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作者: 马燕红

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研究0

作者简介:马燕红(1979~),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信息港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育。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中存在的教师创新意识不足、作业形式偏于单一、作业评价环节短缺的问题,基于对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整体性、趣味性、差异性原则,以设计层次化作业、开放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的具体措施,达到“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作业优化的目的。

关键词:“双减”;单元作业设计;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6-0097-05

一、 问题的提出

(一)减负与新课标背景下的单元作业设计要求

2022版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浙江省为贯彻国家提出的“双减”政策,制定了《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加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育人功能,坚持能力为重、素养导向,作业设计成为落实“双减”政策的突破口。英语每个单元有各自的主题,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要围绕单元主题来设计作业,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作业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自主探究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创新意识不足

在“双减”政策提出之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师一直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进而在单元作业设计过程中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增加题的数量上,实施“题海战术”,以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但未曾可知,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对学生是苦不堪言,不仅占用了他们大量的娱乐、休息时间,而且会使一部分学生逐渐丧失对英语本就不高的学习热情。如今,“双减”政策已实施多时,即使处于初期阶段,也需教师及时、迅速地转变作业设计观念,实现作业内容、形式等多方面的创新,使作业具有全面性、针对性与趣味性,最终将“双减”更好地落实于实际教学中。可目前来看,应试教育的一些消极影响在如今的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中还没有完全消除,教师创新意识的不足是主要问题,亟须解决。

2. 作业形式偏于单一

“双减”对单元作业设计内容、形式等提出的多元化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落实得并不乐观。我们不可否认,学生的学习思维是以直观为主,进而传统单元作业设计采用书面形式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而新课改与“双减”的实施目的之一,就是在单一作业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丰富,实现多元化、轻松化、生活化,那么就意味着除了要布置书面作业,还应设计出实践活动、线上作业等多种作业形式。如今,虽有大量教师对单元作业设计内容、形式进行了研究,可落实起来无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效果并未达到预期,进而依然采用以书面作业为主要形式的作业设计方式以求稳定,难以给予学生新颖的体会,造成做作业兴趣低下。

3. 作业评价环节短缺

立足于“双减”背景,单元作业设计评价环节的短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双减”要求单元作业设计具有学情分析、诊断与巩固等多重作用,那么只有经历作业评价环节,才能准确判断是否具备以上的作用。但在现阶段,很多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缺乏反馈和评价,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无法做到全面完整的掌握,导致作业设计本身这一环节失去价值和意义。需要在后续对学生加以鼓励激励,让学生能够在作业完成中明确后续的学习方向,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完善,从而真正地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将单元作业的价值和作用最大化地展现出来。

二、 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

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的整体性原则,是相对传统以课为主的作业设计而提出的,强调贯穿于整个作业设计过程。在具体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应深入分析单元教材教法,基于单元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综合规划单元作业内容、作业类型、作业水平和作业时间。打破传统作业设计局限性,帮助学生在知识掌握与复习过程中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切实提升作业设计效果与教育效果。单元作业设计流程如下图:

(二)趣味性

在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中,趣味性原则是最不可忽视与或缺的一项原则。因为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作业设计当中,教师都要意识到兴趣对学生是起到了一个内在动力的作用,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开展学习和完成作业,产生积极情绪。因此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要将趣味性原则作为前提,力求作业形式、内容等的多样性,如摘抄名言、幽默,竞答,调查类作业,充分调动各种趣味因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书面作业的完成或是实践作业活动中来,给他们带来良好的作业体验,确保作业完成的最佳效果。

(三)差异性

在当前阶段,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核心素养理念,都倡导新课改下的作业设计应实现因材施教,也就是依照学生个体差异与学习需求的不同而在作业设计中做到有所侧重,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亦然。在具体的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对班级学生学习层次的合理划分,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如可以把班内同学按照共同体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内保证每个层次人数均匀,一学期后根据综合评价重新分组。同时教师要确保作业在数量、难度方面的合理性与差异性,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吃得饱”,做到在已有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升与发展,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三、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优化路径

