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理念下小学语文组织随文微写活动的价值与可行方式探讨
作者: 李东清摘 要:随文微写是基于读写结合理念,通过精读课文提炼微写作训练点,引导学生创作小篇幅文本的一种读写训练方式,具有碎片化、微型化的特点。这一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自主总结、迁移写作技巧,更易于促使学生突破书面创作瓶颈,同时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增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读写结合理念去设计随文微写活动。文章客观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随文微写活动的教学价值与育人意义,进而探索开展随文微写活动的策略与方法,希望能够为各位教师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随文微写;价值探究;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43-0039-06
客观来讲,阅读、写作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两类语言活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又是阅读积累的整合与再创作。但是就目前来说,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读写之间的关联点,单独设计写作课、阅读课,这就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发展。尤其是在写作教学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语言储备不足、表达不准确、难以抒发真情实感等现实问题,影响了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创作欲望,常常陷入高耗低效的不良局面。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也不够完善、精确,直接影响了小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而随文微写以精读课文为载体,以小篇幅的书面创作为核心,便于学生积极地迁移阅读所得,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布局特点去进行写作迁移,能优化学生的写作效益,且并不会让学生产生写作负担,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组织随文微写实践指导,切实整合读写实践,综合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下面,文章将客观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组织随文微写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一、 小学语文组织随文微写活动的价值探究
(一)突破写作瓶颈,掌握写作技巧
写作瓶颈是指在书面表达活动中的创作障碍、表达障碍等。小学生在书面创作活动中经常会产生负面情绪,自暴自弃、敷衍了事,生搬硬套现成的语言素材,简单堆砌,难以实现个性化表达。随文微写的特点在于“微型化”“散点化”,学生可以围绕关键词句、重要语段进行模仿学习、书面创作,且往往是在对精读课文进行了个性化的鉴赏与品读基础上展开的。这就便于帮助学生掌握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创作技巧,并且在微写作练习活动中进行迁移,从模仿走向独立创作,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顺利突破写作瓶颈,使其掌握多元化的书面语言创作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创作方式,有利于重燃写作热情,便于优化学生的写作状态。
(二)强化阅读效益,实现深度思考
在随文微写实践中,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文本篇性的解读方式都会影响小学生的写作迁移效益,且在微写作构思阶段,小学生会自发地反复阅读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分析课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并且能够自主尝试模仿作者的写作方式、布局思路去写一篇微作文。这就便于学生从读者的身份过渡到创作者的身份,使其能进一步掌握文本的篇性特征,实现深度阅读。在这种状态下,即便小学生所写的微作文效益不佳,但是通常能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三)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习质量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教育部在设立核心素养目标时强调了“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主张通过语文学习活动去培养学生敏捷、开放、综合、分析、创造等思维品质,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随文微写实践中,小学生的微写作行为本就是创造语言的过程,本身就处于活跃、自主的思维状态之中,且学生也往往能以批判性、辩证性的思维去解读、品读课文的语言特点、结构布局、人文内涵与写作方法等。这就便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实现有意义的学习,而且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其能在随文微写实践活动中自觉树立自我教育意识,且可引导学生自主鉴赏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组织随文微写活动是十分有利于学生的素质进步与综合成长的,可以很好地优化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自信,可以综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可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学习效益。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读写结合理念下积极组织随文微写活动。文章将从在精读课文中设计微写切入点、品读关键语句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关键语段的分析去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通过回归现实去引导学生实现微写创作、通过微写评价引导学生进行修改与完善这几方面,阐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组织随文微写实践活动。
二、 小学语文组织随文微写活动的可行方式
(一)精选课文,以学生实际找准微写切入点
随文微写是以精读课文为载体的,因为精读活动是指精细、深入的阅读实践,本身便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理解文本内容所服务的,要求学生能将字字句句读得明白与透彻,更易于促使学生积累语言素材,这也就便于设计微写作实践活动。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则应以精读课文去设计随文微写的切入点,使学生能够从创作者的角度去分析课文内容,既要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也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此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去寻找随文微写的切入点。
1. 基于课文主题,关联学生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有明确的主题,不少课文所描写的内容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而这就可作为随文微写的切入点,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生活经历去设计微写作的内容、结构,使学生能够在写作目的的驱动下精读课文、探究课文结构,使学生在精读实践中自主总结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初步调动学生的书面创作思维。
比如在《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学实践中,这篇课文的主题是春节习俗,而春节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十分独特的节日,意味着团圆、喜乐、辞旧迎新,小学生对春节文化也有着丰富的了解。因此,根据这篇课文的主题特点,教师便可设计这样一个随文微写主题:以“我的春节”为例,写一篇微型作文去讲述春节习俗。对此,小学生就能在课文阅读时联想自己对春节的印象,总结几点自己印象最深刻、最喜欢的春节习俗,将个人经历写成微型作文,并在微写作实践中自主迁移《北京的春节》中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这也就能顺利地优化小学生的写作效益。
