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背景下美术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沈烨华

项目化学习背景下美术教学实践探索0

[摘 要]项目化学习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也是避免美术教学内容碎片化、单一化现象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提炼项目化学习主题;基于核心素养,制订项目化学习目标;结合内容特点,对项目化学习过程进行统筹安排;设计学习活动,落实项目化学习目标;细化评价指标,推进项目化学习深入开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项目化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18-0031-03

项目化学习是以杜威实用主义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强调以经验、学生和生活为中心,利用生活元素确定项目主题,通过真实、复杂的项目情境创设来促进项目活动任务的完成。时下的美术教学大都是以知识、技能为主进行教学,注重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呈现出碎片化、单一化现象,不利于项目化学习的开展。要想让项目化学习在美术教学中顺利推进,教师就要从美术学科的单元主题出发,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炼契合单元教学要求及学生学习需求的项目化学习主题,使学生在项目活动的开展与推进过程中,获得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如苏少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巧包装》,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下面就以这一课为例谈谈项目化学习的开展。

一、联系学生实际,确定学习主题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炼项目化学习活动主题,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1.基于学生生活,提炼学习主题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项目化学习的主题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提炼,而是要同学生真实的生活及学校的资源相联系,提炼出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生成性、发展性和可行性的学习主题。《巧包装》一课的学习,学生要把握的是一个“巧”字。这里的“巧”字,指的不仅仅是包装的漂亮、美观,还包括有趣味、有创意。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包装的基础知识,留意包装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学会用各种材料制作商品小包装。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观察并交流各种物品的包装情况,发现这些物品的包装在外形、材质方面的特点,再围绕“什么样的包装才算成功”“学习过程中需要准备哪些工具和材料”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炼出项目化学习主题“包装的学问”。这样由学生生活经验着手,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包装的重要性,从而为项目化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基于学生成长,凸显学科逻辑

美术课程以学生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支撑,这样提炼出来的学习主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巧包装》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从学科核心素养来看,包含“造型表现”“美术表现”的内容,需要学生从外形、材质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学段特征出发,把握“设计·应用”领域内容对各个学段的目标要求,注重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学生成长,把美术知识与技能整合起来,形成贯穿各个学段的进阶式逻辑体系。在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凸显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为重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基于学科素养,制订学习目标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只有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整体规划,形成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才能促进项目化学习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

1.基于学生学情,制订学习目标

项目化学习背景下,美术教学目标的制订需要把握每个学段的目标要求,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设计·应用”领域内容的经验。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如何为一个商品设计并制作包装”作为项目化学习的主要目标,引导学生亲历观察、交流、设计、制作、评价、反思的全过程,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明确的项目化学习目标,能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2.基于核心素养,制订学习目标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及文化理解五大维度的内容。教师可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制订教学目标。如教学《巧包装》一课,教师可以把本课的核心内容确定为:了解包装的作用;了解不同包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尝试用写生或者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小组合作设计包装的正面、侧面、背面的草图;了解材料的综合特性;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合理运用综合材料来设计一个包装袋。这样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落地。

三、结合美术特点,推进项目进程

美术学科具有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和愉悦性的特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从儿童认知规律出发,依据美术学科内容进行统筹规划设计,以推进项目化学习的开展。

1.凸显实践性

美术教材内容不等于美术教学内容。在项目化学习背景下,美术教学要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并带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探究,形成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体系。如《巧包装》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够通过包装设计巩固所学的色彩知识,习得基本的设计方法。教学时,教师先确定本课项目化学习的主题“包装的学问”,再通过实物的欣赏、比较,让学生了解包装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示范和范图欣赏等方式,强化学生对包装设计的理解,形成单元活动实践体系。“巧包装”是一个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美术学习活动,尤其在创意实践方面具有最明显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凸显美术学科实践性的特点,通过项目化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2.凸显规范性

项目化学习指向问题的解决,学习过程一般为“情境引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成果展示—评价反思—延伸学习”。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美术项目化学习时应注重活动安排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站在核心素养的高度去统筹安排学习进程。在《巧包装》一课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在驱动性问题的引领下,教师出示一些物品的图片,如鸡蛋(易碎、圆形)、糖果(一粒一粒的)、酒瓶(易碎)、蛋糕(块状、易碰坏)、动物饼干(儿童使用、易碎、片状)、饮料(液体)等,让学生为这些物品设计包装。这些物品不管是在外形上还是材质上都有其独特性,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同时,这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挑战性,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新的体验感。学生在设计包装时,会以设计师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注重包装设计的规范性、实用性,从而在项目化学习中凸显出美术学科的特点。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不是随意而为的,从项目分析、项目确立到项目活动中工具的准备、资料的收集、成果的展示与汇报、质疑与答辩、评价与反思等,都要力求规范合理,能够促进项目化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设计学习活动,推动项目落实

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编排要紧扣单元目标,设计出具有驱动性的真实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

1.基于真实情境,设计学习活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要以单元目标为起点,结合美术学习的具体内容,创设出真实的学习情境,以情境来驱动学生的美术学习。结合《巧包装》一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围绕“学什么”“如何学”“要学到怎样”等问题进行分析,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为小朋友们设计礼物包装。你想用哪些材料?准备设计成什么样的?先画出草图,再进行设计制作。”这其实就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化学习任务。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项目化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所有的物品都设计同一个包装,好吗?为什么不同的物品要进行不同的设计?

(2)这些物品具有什么特点?制作包装前需要注意些什么?

(3)包装的制作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让材料既环保,使用率又能达到最大化?

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在具体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对于自己需要设计的包装外形、材质及创意表现等方面已经做到心中有数,为接下来自己制作物品包装并展示与汇报提供了条件。

2.基于生本理念,设计学习活动

实施项目化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要从学生的性格、学习基础、学习特长等方面进行真实的情境创设,让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真正发生。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把课前预学单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搜集并积累生活中设计师们设计的巧包装,从外形、材质和色彩等方面探究设计师如此设计的原因;再带领学生分析包装设计巧在哪里,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物品,成立项目兴趣小组,一起完成设计草图、探究制作方法,合作完成包装设计,将设计草图变成真正能用的包装实物。这样带领学生学习美术,凸显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注重学习评价,细化评价指标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在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背景下,教师要从细化评价标准、优化评价方式入手,构建多元、多维的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1.以评价促素养形成

在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背景下,教师要从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及学习目标等方面制订具体的评价细则,以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如《巧包装》一课的教学,结合项目化学习的目标要求,教师可以制订以下评价细则(见表1)。

这样的评价标准,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展开项目化学习,使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2.以评价促项目开展

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的评价要凸显评价主体及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过程性评价来促进项目化学习的顺利开展。在《巧包装》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个人、小组、教师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见表2)。

这样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满足感和荣誉感,从而顺利推进项目化学习。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可以有效改变美术课堂碎片化、单一化的现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真正经历项目任务完成的全过程,获得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许秋雯.跨学科统整的小学美术项目式学习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23(16):64-66,70.

[2] 王影.小学美术项目式教学策略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3(31):61-63.

[3] 陈志红.基于学科融合的小学美术项目化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23(35):66-69.

(责编 刘宇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