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策略研究

作者: 孟娟

作者简介:孟娟(1978~),女,汉族,安徽宿州人,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一中,研究方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随着现代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教师应当围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目标要求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载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并引导他们结合所学的知识加强语文整体内容的有效构建,提升语文学习成效。文章围绕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首先阐释了引入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目前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方面暴露出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成效的相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语文;高中;整本书阅读;设计;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5-0063-04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师逐渐引入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需要把握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涵,同时还应当及时总结整本书阅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教学目标,从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针对性地创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式,优化课程设计,并结合如何更好地保证整本书阅读教学成效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发挥此教学方式的作用,并以此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全面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对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一、 核心素养视域下注重引入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意义

(一)有助于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模式,结合语文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基础等加强教学体系的优化设计。在阅读教学方面,通过鼓励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自主阅读相关的内容,这样可以进一步开阔他们的学习视野,以推动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二)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

通过引入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和语文教科书的内容,鼓励学生不断训练思维,大胆开展思考。教师通过为学生推荐相关的名著,让学生联系教科书的内容,对著作中的内容展开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开展延伸阅读。并且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发表相关的感慨,以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引入整本书阅读,针对性地加强教学体系的优化设计。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开展课外阅读,但在高中阶段他们的课外阅读思想和理念将更加成熟。教师通过引入整本书阅读,可以从系统化的视角出发,鼓励学生开展深度阅读,把握精读和泛读之间的关系,并以此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探究科学的学习模式,潜移默化地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引入整本书阅读,除了能够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标准。教师通过研究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联系教科书的内容和整体的教学目标,深入探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方式方法,这样可以不断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引导其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体系,更好地结合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来加强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探索,在潜移默化中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为开展语文课程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科学把握相关的教学原则和要求,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该项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应用。目前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教师没有深刻把握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基本内涵,往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标来开展相关的教学设计,没有充分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明确自身的定位,深刻把握和教科书之间的关联性这几个方面开展阅读教学探索。教师没有充分将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探索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融合设计,往往是为了完成相关的教学要求而被动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探索,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发挥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在开展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结合学生的能力、认知需求等各个方面,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思考空间,并激励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带着兴趣去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水平。高中生自身的认知比较成熟,在开展完整、经典的学习等方面,可以带着兴趣来展开阅读,这有助于开展深度的思考。当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容易忽视学生的能力差异,往往是按照相关的教科书内容为学生推送一些阅读文本,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教师自身对原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缺乏深入的研究,也没有从加强文学知识的积累和选篇精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丰富的阅读素材,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阅读方式的灵活创新等各方面,教师探索积极性不够、和学生的互动不足,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激发学生开展深度阅读的积极性和潜能。

(三)教学过程不够系统

在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关注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加强统筹规划,这样可以保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对相关的教学内容、知识背景、阅读鉴赏的节选片段等开展教学设计。在整本书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规划,相关的教学设计不够清晰,学生的阅读内容比较复杂且缺乏层次性,教师跟进不及时。在完整的经典阅读等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扮演好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等多重角色,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阅读进度、阅读兴趣以及阅读需求等各个方面及时调整相关的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节奏,没有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导致教学流于形式,学生过于关注学习任务而忽视阅读自身带来的其他正面影响。

(四)教学评价体系缺失

开展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目前,在开展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紧密结合相关的教学目标针对性地建立完善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往往是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观点表达,或者是开展课堂的交流等了解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情况,对学生的读后感、读书笔记、课后知识应用情况以及对整本书阅读和相关生活知识的关联应用情况、学生的情感提升等各个方面没有进行系统的设计和探索,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也难以提高学生持续开展阅读的积极性。

