加问题,能力的提升和师生关系则有点被忽略。表明学生觉得在学习知识并且从活动中得到了乐趣,却没有意识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4. 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途径不够丰富,过分依赖网络和家长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教特别重要,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方式及态度也决定着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效。
调查中,95.60%的学生寻找资料的途径是互联网,83.52%的方法是求助家长,只有少数学生会查找图书。过度依赖网络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并且让其忽略其他的学习方式。学生选择学校图书馆的方法是可取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由访谈可知,该校学生被学校图书资源匮乏限制了。也有学生采用了其他方法,可以看出学生有一定的探索新方法的意识。
家校合作是学生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家长帮助学生搜集资料是很好的方式。调查中学生会在需要搜集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关资料时选择求助父母,但是却缺少了自己也要去想想别的方法这一点。过度依赖家长是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和能力的培养的。
调查中,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感兴趣度为50.55%的为少许,参加活动态度中56.04%的为完成任务态度。表明学生的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态度不高,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5. 学校安排的教学课时数偏少
学校安排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时较少。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需要多个课时才能有效完成,但是现实中安排的课不仅少而且还分散。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从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获取知识。
在实习实际观察和教师访谈中,该校语文教师多身兼数职,由此许多老师反映这大大削减了他们有效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动力。
调查中,有23.08%和73.08%的老师遵从书本要求展开正常次数的教学,个别教师会经常开展,可以看出有的老师持平常心对待,许多老师也是认识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
对课时数是否够的回答中,92.31%的教师认为学校安排的课时不够,表明教师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受到了课时的限制。
6. 学校综合性学习的资源不够丰富
语文综合性学习定于课本上年份不多,许多老教师教学的方法没有系统学过,新教师也刚就业,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经验仅限于理论知识,所以学校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储备,如教育培训、图书储备等,对其教学有巨大作用。
调查中就参加过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培训次数上,73.08%的教师只是偶尔参加过,还有没参加的人。表明学校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的重视度有欠缺,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虽有规定,但却没有足够多的培训去支持。
图书馆是学校的标配,但是实习时发现合作市A小学的图书馆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的书籍却储存甚少,多的是各方面的书籍。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需要查询相关资料时,没有相应的资料支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道具和多媒体的支持,但是该校的这些资源却不够丰富,比如专门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料、道具、教室均没有特别置办。
访谈时教师在叙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时的困难时,也提及了培训少、资料少、资金少等问题。
二、 合作市A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思维比较陈旧,创新性不够
教师平时接触的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料和相关的培训较少,所以难以有全面新颖的课程认识,教学思维比较陈旧,过于依赖书本和参考书本的内容和教学建议。故而教师的讲课方式也多以单纯讲授和加一些普遍的活动为主,没有自己特殊的思维,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没有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日常、综合、实践性的特点。如在课堂观察时,教师开展“成长中的故事”主题活动时全程多为教师单纯的讲授和学生分享的环节,少有加入制作有创意的手抄报、情景剧等有趣的环节,就算加入其活动也有些流于形式,也少有将其与其他课程和生活联系起来。教师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活动的意义,多只单纯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这种状态下难以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含义和重要性与自己的角色问题,从而缺乏兴趣去主动融入和产生自我提升意识。
(二)学生学习的环境封闭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学习里,学生不仅要有好的学习方法,还要有正确地搜集学习资料的方式。调查发现合作市A小学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过多依赖网络等个别手段即学生学习途径局限。是由于学校图书馆图书的限制、家长由于工作多没有时间去帮助学生或者帮助过度、学生作业任务颇重等学习环境封闭的原因。可见,网络搜索虽然对学生的发展有限制,但无疑对学生来说是最快捷和省时的方法。
(三)教育主管部门关注与支持的力度不够
首先,在语文教材和考试中,教育相关部门设置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较少。其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能力大体决定着教学的最终效果。笔者通过实习以及对合作市A小学语文老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得知平时教育主管部门很少开展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培训活动,也没有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关的内容涵盖教师的能力考核中。这种情况使得学校和老师觉得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并不高,教师的课程认识则会不足,即不太会对同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类似的课程去区分,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时会下意识地不去重视。以此为基础从而最终反映到学生身上,让学生觉得语文综合性学习和其他语文教学活动没有多大差别,认识不到其对自身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最终造成学生和老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根本上的偏差。最后,还有教师在教学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即缺乏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比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大特点,其教学场所可不必限制于课堂或者校内。有老师想带学生去校外感受大自然,让学生亲身获取资料,但是由于教育有关单位对学生安全考虑和资金的限制,这种做法难以实行,从而大大降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知,由于教育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的力度不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许多主题活动都难以有效展开。学生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能力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教师的素养也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