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育下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作者: 林小净基金课题:文章系福清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规划课题“学科核心素养下思维导图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Q2022GH48)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林小净(1980~),女,汉族,福建福清人,福建省福清元洪高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了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育与英语阅读教学的逻辑关系,以及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策略。首先,文章分析了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育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内在联系,认为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次,文章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研判,指出其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词汇学习和阅读习惯培养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最后,文章提出了思维导图在阅读理解、词汇学习和阅读习惯培养方面的具体应用策略,并强调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参与英语阅读的持久性和让学生掌握英语自主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思维导图;英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5-0113-06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个背景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强大而灵活的工具,逐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增强他们的阅读效果和理解力。文章旨在分析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探讨其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积极影响。通过合理设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式和目标,有效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建立联系、厘清思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协作能力。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有望为学生塑造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助力他们成为独立、思辨能力强的终身学习者。
一、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育与英语阅读教学的逻辑关系分析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英语阅读教学具有密切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围绕着四个方面,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首先,语言能力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技巧的基础。通过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学生能够进一步增加词汇量并提高语法应用能力。这种系统而全面的语言训练将为学生的英语阅读提供坚实的基础。其次,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对英语阅读的理解至关重要。学生应该了解英语语境中的文化背景、传统节日、社会习俗等。通过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英语阅读材料,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再次,思维品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需要发展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的逻辑思考能力。这些思维品质的培养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英语阅读材料,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最后,学习能力是促进学生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关键因素。学生需要掌握学习策略,包括词汇学习、阅读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二、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首先,就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来看,它通过将阅读材料按照主题、关键词等进行归类和组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厘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和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和要点。思维导图在这方面能够提供一种视觉化的表达方式,通过在脑海中构建概念架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上下文关系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其次,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的学习框架,帮助他们进行自主复习和再次理解文章内容。最后,思维导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这样,学生既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发散思维,进行创作,又可以将创造的成果展现给其他人,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然而,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思维导图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其次,教师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经验,才能够合理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并有效评价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最后,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对任务难度、指导方式和评价标准进行个性化设置。
三、 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策略
1. 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关系和进行逻辑推理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关系和进行逻辑推理。在北京仁爱版九年级上册的Unit 1 Topic 1 Section C 1A课程中,有一个关于Changes in Beijing(北京的变化)的阅读材料,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分析其中的文本关系和逻辑推理。
