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探究与实践

作者: 郑巧晶

作者简介:郑巧晶(1979~),女,汉族,福建福鼎人,福建省福鼎市桐城中心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为此,文章探究了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理论基础、开展原则,并以《创意绘画》为例,提出了合理的实践方法。通过对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探究与实践,发现其对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效的实施策略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开展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理论基础;实践方法;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5-0159-04

美术是幼儿体验世界、表达内心、发展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幼儿园的教学中,美术区域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幼儿园教师应积极探索美术区域活动的有效的实施策略,以提升美术区域活动的教育效果。

一、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理论基础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

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的感知和表达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和艺术修养。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表现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美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帮助他们通过绘画、造型等艺术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提高幼儿的情绪管理和情感交流能力。此外,美术教育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通过集体创作和展览等活动,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总之,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培养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让幼儿在美的世界中感受快乐、展示自我。

(二)幼儿美术发展的阶段特点

幼儿美术发展的阶段特点是指在幼儿的绘画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能力。具体而言,幼儿美术发展的阶段特点主要包括感性阶段、表象阶段和符号阶段。①在感性阶段,幼儿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感受更加直观,他们通过触摸、感受和模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绘画中,幼儿会更注重色彩的运用和触感的表现,他们会用大胆的色彩和随意的线条来描绘画面,展现自己丰富多彩的感性世界。②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幼儿进入表象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能够将环境事物的外部形象表现在绘画作品中,他们会注意到事物的形状、轮廓和比例,并且能够尝试使用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幼儿的绘画作品逐渐具有较明确的主题和更为真实的形象,展现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理解。③在符号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能够运用符号,如点、线、面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们的绘画作品更加具象化和抽象化,展现对事物内在结构和深层含义的理解和表达。

(三)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内涵

美术区域活动是指在幼儿园中设立专门的区域,提供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自由选择和使用,进行各种美术创作和表现。通过美术区域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艺术兴趣,提高美术表现能力,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美术区域活动还可以通过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美术区域活动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通过绘画、涂鸦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增强幼儿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意识。另外,美术区域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通过观察、欣赏和模仿美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

二、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开展原则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开展原则是指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针对幼儿的特点和需求,确定美术区域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践原则,以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以下是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开展原则:①以幼儿为中心。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是开展美术区域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要充分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②以情感为纽带。美术活动是表现和发展幼儿情感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来表达情感,增强幼儿的情感交流和沟通能力。在美术区域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引导他们用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③建立安全和谐的环境。美术区域活动需要有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要有适合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场所和设施,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管理,确保幼儿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美术活动。④重视审美教育。美术区域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可以通过观察艺术品、学习艺术知识等形式,引导幼儿发展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⑤注重过程的体验。美术活动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关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可以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自由地探索和实验。⑥引导合作与分享。美术区域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合作与分享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艺术活动,如合作绘画、合作创作等,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开展原则是以幼儿为中心、以情感为纽带、建立安全和谐的环境、重视审美教育、注重过程的体验、引导合作与分享等。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幼儿能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发展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三、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实践方法

(一)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是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首要环节。在《创意绘画》活动中,前期准备的目的是为幼儿创造一个艺术创作的环境。①在材料准备方面,教师需要准备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创意绘画》活动需要提供各种颜色的纸张、彩色铅笔、蜡笔、水彩笔、油画棒、粘贴纸、剪刀、胶水等。这些材料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来选择,以保证幼儿在创作时能够得到足够的自由和发挥空间。②在场地布置方面,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绘画环境。美术区域可以选择宽敞明亮的地方,保持通风良好。在其墙壁上可以挂上幼儿的绘画作品,以展示幼儿的成果。在桌面上需要放置绘画材料和工具,并保持整洁有序,方便幼儿自由取用。

通过充分准备,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绘画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的艺术发展。

