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2024年第6期

新教师

新教师2024年第6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新教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主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普通教育研究室、新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协办。综合性教育期刊,以新教育为关注点,以新教师专业成长为追求、以新教育媒体为自律。它从心理上零距离贴近教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精神维度和空间,主要关注小学一线教师的专业生命成长状态。它围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传播教育发展新理念,总结课程改革新经验,宣传教育领域新典型,介绍域外教育新动态。它关注教师的生存价值,折射教师的多彩生活,深研教师的职业心态,推广教师的教研成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拓展教师的生命境界。

目录

卷首语 | 审视教育经验主义现象

理性地分析,对域外或他人教育经验的趋之若鹜(这里使用“趋之若鹜”一词,既非贬义,也无夸张,只是表达了一种长期存在并难以消失的客观现实),一方面说明教育领域的人们具有改善教育现状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

专业成长 | 成就更加卓越的自我

成就一个更加卓越的自我,这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有所作为并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一个人再普通,也是独一无二的;再平凡,也是无可替代的。因为独一无二,因为不可替代,所有人都生而平等。未来会怎样?我也不清楚,但

专业成长 | 多方合力 系统支援

近年来,由城市青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引发的家庭悲剧时有发生,人们在反思个案问题成因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要系统性解决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亟须建立包括政府、学校、社区、家庭、专业机构等各方参与的全方位心

专业成长 | 学校以美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美育人要求学校利用一切美的要素来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并在一系列美的教育和实际活动中培养美的人,即用美的文化感染人,用美的艺术熏陶人,用美的形象塑造人,用美的活动引导人,用美的教育成就人。多

专业成长 | 新时代背景下本土红色文化育人课程构建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为了落实“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满足新时代立德树人的

专业成长 | 统整视域下小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义务教育应该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协同育人功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时不少于学科总课时的10%。可见,通过跨学科主题教学,可以加强课程统整化,实现各学科课程协

学科专辑 | 运用过程性评价促进小学语文任务型教学

【编者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过程性评价要贯穿语文学习全过程,重点考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可见,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科专辑 |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小学古诗教学研究

【摘 要】基于SOLO分类理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层次来设计教学目标,调整教学进度,选择教学方法,完善考查机制,从而促使文言文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SOL

学科专辑 | 文化育人视域下的汉字教学创新路径

【编者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语文核心素养划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大维度。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不仅对应了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同时更契合了人文

学科专辑 | 文化记忆视域下汉字教学的策略优化探索

【摘 要】本文认为可以通过遴选文化典型,辅助汉字识记;关联文化语料,促进汉字理解;创设文化情境,指导汉字运用等途径来进行小学语文课程的汉字教学,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关键词】文化记忆 汉字教学 文化自

学科专辑 | 打通读写联动点 提升语用实效性

【摘 要】本文介绍了打通读写联动点,提升语用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铺垫 思路 方法 个性 语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聚焦语言文字运用,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途径是语言文字训练

学科专辑 | 浅谈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写话教学策略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如何以真实且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与挑战性的情境与任务,驱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的写话能力得到提升。【关键词】趣味性 挑战性 情境评价 情境融合 任务驱动学习任务群关注丰富多样的学

学科专辑 | 生本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摘 要】本文以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为例,介绍生本课堂“一案三导”教学模式。【关键词】生本教育 语文课堂 教学模式“双减”政策的落地,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是减负提质增效的

学科专辑 | 小学数学单元练习课的设计与实施

【编者按】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授课的延续与补充。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传统的练习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数学教师面临着诸多与练习课有关的问

学科专辑 | 融通关联 优化策略 思维进阶

【摘 要】练习课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为了提高练习课的实效性,教师应融通关联,促知识结构化;优选策略,促能力提升;创编问题,促思维高阶化。【关键词】练

学科专辑 | 新课标视角下量感培养“三部曲”

【摘 要】量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深度体验,建立表象;在多维认知中深刻辨析,完善建构;在厚实的运用中深入实践,发展量感。【关键词】新课标 量感培养 体验活动量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

学科专辑 | 在阅读与思索的交融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实践

【摘 要】本文基于“读思达”教学法,通过学习前置,创设体验情境;借助资源,建构体验场域;主题拓展,促进知行合一等途径,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形成和责任意识提升。【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读思达”教学法

学科专辑 | 小学音乐基于体验式教学实践的策略探究

【摘 要】本文从营造良好氛围、突出自主学习、模拟音乐情境、设置课后拓展等方面创设体验式音乐教学策略,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积累感性经验,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小学音乐 核

学科专辑 | 巧用打击乐器 “击”活音乐课堂

【摘 要】本文阐述如何巧用打击乐器“击”活音乐课堂,探究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打击乐器的多重策略。【关键词】音乐 打击乐器 运用打击乐器也叫做敲打乐器,它是通过打、摇动、摩擦、刮擦乐器等方式来产生效果。它极

教学探研 | 小学低年级语文无纸化测评实施路径探析

【摘 要】文章从五个方面介绍做好小学低年级语文无纸化测评的策略。【关键词】低年级 无纸化测评 路径探析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指出,要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

教学探研 |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教学的路径探索

【摘 要】语文深度教学要以紧扣语文要素所含的知识、能力、方法等为有效路径,以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关键词】语文要素 深度教学 路径探索从文本内涵的真理解,到文本情感的真感悟、思维方法的真掌握,最

教学探研 | 略谈语文要素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语文要素的落实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三方面探讨在统编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关键词】语文要素 阅读教学 统编教材的编写特色

教学探研 | 整本书阅读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探索

【摘 要】本文以统编教材第二学段“快乐读书吧”中所推荐书目为例,以期发挥表现性评价“教—学—评”一致导向,将整本书阅读切实引向深入。【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表现性评价 快乐读书吧 情境任务一、细化目标,

教学探研 | 读准读懂 品读美读

【摘 要】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准读懂,品读美读,要把握好教材,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词】读准 读懂 品读 美读 古诗词教学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几千年来,中国人从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精神

教学探研 | 浅议小学生数学表达力的培养策略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的数学表达力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三大构成之一,明确要求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表达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需的能力,也是学生

教学探研 | 依托大单元教学,提升数学教学质效

【摘 要】基于大概念、大视角,将大单元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突破常规教学中知识碎片化、零散化的困境,还能促使学生拓展学习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文章以人教版

教学探研 | 人工智能赋能课堂变革,项目聚焦素养提升

【摘 要】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深化课程改革、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型教学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遇到学生学习浅层化、问题探究形式化、评价主体单一化等实践困境。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创设学习场景,活用智能工具开

教学探研 | 走进游戏化教学,助力高效数学课堂

【摘 要】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灵动,让单一的学习方式变得多元生动,促进学生乐学、善学。本文将探讨游戏化教学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形成高效数学课堂的影响。【

教学探研 | 精研细磨预学单,锻造数学学习关键工具

【摘 要】本文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预学单的应用。通过对教学效果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四个设计预学单时需要遵循的原则。依托四个原则,根据不同模块的知识教学,给出了四种预学单的案例类型。【关键词】预学单 设计原

教学探研 | 以学习任务构建美术教学单元的路径探究

【摘 要】以学习任务构建美术单元教学需研读课标,从教学任务中梳理大观念的学习逻辑;整合内容,以大观念构建逻辑清晰的教学单元;分析教材,提炼单元主题与分解课时学习任务;制订学历案,设计小任务与自评,促学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