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大单元教学,提升数学教学质效

作者: 吴爱妃

【摘 要】基于大概念、大视角,将大单元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突破常规教学中知识碎片化、零散化的困境,还能促使学生拓展学习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文章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与“分数”相关的单元为例,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以此为教育同仁提供借鉴,实现数学教学质效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大单元教学 策略 质效

常规数学教学是一种以知识点作为前提,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课时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容易造成数学知识的碎片化,无法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全貌,导致各个知识点处于游离、分散的状态,不仅无助于学生理解、记忆,还会影响学生的灵活运用。基于大概念、大视角开展大单元教学,能够让知识点之间形成有效关联,构建知识链,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效。

一、解读分析,明确内容编排

(一)教材分析,明确脉络

三年级上册的教材设置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五年级下册设置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六年级上册则设置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从教材有关分数知识分布状况可看出,分数相关内容难度是螺旋上升的呈现方式,体现了教材创编中的渐进性特点。而六年级上册的“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则注重培养学生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并利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找准起点

学情分析是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手段,通过学情分析能够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人教版六年级与“分数”相关单元的教学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前一阶段的系统学习,对分数的概念、意义和性质形成初步认识,这将成为本次教学的基础。

(三)设计目标,凸显方向

教师通过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对教材和学生的情况有了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确定教学的发展方向。例如,在六上“分数”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设置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学会乘、除法运算;(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3)学会解决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二、设置主题,重构内容序列

(一)设置主体,强化认知

大单元教学有别于常规的课时教学和单元教学,它是将具有关联性的数学教学内容基于“大视角”进行的组织和整合,学生将面对较为复杂的学习情境。同时,大单元教学涵盖的知识量较大,通常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基于大单元教学的特点,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站在整体高度为大单元教学设置具有概括性的主题。在六上与“分数”相关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将主题设置为“温故知新,探索分数知识体系”。大单元教学主题的设定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大单元的学习中具有明确目标,把握住学习的方向。

(二)课型组合,丰富结构

数学课程类型主要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等,在对小学阶段教材“分数”知识的梳理中不难看出,分数教学内容分布于不同学段,即便设置在同一本教材中,中间通常也穿插了其他内容,例如,六上“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之间穿插了“位置与方向(二)”,进而将相关联的数学知识割裂开来。教师可基于将“分数”作为“大概念”,对零散分布于各学段的相关知识以不同课型的方式加以整合,确定不同课型的教学内容和序列。

第一课时 复习课:(1)复习分数的标识方法,再次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2)回顾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以及分子、分母的含义;(3)再次体会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运算法则、运算方法。

设计意图:在六上“分数”相关知识的大单元教学中,复习课型的设置主要受到“分数”在各学段分布特点和此前教学顺序决定的。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分数”的相关知识均有涉及,分数知识较为零散,时间跨度较大,部分学生很容易在缺乏强化练习的状态下遗忘所学的分数知识。因此,第一课时设置了复习课型,旨在能够让学生“温故”,为“知新”做好基础铺垫,促进知识体系的建构。

第二课时 分数乘整数及一个数乘分数(新授课):(1)结合生活事例,借助对分数连加算法的研究,使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意义具有深入理解;(2)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归纳,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3)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4)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

设计意图:将“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纳入同一课时,旨在让学生在“分数乘法”的学习中保持输入信息的连贯性,让学生能够同时接触到两种分数乘法类型,对二者的运算法则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在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认知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比较思维。

第三课时 分数乘整数及一个数乘分数(练习课):(1)熟练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2)熟练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进行熟练计算。

第四课时 倒数的认识(新授课):(1)感知倒数的意义;(2)掌握求倒数的方法;(3)学会对倒数进行正确表达。

第五课时 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新授课):(1)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2)学会分数除以整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3)通过线段图使学生懂得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第六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1)把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间接的实际问题,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教师在“分数”大单元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将具有相同要素的知识点纳入同一课时,目的是要让学生从整体角度学习、理解和体验。同时,教师将“教—学—练”进行穿插,能够确保学生“有教即有学、有学即有练”,促使学生数学知识及时内化和巩固,从而提升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成效。

三、整合资源,灵活延伸拓展

大单元教学是对常规教学方式的突破和改进,通过对其教学策略的构思、设计以及对大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组,能够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打破常规教学中的思维定式,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实现相关知识的广泛融入,以此提高大单元教学的灵活性,拓展大单元教学内容的覆盖面。例如,在“分数”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分数的起源与发展: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中首次提到“分数”的名称,这是由于当时要将一根7米的绳子分成3等分是不可能的,于是欧拉创造了一种新的数,并将其称为“分数”。

总而言之,教师围绕“大概念”进行教学,将相关的拓展知识和内容引入到大单元教学中,不仅能够拓宽学生数学视野,还能提升学生探索兴趣,助力学生提升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清县城关小学 责任编辑:宋晓颖)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