(二)活动策划

在幼儿园美术区域的活动策划中,以《创意绘画》为例,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①确定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可以分为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宏观目标是指该活动在幼儿的整体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如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等。微观目标是指该活动在具体实施中所要达到的效果,如让幼儿能够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让幼儿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等。《创意绘画》活动的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培养艺术欣赏能力等。②确定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来设计。在《创意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如颜料、水彩笔、油画棒等。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创意绘画,如让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梦想、喜怒哀乐等情感。③确定活动形式。活动形式可以是集体进行的绘画活动,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绘画游戏,甚至可以是个别指导的绘画指导活动。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绘画经验,确定适合的活动形式,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和获得乐趣。《创意绘画》是采取个别指导的形式,完成一幅创意绘画作品。④确定活动评价方法。活动评价应该是多样化的,既要注重对成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绘画过程和成果,以及幼儿的表情和对绘画的态度来评价活动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家长的反馈和幼儿的自评来评估活动的有效性。在《创意绘画》活动中,采取的评价方法有:①观察和记录幼儿的绘画过程和成果。教师仔细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使用的色彩、形状、线条以及绘画技巧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观察幼儿完成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对创意绘画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展现个性特点和创造力。②观察幼儿的表情和对绘画的态度。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情和情绪变化,以了解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例如,如果幼儿在绘画时带着愉悦的表情,积极参与并表现出主动探索的态度,说明其对《创意绘画》有较高的兴趣度和积极性。③家长的反馈。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询问他们对幼儿参与《创意绘画》活动的感受。家长的反馈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帮助评价活动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情况。④幼儿的自评。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思考自己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并表达对自己绘画作品的评价。幼儿的自评能够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提供评价活动效果的参考依据。通过以上不同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全面评价《创意绘画》活动的有效性,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幼儿的学习参与。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策划需要考虑到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评价等方面。通过合理的策划和实践,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以《创意绘画》为例,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畅所欲言、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三)实施要点

在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实践方法中,对《创意绘画》活动的实施要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与实践:①适当引导幼儿理解活动内容和要求。在开展《创意绘画》活动前,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创意的绘画作品,或者讲述一些与《绘画创意》相关的故事,来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对活动内容有所了解。同时,教师还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和要求,让幼儿明白他们需要在绘画中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②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创意绘画》活动中,教师鼓励喜爱画画的幼儿积极参与,并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刺激想象力的话题或素材,例如“如果你是一只神奇的动物,你会是什么样子?”或者“画一幅你最喜欢的梦境画”。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③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每个幼儿的兴趣和能力都不同,因此在开展《创意绘画》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灵活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例如,对喜欢动物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以动物为主题进行创意绘画;对色彩有浓厚兴趣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创作。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可以激发幼儿更大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活动的效果。④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反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当幼儿尝试使用多种颜色进行涂抹和混合时,教师要表扬他们的创意和勇敢尝试,并鼓励他们继续发挥想象力。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幼儿发现绘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绘画水平和创意表达能力。例如,当幼儿展示出独特的创意和想法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并鼓励他们勇敢地尝试新的创意。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绘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意表达。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从而提高绘画作品的质量和创意性。

此外,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实施要点,如:①保持活动场地的整洁和卫生。在《创意绘画》活动中,幼儿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自由发挥创意,而杂物的堆积会限制他们的活动空间和创作的灵活性。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清理和整理活动区域,保持环境整洁,确保幼儿能够在一个清新且宽敞的环境中进行绘画活动。②及时更换和补充活动材料。绘画是一种较为消耗材料的活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频繁用到纸张、颜料、画笔等材料。因此,教师需要定期检查并补充这些材料,以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还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的绘画材料,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③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在《创意绘画》活动中,教师应该确保绘画区域的安全性。例如,幼儿使用尖锐的器具可能会导致意外伤害,因此教师应该避免幼儿接触这些危险物品。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站立姿势和动作是否合理,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可以在活动区域设置一些安全措施,如加装防滑垫,保证幼儿站立稳定;并且在活动开始前,可以向幼儿们讲解一些安全知识,提醒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