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作者: 孙景佩为落实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坚持以活动促发展,活动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因此,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围绕教学核心内容为学生创设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情境,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增长能力、发展心智、完善品质,增强学习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文以“Cinderella”的教学为例,从优化情境、加强互动、注重表演三个角度,探析了情境式教学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优化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为提高英语教学的连贯性和有效性,教师可围绕教材内容,立足单元话题的整体角度,合理优化教学情境,使片段式、孤立式的教学片段相互融合,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逼真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口语练习,营造浓厚的口语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促进英语学习策略的有效提升。由于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课本以单元教学为主,教师可利用此版本的教材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优化教材课本中孤立式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完整。
例如,在开展“Cinderella”的口语教学时,尽管教材选取了《灰姑娘》故事中的几个片段,让学生练习“Why...?”“Because...”等口语句型,但是,这些对话不能构建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利于学生理解和练习。因此,教师精心剪辑了电影《灰姑娘》中的画面和对话,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学生在几分钟惊心动魄的视频中重新回顾了灰姑娘的故事情节,为口语课堂的训练奠定了情感基础。然后,教师利用绘本教学的方式,用简单的英语对白为学生重新讲述了灰姑娘的故事,配合着绘本中的图画,学生初步掌握了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特征,为口语练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教师讲到“One day,the prince is going to hold a party,but Cinderella cannot go to the party”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了故事情节的动画视频,并要求学生边观看视频边思考“Where is the party?”“Who can’t go to the party? Why?”“Who helps Cinderella?”“When does Cinderella have to come back?”等问题,学生聚精会神地观看动画视频,在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动画的帮助下轻松理解了人物的对话内容,并积极回答了教师的问题。在情境教学中,学生轻松愉悦地完成了教材对话的学习和吸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口语教学效果好。
案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和教学语言为学生创设完整、生动、有趣的口语教学情境,契合学生直观的认知思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强化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二、加强互动,训练表达能力
传统的口语教学强调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通常采用灌输式和机械训练式的口语教学,直接让学生背诵教材中的对话,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对话内容,导致学生学习体验感较差,不利于高效口语课堂的建构。为了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口语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开展“Cinderella”的口语教学时,在教学情境导入后,教师将故事情节分解为before the party、at the party、after the party三个部分,在每个部分都为学生精心创设了形式多样的口语互动活动。在before the party部分,教师给出学生一些关键词,如“at the Prince’s house”“doesn’t have any nice...”“a fairy”等,引导学生先根据绘本图片的内容试着将这些关键词组成句子,然后在小组内练习,将舞会前发生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小组成员在相互协作和互动中牢固掌握了重点单词和句型,降低了学习难度,提升了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口语表达的乐趣和成就感。在at the party部分,教师设计了为动画片段配音的口语实践活动,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段,记录人物台词,再尝试为动画片段配音。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特别强调学生要注意模仿动画人物的语音语调,将情感带入配音活动中,训练了学生有感情的口语对话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和口语实践能力。
案例中,教师将口语教学内容有层次地向学生展开,使学生能够在各种口语活动中逐渐消化吸收教学内容,实现口语输出的自动化,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实现了预期的口语教学目标。
三、注重表演,丰富学习感受
在开展情境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天性,通过提前准备好的表演道具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表演情境,要求学生在练习口语时融入自己的情感,想象和模仿人物角色的动作和表情,强化学生的口语学习感受,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达到深度学习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开展“Cinderella”的口语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人物性格的揣摩,在角色表演中利用教师准备好的道具和自己的肢体动作、语言,通过表演的方式呈现故事情节。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灰姑娘》的绘本图片,并为学生念旁白,学生按照故事发展顺序依次进行表演。为了加强表演性,学生自主设计了很多细节动作,并加了一些台词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如,仙女为灰姑娘变出衣服、马车和水晶鞋的时候,学生发挥想象力,添加了“Look at the pumpkin,the mouse and the lizard.Now you have a carriage,a horse and a driver!You also need a beautiful dress and glass shoes...”等台词,扮演仙女的学生则用“魔法棒”将“南瓜”“老鼠”和“蜥蜴”变成了“马车”“白马”和“司机”。
案例中,教师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表演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促进了学生真情实感的表露,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总之,为了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通过运用大单元整合的思想,把单一、孤立的教学情境相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情境内容,强化学生的语言储备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促进学生语言的输出与应用,使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基础更加扎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苏山小学)
(责任编辑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