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社团有效实践与策略探究
作者: 兰峰摘 要:高中生物社团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主探究实践的能力,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良好思维方式的建立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为当今社会培育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文章以笔者任教的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生物社团的实践为研究主题,探讨高中生物社团及其活动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及教育思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社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0-0117-04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21版)》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是高中生物的课程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高中学生学习生物不仅要注重课本知识,更要注重综合实力及各种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也与现当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紧密相连,社会需要创新型、综合性、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
学生社团的开设及其活动的开展,是培育学生综合性能力的良好途径。生物学科也不例外,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生物学科的教学需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学会观察现象、提出问题、验证假设和发现规律的过程,养成理性思维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文章以笔者任教的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生物社团的实践为研究主题,探讨高中生物社团及其活动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及教育思考。
一、 高中生物社团活动的重要意义
高中学生社团,是一种由教师指导、学生自行组织管理的团体。高中学生依据相同的兴趣、爱好,出于扩充知识、提高能力、发挥优势、丰富校园学习生活等目的而自愿发起,并且自主管理、自主选择、自由组织实践活动。可以说,高中学生社团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高中生综合素质、拓展高中生素质的有效载体。
高中生物社团的开设及其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学习生物、发展创新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技能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物知识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各种科学原理、实验要点、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等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大,需要具备一定的对自然、生命、科学探究兴趣与探索欲望,才能克服挑战与困难,积极迎接学习。而社团的开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究、互相交流讨论、竞争合作的学习平台。通过丰富多元的社团活动,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生物并非“纸上谈兵”之事,那些奥妙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课本,而更存在于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实验室的化学反应、各种生物的生命与发展等。社团可以将这一切从枯燥无趣的教材中“解放”出来,使那些知识、定理、考点变得“立体”起来,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生物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生物、积极主动参与生物学科的学习。
(二)有利于巩固并深化课本知识
任何知识的学习,倘若只停留在背诵、做题之上,就会显得单薄且浅层。高中生物包括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共5个模块。这些模块环环相扣,内含纷繁芜杂且奥妙无穷的科学知识。而每节生物课45分钟,每个星期仅有2~3次生物课,每学期的生物课时十分有限,知识点难以在课程里全面体现,而且并非靠读教材就能理解透彻。
而生物社团则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点,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可以巩固课堂知识,能从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合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进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效率,提升生物学习成绩。
(三)有助于培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与单纯的课堂讲解不同,生物社团活动能够对培育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诸如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在团队合作中发展的协作能力、竞争能力等。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里,通常由教师扮演课堂“主角”,教学模式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学生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缺少主动参与的机会,自然而然会把自己放置在非重要角色。但在社团活动里,教师往往是“退居二线”的,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的过程,自主沟通、互相商讨,遇到问题也以小组或两两合作的方式进行解决。当学生发挥了“主人翁”的精神,生物的学习也就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过程,而变成了自己就是主角的有趣体验。如此一来,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都会得到发挥和提高。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社团的开设及其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学习生物、巩固和深化知识、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 高中生物社团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社团对高中生来说并不鲜见,部分学校都会开设以兴趣为由头的社团,例如,合唱团、美术小组、英语角等,都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爱好进行选择的社团。但生物社团的开展,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新鲜事物。部分学校自身也并没有作这方面的探索实践,导致生物社团在高中的发展不成熟、不完善情况。
(一)应试思维束缚,生物社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高中生物的教学对一个人一生的科学认知和探究都起着夯实基础的作用,但在应试教育思想体系下,这一学科尤其在高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高中生物社团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滞。在高中阶段,尽管各省各地的高考政策不一,但大致上各科的“地位”不变,即语文、数学、英语为三大主科,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化学等均为副科。学生从初中接触学习生物开始,该学科就是作为副科存在的。生物往往是一些有专长或浓厚兴趣的学生才会关注的学科,更有甚者会利用学生培养生物素养的时间来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因此,高中生物社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是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问题。
(二)学生缺乏兴趣,社团活动参与不积极
如前所述,生物学科的教学在高中阶段通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基础学科成绩,甚至连部分学生也忽视了培养生物科学修养的重要性,对课堂教学和课后活动都采取消极懈怠的态度来面对,对生物社团活动提不起兴趣。同时也担心参与生物课外活动会耽误自己学习其他科目的理论知识技巧,因而对待生物社团活动上总保持保留观看态度,而不是自己切身参与进去。
这样的现状导致高中学生对生物社团活动参与缺乏兴趣与积极性,使得高中生在生物学科所获取的核心素养大打折扣,这一现象值得我们重视与深思。
(三)缺乏充足的实践活动时间及经费
高中生面临海量的学习任务及极大的高考压力,他们平日的课业任务已经相当繁重,因此能够参与社团实践活动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再加之学校给予的经费、活动场地、设施等也有所不足,使得高中生物社团活动难以顺利高效开展。
