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游戏驱动小学足球教学
作者: 周杨 胡沈军
摘 要:足球运动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小学阶段应重视足球的启蒙教学,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足球运动的项目特征,从兴趣培养、意识唤起、团队建设和身体发展四个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趣味游戏,促进学生的足球技能发展。
关键词:主题游戏;足球运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2)04-0070-0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划分为四个教学水平,其中水平一指向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该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有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但往往注意力时间短、运动能力弱、意识发展不成熟。而游戏的学练形式是学生最为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尤其是水平一阶段的学生。游戏形式的学练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足球技术的学练活动当中,掌握足球技术,发展身体素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目的性的主题游戏活动,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足球技术,发展学生的足球素养。
一、以趣激趣——主题游戏利于激发足球兴趣
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容易激发学生的足球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主动性。课堂教学运用情境、比赛等形式开展游戏练习,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水平一足球运球教学时,结合教学情境开展“球宝游园”运球游戏和运用比赛形式开展“翻盘比多”游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足球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球技术(表1)。
二、一球多用——主题游戏利于唤起足球意识
意识培养是足球启蒙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足球技术的形成与应用。课堂教学应结合足球的观察、判断、竞争等足球意识开展游戏练习,促进学生的足球意识水平发展。如在水平一足球运球教学时,结合观察意识培养主题开展“运球报数”游戏,结合判断意识主题开展“抓球比快”游戏和结合竞争意识主题开展“夺宝大战”游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足球意识,提高学生的足球素养(表2)。
三、伙伴协作——主题游戏利于凝聚团队合力
团队合作是足球运动的项目特点,课堂教学应结合团队主题开展游戏练习,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交流互动,建立伙伴关系,培养合作能力。如在水平一足球运球教学时,结合互动主题开展“找朋友”游戏和结合开展合作主题开展“开火车”游戏等学练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表3)。
四、负荷对抗——主题游戏利于夯实专项素质
开展身体练习活动是促进学生足球发展的有效手段。课堂教学应结合灵敏、协调和核心力量等素质开展游戏练习,提高学生的足球专项素质能力。如在水平一足球运球教学时,结合对抗练习主题开展“多边斗鸡”游戏和结合身体素质主题开展“螃蟹夹球”游戏进行学练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表4)。
五、水平一足球运球教学建议
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有良好的常规要求进行保障,足球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但足球课堂教学的常规要求还要突出对足球的管理,要让学生知道球的领取和归还要求,通过正确的教学讲解让学生了解怎么使用足球,明确什么时候开始和停止等,让课堂更为有序、高效。但该阶段的学生存在着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因此,课堂教学还需要不断融入趣味性元素,创设更多灵活趣味的学练形式,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时刻保持新鲜感和快乐的情感体验。
足球运动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在教学中较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因此,授课教师要科学设计学案,做好安全教育和器械检查。教学时,传授学生正确、合理的足球技术动作,保障学生的动作练习安全,并在练习前充分做好跑动、拉伸等准备活动。练习前,要明确练习的动作要求、练习形式和组织要求,提醒学生练习的注意事项。同时,还要在足球教学的课时计划中制定安全预案,以应对课堂中的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