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育中增强责任感教育的尝试
作者: 季敏摘 要:文章从幼儿责任感培养角度阐述其对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健康成长的正面影响。针对当前幼儿在以自我为中心中责任意识欠缺问题,运用情境、游戏、活动、家务等方式引导幼儿在实践中锻炼,并针对幼儿存在的系列问题,查找原因深入剖析,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情境氛围。依据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加大活动体验和主动展示能激发幼儿的责任担当意识,为促进其健康发展起到鲜明引导作用。
关键词:幼教;责任;情境;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4-0158-05
纵观当前的幼教,注重了以人为本的关怀,但在幼儿健康心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缺少有效策略,特别是很多幼儿是家中的“独苗苗”,家长的宠爱使得他们对自我认识不足,往往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人为我”想法。这些幼儿稍有不高兴,就会完全放飞自我,缺少应有的包容、谦让和友善。究其原因,幼儿未能从内心深处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未能将自己融入集体活动中,甚至形成“唯我独尊”的自我意识。面对上述问题,广大幼儿教师需认真总结反思,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多换位施教,帮助幼儿充分认识自我,引导他们在与其他小朋友和谐相处中多“为其他小朋友着想”。教师从培养幼儿强烈责任意识出发,多在情境活动中有意让他们锻炼自我,告诉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让他们在争做“红花幼儿”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发挥家园互动功效,通过亲子交流、争做家务等活动方式,让幼儿在积极参与行动中懂得“生活中要学会独立,多帮助家人做家务是他们的责任,也是感恩父母的最好回报”。
一、 培养幼儿责任感的价值意义
首先,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我,帮助他们消除自以为是的想法,让他们在对照自我中能主动与他人和谐相处,多尽力而为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其次,培养幼儿集体主义荣誉观,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多团结他人,多为他人着想,并在与他人合作中养成相互协助、相互配合的习惯,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观。
再次,促进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能让幼儿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形成积极向上、顽强乐观的阳光心态,能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
最后,促进幼儿形成独立自主能力,使得幼儿在参与活动中认真思考,剖析问题原因,在主动作为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行为习惯。
二、 培养幼儿责任感的原则
(一)情景诱导的原则
为幼儿创设情境氛围,引导他们在积极参与中深受启发,让他们走出单纯依赖说教而难以理解的窠臼,帮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捕捉思维灵感。
(二)换位思考的原则
以幼儿为中心,多为他们提供鲜活的案例,鼓励幼儿在积极参与中认真思考,帮助他们在剖析原因中充分认识和了解自我,增强责任感。
(三)家园合作的原则
积极配合家长,多请家长在做家务中让幼儿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情,告诉幼儿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 增强幼儿责任感的案例及策略
(一)情境导教,正视不足
情境导教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最大限度满足幼儿的自我探知需求为切入点,让幼儿在相应的情境中获得更多自我修补完善的机会。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不同认知感触,多鼓励他们针对各自的发现主动摘录和收集相应的信息,引导他们结合自己在情境中的探索来主动找出相应问题。教师多以情境导教的方式深化理解,定能使得他们在主动正视问题中深化感思。教师多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幼儿大胆尝试,鼓励他们在主动发现问题和深入探知中多深入交流。
【教学案例】
情境活动:森林舞会——展示“我”的美丽
活动要求: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2)展示自己所喜欢动物的特征;(3)表达自己喜欢这种动物的缘由。
活动过程:
(1)紧扣自己喜欢的动物,通过语言、动作、神情等方面展现其与其他动物不一样之处,特别是借助有特色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方式以体现;(2)主动与其他“动物”相互合作,并在合作中提出自己的设想与意见,让幼儿能有充分表达感想的机会;(3)反思自己所喜欢动物的不足,引导幼儿能通过虚心接受其他小朋友的意见重新审视自己;(4)教师予以点评。
这样的活动引导,能为幼儿提供开放、自由和欢乐的环境氛围,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玩学时机。很多小朋友能结合自己的认知感受,从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动物。通过展示的方式能活灵活现动物特征,也为幼儿认识自我提供了载体支撑。同时,很多小朋友在介绍自我中能自愿融入情境中丰富思想情感。教师在点评的时候,可针对小朋友在森林舞会中相互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提出有效建议。教师可建议小朋友针对自己的不足主动提出解决的方法,能在主动参与自我批评中找到更多的可纠正之处。有的小朋友对自己扮演猴子的三心二意的习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应该纠正;有的小朋友则是对自己扮演的大象欺侮别的动物有了深刻的反思,认为自己不应该借助自己的力量大就去欺负他人,而应该发挥自己力大的特点,多为其他小动物提供帮助,等等。
教师多给幼儿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多给幼儿相应的情境引导,定会使得幼儿在主动参与实践中获得不一样的感知。教师可多鼓励小朋友在情境中体味,多以自我批评的方式找出自己的不足,引导他们运用相应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师可针对小朋友的整体认知感思,多鼓励他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主动揣摩各自的问题,引导他们在主动参与实践体验中不断深化理解,提高自身的自我修正能力。
(二)游戏互动,承担责任