三、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优化建议

(一)聚焦问题明确教学目标

无论是开展什么样的课程教学,都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也都应当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课程教学活动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围绕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相关的内容开展专题探索,明确应用该项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准确定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教师要对目前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通过开展专题讨论、加强专项调研的方式,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合理确定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在教学目标确定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学生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是开展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出发点。为此教师在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过程中,要和学生加强交流,让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为基础确定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基本教学目标,通过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深层次的想法,结合学情和文本,尤其是充分结合教学书的内容来对学习目标、教学要求进行明确和把握;在开展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感悟、思辨、研究三个维度来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通过合理地确定语言目标、思维目标、价值目标,从而更好地建立系统性的教学目标体系,推动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与研讨活动有序开展。

(二)聚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

在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与创新,尤其要谨慎地为学生推送相关的学习内容和文本,学习内容必须尽量和教学目标紧密相关,同时还应当和教科书的内容紧密相关,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开展学习,并帮助学生训练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为此,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开展针对性的文本选择与探索。比如,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教科书内容,联系实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筛选,以此为基础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基础和想要了解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推送相关的阅读文本。另外,教师要从系统化的视角深入研究语文教科书的内容,要结合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要求,对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进行分类整理。从单元教学的视角出发为学生推荐更多的关联内容。教师还可以以原著为中心,适度地为学生拓展相关的学习内容。在开展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过程中,可以开展相关的原著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比如开展《论语》相关知识的宣读、中华文化经典研读、《红楼梦》相关内容的研究学习等。在文本材料的推送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以教科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对相关的推荐书目进行归类、整合和分析,从融合的视角出发,为学生推荐个性化的学习清单,从而帮助学生开展深入的阅读活动。

(三)聚焦过程优化课程设计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目标要求,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要注重加强专题过程的有效调控。比如在开展与《老人与海》相关的专题设计过程中,要围绕原著的研读、重点内容的鉴赏和解读、专题研讨以及课后的研讨和研究等几个方面,合理安排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时间和课外时间,明确把握课内教师采用的教学重点,课外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向。教师要对学生的自读过程进行及时的跟进,在专题学习过程中要合理把握学生的阅读进程,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为他们划分不同的小组开展深入阅读,教师也可以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或者是利用信息平台让学生开展阅读进展的上传,引导学生自主制订阅读计划,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路径和方法。不同的阅读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大,教师在阅读实践中可以将粗读、略读、速读、精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采用多元化的阅读方法来进行分析研究,对学生的阅读进程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要进行及时的引导,鼓励学生自主调整学习计划和阅读进程,从学生开展深度阅读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带着兴趣来学习研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合作学习平台,比如通过组建阅读论坛,开展辩论或讨论,或者是阅读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学生为主体的阅读课堂,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同的阅读文本有不同的阅读体验,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有不同的阅读感受,学生针对同一个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冲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把握相关的学生表现,并从探究学习过程的视角出发,鼓励学生注重阅读过程和体验,丰富他们的认知,引导他们始终树立正面积极的心态来开展阅读,从而更好地激励他们联系教科书内容和生活来开展思考,提高对整本书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聚焦效果完善评价体系

在开展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结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目标要求,完善相关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及时找出阅读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总结,切实提高教学效能。教师要立足于丰富的评价内容,从多元化的视角出发,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进行测评,既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写字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还应当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以及审美素养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和分析,从而更好、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阅读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创新评价主体,可以鼓励家长、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与进来,让他们提出更多的建议。通过引入倡导正面评价的方式,从多维度、多视角来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情况,并以此查漏补缺。此外,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教师要积极进行载体的创新,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作品,通过开展读书交流会、报告会、课件学习成果展示、读书笔记的分享、读书感悟的分享等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善于和他人分享,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从正面、客观的角度对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和引导,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阅读的持续性。

四、 结论

总之,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围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设计、完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宏雪,高春燕.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名作欣赏,2020(17):105-106.

[2]文广.基于整本书阅读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3]刘艳华.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策略[J].辽宁教育,2018(19):60-64.

[4]朱作彬.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20(17):137-138.

[5]杨怀溢.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以《红楼梦》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32-3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