此外,由于安全责任和经费等问题,部分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场地和设施有限,严重影响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再者,大多数生物社团均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组建、成立及主导,活动经费也往往由他们自筹。而高中生毕竟经济能力有限,每场活动经费一般在数百元以内,对所需的设备、场地、材料购买等来说往往都有所不足。由于经费、场地、设施设备等的欠缺而无法顺利开展的高中生物社团活动并不鲜见,甚至有时连正常的活动也无法照常开展,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社团的生存和发展。
(四)缺乏专业生物教师指导,管理存在问题
专业生物教师的指导也十分难得,首先,高中生物教师本身数量就少。一方面,一个生物教师通常需要执教几个班级;另一方面,由于人手有限,生物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能够留给生物社团的时间精力也就较为有限。
目前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共有1个生物社团,分六组,每组仅有2名生物教师参与社团的组建、活动筹备、活动执行等工作。缺乏专业生物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往往会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又由于生物学科毕竟较为专业,部分活动脱离了专业生物教师的指引,开展质量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除此之外,生物社团的内部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评价机制、奖惩措施等都较为松散,大多数时候均由学生自主决定。尽管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管理能力,但容易陷入“放养式”管理的怪圈,严重制约高中生物社团的发展。
三、 高中生物社团实践活动改进策略
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生物社团伴随着《依托校内生态园进行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成长,课题开展以来,生物社团也做了大量改革措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改进完善,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提升学生对生物社团重视程度,提高参与社团积极性
调研发现,高中生之所以对生物社团不够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其认为这对学习帮助不大,甚至担心参与生物社团会耽误学习。因此,要改变学生的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纠正他们的思想和认知,提升其对生物社团的重视,提高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为学生展示了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发现这其中安排了许多探究实验、模型构建和资料调查等内容,并非单靠死记硬背、死啃教材就能完全掌握的。生物社团能够很好地补充课堂无法触及的层面,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其后,通过一系列的社团活动,将活动与课本内容紧密相连,生动地展示参与社团活动对学习生物的极大帮助。
例如,我们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帮助学生识别校园内植物种类,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如,我们指导学生制作植物标本和艺术标本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巩固课本知识。通过种种举措,转变学生的观念,提升其对生物社团的重视,提高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参与信心
如前所述,由于生物学科具备一定的难度,仅有少部分学生会对其学生产生兴趣,也只有少部分学生会愿意参加社团活动。但其实生物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培育科学探究精神,坚持实践见真知,也能够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对每个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兴趣显得十分重要。
为此,我们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有趣、多元而富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使其发现学习生物原来是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制作植物标本时,举办了一场小型的竞赛,评选了“最具创造力作品”“最佳形象作品”等作品,并给予表彰鼓励,最后还展出于学校的风采展示栏、教室走廊等显眼位置。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从中获得参与的成就感和体验感,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信心,还能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更多学生了解生物社团、参与到生物社团活动中来。
(三)提供充足的实践活动时间及经费
如果说学生的参与是高中生物社团能够健康发展的“软件”,那么学校提供的场地、设施设备、经费及活动时间、平台等,就是高中生物社团快速发展的“硬件”。课题开展以来,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为学生生物社团提供了比以往更加充足的时间、场地、设施、经费等方面的保障,生物社团的发展对比过往也呈现出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景象。
例如,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独特的地理优势,建造了生态园,让学生在生态园模仿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使其体会到课本知识在实践中的真正应用,从而深刻地理解遗传规律。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生态园进行播种、培育植物,观察植物生长过程、记录植物生长规律等。
尽管在实际运行中很难保障所有的需求,但我们通过制订合理的社团活动制度,充分调配学校校内外资源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团的活动场地和设施要求。倘若无法满足,我们也会和学生积极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在经费方面也予以一定的支持。尽管无法每次都直接予以物质支持,但我们会在活动开展有所成效时对社团进行表彰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帮助。
除此之外,我们还充分保障了学生开展社团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场地,为其配备了专门的活动课室,每周保证提供2节活动课的时间。林林总总的举措,为生物社团的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
(四)科学指导,改进活动开展及内部管理问题
前面谈到,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是影响生物社团实践活动高效开展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指导教师轮班的制度。每个社团确保配备2名指导教师,每位教师轮值2周。如此一来,不仅指导教师的数量上得到了保障,且教师能够得到一定的休息空间,以更佳的状态参与社团指导工作。
除此之外,我们还为教师进行了重新定位。每个社团的2名指导教师中,其中一名教师主要负责活动开展的指导,另外一名教师主要负责社团内部管理的指导。例如,负责生物社团活动指导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辨认和观察校园内外的鸟类,学习种子繁殖、扦插、嫁接等方法;而负责社团内部管理指导的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及办法,跟进和监督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情况等。如此一来,不仅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得到保证,社团内部的管理问题也得到缓解。
四、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社团的开设及其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开设高中生物社团既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需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绝佳途径。但受限于现状,诸如高考压力、课业繁重等因素,高中生物社团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文章通过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生物社团的实践,探究高中生物社团现存问题、改进举措等。
参考文献:
[1]梁曦月.高中生物社团有效实践与策略探究[J].读天下:综合,2019(13):100.
[2]孙军.浙江省高中生物社团及学生自主学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z1):739.
[3]肖丽娟,秦岭.例谈高中生物社团活动的组织策略——以植物标本制作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8(8X):28-29.
[4]许高云.高中生物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开展[J].安徽教育科研,2021(12):117-118.
[5]彭飞,陆洋.例谈高中生物社团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活动[J].中学生物教学,2016(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