首先,需要完整地读一遍材料,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可以将中心主题“北京的变化”写在思维导图的中央,作为起点。接下来,可以将文本中出现的具体信息和相关细节分支到中心主题周围。例如,文章中可能提到了北京从历史建筑到现代建设的转变、城市功能的升级、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将这些具体信息分别作为分支添加到思维导图中。同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标注不同信息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材料中可能会提到城市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可以通过使用箭头或连线的方式,将这些关系表示出来。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逻辑推理和顺序。在添加信息的同时,可以使用颜色、图标或其他可视化表示,来进一步分类和归纳相关信息。例如,可以使用一种颜色表示转变的历史,另一种颜色表示现代建设,以此帮助在思维导图中更清晰地识别不同类型的内容。最后,要在思维导图中根据文本的组织结构和逻辑关系,形成一种连贯的结构。可以使用不同形状和线条来表示主题、子主题和分支之间的层级关系,让思维导图更具可读性和逻辑性。通过这样的思维导图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文章标题与主题之间的联系,揭示出各个具体细节之间的关系和逻辑推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来分析阅读材料中的“北京的变化”,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重要信息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归纳和总结重要信息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这里以北京仁爱版九年级上册第7页中的Changing Leisure Activities为例,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总结其中的重要信息。
首先,使用一个中心主题,如Changing Leisure Activities,将所有相关信息围绕在中心主题周围。然后,可以分成几个子主题,如“原因”“变化的类型”“影响”和“个人观点”。接下来,可以进一步细分子主题,并在相应分支上添加相关内容。在“原因”这个分支上,罗列一些导致休闲活动变化的原因,如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文化影响等。在“变化的类型”这个分支上,列出一些具体的变化类型,如体育活动、电子游戏、社交媒体等。在“影响”这个分支上,讨论这些变化对个人、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如健康问题、社交关系、资源浪费等方面的影响。最后,在“个人观点”这个分支上,可以表达自己对这些变化的看法、感受和建议。可以说,我们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把握Changing Leisure Activities的重要信息,方便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思维导图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拓宽视野。
3. 帮助学生发现文章结构和主旨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文章的结构和主旨。以北京仁爱版九年级上册Unit 1中的Project Hope阅读教学为例,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的框架和关键要点。
首先,创建一个中心节点,即“Project Hope”。接着在此节点下分支出文章的主要结构,包括导入部分、主体部分和总结部分。在“导入部分”下创建子节点,用于记录文章前几段提供的背景信息和引入的主题内容。这些内容可能包括几句话来向读者介绍Project Hope的目标、创办时间和影响等方面的信息。在“主体部分”下创建子节点,用于记录文章主要论述的内容。在文章中,主要包括项目的成立背景、运作方式和取得的成就等内容。可以设置一个主节点“背景”来记录项目成立的原因和背景信息。接下来,可以分支出几个子节点,如“项目的运作方式”“帮助的对象”“教育和援助措施”等,来展开论述。对每个具体的子节点,还可以进一步分支,详细描述每个部分的相关内容。例如,“项目的运作方式”下的子节点可以包括“募捐方式”“具体救助措施”和“管理组织结构”。同样地,“教育和援助措施”下的子节点可以用来记录支持教育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最后,在“总结部分”下创建子节点,用于总结文章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这个部分可以提及该项目的积极意义和成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并呼吁读者参与其中。
(二)思维导图在词汇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1. 帮助学生理解单词之间的关系和用法
在学生理解单词之间的关系和用法方面,思维导图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以北京仁爱版九年级上册的词汇学习中的短语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为例,需要注意的有:
首先,在思维导图的中心,可以写上该短语本身: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然后,可以使用各种分支来进一步分析和理解这个短语。
1)动词has made:注意时态:现在完成时;
主动语态:contribute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有影响或结果。
2)形容词important:意义:重要的,有影响力的;用法:用来修饰contributions;
可数名词contributions:意义:贡献,贡献物;用法:复数形式,用来介绍人或事物对某个领域的重要贡献。
3)介词to:意义:向,对;用法:表示与contributions相关的事物或领域。
随后,可以通过分支进一步探讨contributions和它可能出现的相关领域或内容。对个别学生,思维导图的深入分析可能涉及以下关键点:
1)科学家的贡献:例如,可以列举曾经有科学家对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如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
2)作家/艺术家的贡献:学生可以明确具体的作家/艺术家以及他们对文学/艺术领域的重要贡献。
3)历史/社会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列举重要人物和事件,例如中国古代的重要政治家、文化人和政治运动等。
此外,还可以对该短语的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展开讨论:理解句子和段落中的上下文:重点强调需要通过上下文理解整个短语的含义和用法。学生可以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用以解释和巩固培养对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的理解。练习应用,即设计相关练习或写作活动来帮助学生熟悉该短语的正确用法。
最后,用学习目标或思考问题来总结思维导图:学生如何理解动词短语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学生能否给出具体的例子,展示对该短语的理解?学生掌握的其他短语类似于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的用法有哪些?
2. 帮助学生归纳和分类词汇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工具,可在整理和分类词汇方面提供帮助。下面是一个以北京仁爱版九年级上册Unit 2 Section C noises made by(piano, cat, bus, wind)为例的思维导图示范,该节课主要是词汇学习。
首先,在思维导图的中心,标注了主题noises made by(piano、cat、bus、wind)。接下来,将每个对象作为次要分支,然后在每个对象分支下列出相关的词汇。对noises made by的piano(钢琴),列出了一些与钢琴声音相关的词汇如musical(音乐的)、harmonious(和谐的)、melodic(旋律的)和chord(和弦)等。对noises made by的cat(猫),列出了一些与猫咪声音相关的词汇如meow(喵喵)、purr(呜呜声)、hiss(嘶嘶声)和scratch(抓挠声)等。对noises made by的bus(公交车),列出了一些与公交车声音相关的词汇如engine roar(发动机轰鸣声)、hiss of brakes(刹车声)、honk of horn(喇叭声)等。对noises made by的wind(风),列出了一些与风声音相关的词汇如rustle of leaves(叶子哗啦啦声)、howl of wind(风嚎声)、whistle(鸣笛声)和blow(吹拂声)等。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归纳和分类词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主题内容。同时,这种方式也使得学习更加有趣和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