在随文微写活动中,小学生普遍能够产生比较积极的态度,一方面是因为随文微写本身就是小篇幅写作活动,学生并不需要硬凑字数,这就能直接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书面创作;另一方面便是小学生在随文微写活动中往往能够在真实情境下展开思考与设计,且可自主总结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有效的写作方式,这也就能发散小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其能够思考如何用更精确、更生动的书面语言去表达现实生活,而课文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范本,所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突破认知瓶颈,便于提高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
2. 基于课文主旨,设计微写作的主题任务
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不仅仅能够记录人、自然、社会、历史等人文主题,还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人文关怀抑或是理想信念,而课文便成了展现作者内心世界的媒介,往往具有延伸、拓展的人文寓意,这也就是一篇课文的主旨。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随文微写活动时,也可根据精读课文的主旨、延伸内涵去设计微写作任务,使学生也能围绕某种社会问题、文化现象、处世哲学等主旨进行书面创作,使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实践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由此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综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使其能积累有效的语言文字应用经验。
比如在《父爱之舟》一课教学实践中,课文通过吴冠中先生与父亲相处时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吴冠中先生对父亲的思念与怀念之情,且字里行间都体现着父亲无微不至的爱。本篇课文的核心主旨是“亲情”“父爱”,所以教师便可据此设计随文微写主题,即以父爱之名写一篇微作文,记录你与父亲相处的时光。由此,学生便可根据《父爱之舟》这篇课文去思考描写父爱的方式方法,也可模仿课文以梦的形式去记录自己与父亲相处的时光,通过首尾呼应的方式进行书面创作,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描写父亲的爱。由此,小学生则可在课文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创作,这也就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
在精读课文阅读实践中,课文的人文主题、主旨内涵都是很好的随文微写切入点,使学生能够在情感充沛的前提下进行书面创作,使学生能够做到有感而发、自主创造,能帮助学生顺利突破创作瓶颈,也可优化小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整合、积累课文语言,也将有效唤起学生的写作灵感,使其能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表达欲望去写微作文。这样一来,就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可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二)品读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总结写作技巧
在随文微写活动中,品读关键语句、进行仿句创作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方法之一,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练习,使其能自主区分书面语、口头语的不同之处,并且能自主使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去优化语句的表达效果,有利于引导学生总结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则应从课文中提炼关键语句,引导学生分析、汇总写作技巧,并由此设计随文微写练习活动,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创作。
1. 品读优美语句,提炼写作技巧
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资源普遍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语句优美、意境丰富,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欣赏,而这些优美语句也往往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随文微写活动时,应引导学生圈画、品读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据此指导学生分析相应的写作技巧,使学生能够由此总结书面语言的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写作做好准备。
比如在《穷人》一课教学实践中,本篇课文使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去记录桑娜的心路历程与情感变化,也塑造了生动具体的善良的穷人的形象。在写人实践中,小学生并不擅长通过心理描写去塑造人物形象,反而很容易平铺直叙地写下对话内容,口语化问题严重,且整篇作文非常像是“流水账”。基于学生的写作问题,我便在《穷人》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圈画出课文中的心理描写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删掉心理描写内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据此引导学生探究心理描写的作用,并且根据桑娜的心理活动去分析桑娜的人物形象,也希望学生能据此探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心理描写方式,据此引导学生总结写作技巧,也希望学生能够由此设计写作主题与创作手法。
2. 设计造句练习,实现自主表达
随文微写并不拘泥于学生写作的篇幅,允许学生从仿句练习、语段练习等微写作方式去迁移阅读所得、写作技巧,不断地精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养成良好的斟酌用词、生动表达的好习惯。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则可在随文微写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仿句创作练习活动,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书面创作,使学生能够灵活使用各类写作手法,以便初步培养学生的书面创作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在《海上日出》一课教学实践中,课文描写了海上日出不同的景象,其中还使用了修辞手法进行生动表达。对此,我便组织学生圈画出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等优美语句,据此组织了造句练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去描写自然美景、现实活动,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这一造句实践中,可以直接判断小学生是否能理解各类修辞手法的特点,而教师也可据此指导学生去总结相应的修辞技巧,强调比喻句、排比句的句型结构,使学生能够自主修正、积极调整书面语言的创作方式,而且还可将学生所造的句子作为病句进行修改指正,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品读关键语句、进行造句创作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悟去圈画优美语句,教师不必统一安排造句仿写任务,而是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原句进行仿写练习,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写作态度、情感,使其能积极参与随文微写活动。
(三)分析关键语段,引导学生分析布局特征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具有鲜明的结构,这也就能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谋篇布局的设计与思考,使学生在随文微写活动中写出一段完整的话,或者是一篇结构完整的微型作文,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文本篇性。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则应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课文的语段布局结构,并且要组织学生进行书面创作。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组织随文微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