游戏能为幼儿提供玩学互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有所感思。通过游戏唤醒幼儿积极参与的激情,有助于他们自愿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游戏互动能为幼儿在彼此配合中带来乐趣,能使他们在彼此切磋中产生团结协作的激情。这种团结协作更多的是幼儿对游戏的一种理解和体验。教师可引导幼儿在主动参与游戏互动的过程中多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意愿,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感思主动去体味自己应有的责任。
【教学案例】
游戏名称:“我”和家人一起采蘑菇
游戏目的:(1)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行为;(2)鼓励幼儿多与家人一起劳动;(3)增强幼儿的责任感。
游戏过程:(1)幼儿自己挑选小朋友,分别扮演“我”、爸爸、妈妈等角色;(2)以家庭为单位通力合作,承担各自的任务;(3)鼓励幼儿针对自己和家人采蘑菇的过程,阐述自己的认知。
游戏细节:(1)各家合理分工,有的家庭是宝宝找背篓、妈妈找蘑菇、爸爸背背篓,有的家庭是宝宝和妈妈配合一起找蘑菇,有的家庭是爸爸和宝宝一起背蘑菇、妈妈负责采蘑菇……(2)展示合作的智慧:朵朵家,从一家人怎样通力合作的角度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能从承担相应的劳动中体味合作和配合,以此来采集到更多的蘑菇;苗苗家,发挥全家人的智慧和力量,就怎样通过采集蘑菇的方式来主动找出相应的内容,让他们在主动参与游戏中体味互动的乐趣,能在真正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更多行之有效的感触;君君家,针对各自在角色扮演中承担的任务,能主动配合爸爸妈妈做好采集蘑菇,认为只有家人合作在一起才能采集更多的蘑菇……
通过这样的游戏,很多幼儿主动承担各自的角色职责,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主动从角色分工、商量对策、合作采蘑菇等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很多幼儿在游戏中能切合主题,从“我”怎样与家人采集更多的蘑菇中主动反思自我,能自觉调整自己的想法,为完成游戏奠定坚实基础。此玩学游戏能使得幼儿有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教师可结合幼儿的探知需求,多给他们相应的策略指点,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责任担当中主动找出与之相应的切入点。教师可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整体参与体验,引导他们通过变换角色的方式找出应有的精神,能切实有效激活他们的探知激情。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认知感触,多鼓励他们针对各自的认知多深入归纳,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整体体验去深入琢磨,引导他们在主动参与游戏中体味助人为乐和协作共进的重要价值意义。
(三)角色扮演,担当作为
幼教是一个开放体验的过程,是以引导幼儿在实践活动中主动担当作为重要载体。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整体感知体验,多鼓励他们针对各自的发现主动深入体味,定能使实践活动更加富有情境趣味。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真切认知,能使得他们在深入体味和主动作为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内生动力。教师可多给幼儿创设相应的活动,引领他们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主动实践尝试。
【教学案例】
角色体验:我是快乐的 (职业名称)
体验意义:(1)帮助幼儿了解相关角色特征;(2)鼓励幼儿在体验中加深感知印象;(3)培养幼儿责任担当意识。
道具准备:请家长配合,帮助幼儿化妆;请幼儿园准备一些“职业装”。
参加对象:幼儿、家长、教师
体验过程:
(1)话题引导,表达心声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啊?
幼儿1:我想当教师,教小朋友们读书;
幼儿2:老师,我想做司机,开着小汽车奔跑;
幼儿3:我的理想是做科学家;
幼儿4:做一名医生,为病人看病;
……
(2)幼儿扮演,体验角色
小朋友分别扮演清洁工、司机、医生、教师、消防队员等不同的角色,并且能展现各自的一些特征。像医生,从为病人治病的神情中感受到医生是如何为病人缓解痛苦的;像消防员,是如何快速救火的,让他们在与时间赛跑中,感受时间就是生命的意义,体味到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像教师,体味是如何带领小朋友一起学习的,展现他们的精彩讲课形象的……
(3)亲子互动,增添乐趣
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孩子的角色体验,请家长多指导幼儿从形、言、行等方面去感受职业角色的迥异,引导幼儿在参与活动中了解自己扮演角色的意义。同时,请从事教师、医生、消防员等不同职业的家长向小朋友们介绍职业的特征,并说出职业的道德规范以及职责使命等,为孩子们提供正确的向导。
角色体验活动,让幼儿在亲身参与中能有深刻的认知感受,使得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能有真切的认知,为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职业的价值使命和责任担当奠定了坚实基础。小朋友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尝试能使得他们在开放化探知情境中主动作为,利于其在真正参与活动中能够意识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教师可针对小朋友的心理认知,根据自己不一样的探知需求,主动从相应的活动中深化理解,能在主动参与探知中获得有效认知感思,能切实增强自身的担当作为责任感。教师多以这样的方式调整教学策略,能使得小朋友在主动参与活动中获得更多深层次认知,增强自身担当责任。
(四)争做家务,主动担当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担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根据幼儿教育特点深入思考。为此,延伸幼教方式,通过引导和鼓励小朋友争做家务活的方式去主动深入体味其中的内涵,引导他们在主动参与做家务中明白父母的辛劳,引导他们在主动承担应有的责任中主动修为,让他们能根据自己做家务活的体验来真切感受其中的内涵意义。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布置一定的玩学家务,要求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引领他们在参与中能有深刻的印象,并在主动担当中有所作为。
【教学案例】
家务活动:今天,我帮父母做家务
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做家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习惯;(2)增强幼儿热爱生活的激情,指导他们在做家务中懂得“美好的生活需要付出”的道理;(3)帮助幼儿理解责任担当,让他们在做家务活动中形成深刻感触体验。
活动准备:(1)请家长全程参与指导,多为幼儿提供力所能及的家务;(2)请家长拍摄记录孩子做家务活动的状况。
活动过程:
(1)以家庭为单位,记录周五晚家庭成员所要完成的任务,明确家庭成员的分工,如爸爸要准备全家运动健身的装备,妈妈要准备家庭美食的食材,我要准备收拾剩菜和洗刷碗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