(一)设计层次化作业,加强作业设计针对性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学生由于自身英语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程度等因素的差异,最终在英语成绩上得以体现,这种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且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的。同时,因为缺乏语言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英语学习对认识水平还较低的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与抽象性,班级内学生容易出现学习分化的问题。若是教师无法及时、正确地意识到以上问题,依然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与教学内容,必然难以满足全体学生学习需求,并且会进一步加大班级内学生的分化。对此,笔者在以单元为单位进行作业的设计时,需要分析学生实际学情,实现对班级学生学习水平的合理划分,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与能力培养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最终表现出螺旋式上升的作业形式。

层次化作业的设计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性作业、进阶性作业与高阶性作业,这是对应学习能力较低、中等、较高的学生而言的,每个学生只需要完成其中的一部分作业即可。针对一些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基础性作业是他们应当完成的作业部分;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进阶性作业便是他们的作业内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对应高阶性的作业。

例如,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3 “Personal traits”这一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对不同个体的外貌及性格特征进行比较判断,并掌握形容词、副词的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单元学习任务的要求为学生设计层次化的作业结构和内容,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对学习能力较低的同学,可以通过情景对话、填写表格和归纳构词的形式来运用并掌握形容词、副词比较级的规则和不规则变化,如,heavy—heavier, thin—thinner, loudly—more loudly等。对学习能力中等的同学,则可以提取课文中的关键句型让学生背诵记忆,并归纳出比较级的句型结构,进行仿写。而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业内容的设计应当在学生掌握句型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实践应用题型,如运用比较级对自己和好朋友进行对比,或者以“An ideal friend”为主题进行简单的写作等。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容易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而且可促进其在已有学习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增强完成作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基础的语法知识外,还要体现口语交际的功能,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除了要夯实基础和语法,也要巩固和提高口语应用能力,教师在设计口语作业时势必关注学生的不同层次。例如,人教版Go for it八(下)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的核心语言项目是用现在完成时谈论自己及他人过去的经历,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娱乐场所的描述,反复运用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Ive never been to...”笔者对层次性作业设计如下。

(1)基础性作业

笔者所在的学校使用平板教学,平板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口语练习的平台。因此笔者要求学生跟读、模仿单词和对话,根据后台反馈及时掌握学情,使听说作业具体化、实物化。并让学生背诵本单元的目标语言:Have you ever been to a science museum? No, Ive never been to a science museum./Yes, I have. I went there last year....这个作业针对全体学生,用来夯实基础。

(2)进阶性作业

根据本单元的核心语言项目“Talk about past experiences”,话题“Fun places”,从报纸、杂志、网络上寻找相同主题的文本让学生进行阅读。这个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用来扩展他们的词汇量,拓宽知识面,提升阅读能力。

(3)高阶性作业

情景创设:

①××市即将创办新型的博物馆,你会展示什么来吸引游客?请结合图片、词汇、句型来描述你的博物馆。

②假如你是小记者,采访学校里的其他学生,询问他们是否去过博物馆以及博物馆的具体情况,并写出采访报告。

这两个作业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但要懂得运用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表述自己的思想,也要懂得正确使用助动词have与has。能激发起学生了解世界、了解同龄人想法的欲望,进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世界。达到了突破难点的目的,有始有终,前呼后应。

(二)设计开放性作业,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发展

思维品质是初中英语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向学生布置开放性作业的方式,促进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并且通过创新作业形式来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有效满足“双减”中的相关要求。

在具体的开放性作业设计过程中,可以以多样的作业形式来调动学生的作业完成积极性。像读后续写、编排情景剧、画写结合等作业都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与增强对英语知识的记忆水平,满足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如人教版八(上)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要求学生在学习一些体育运动词汇的基础上,掌握频度副词的用法。从Section A的 “What do you...?”以及“How often do you...?”等句型的基本运用到Section B语篇的综合运用,循序渐进,逐步扩展。笔者设计了以下开放性作业: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制作一个表格,表格上用英语填写自己的周末活动及进行这些活动的频度副词,要求尽可能多地罗列。并写出频繁做某些活动的原因,使学生无意识中了解自己的生活习惯,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第一课时后学生有了充分的语言输入,笔者给出了以下词汇和句型:Are you free this/next weekend? How come? How often do you...? Hardly ever, once or twice a week, etc.让学生创编一个对话。半控制性对话操练,有助于将课时目标语的运用落到实处,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创造空间。

第三课时讲述科学的膳食和有规律的安排活动,在了解Tina和Bill的日常习惯后,设计了让学生填写自我健康调查表的活动,根据表格完成小短文。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让学生反观自身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意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