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 于宝英

[摘 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飞速发展。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平台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面另辟蹊径。从如何提升体育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果出发,在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进行了认真梳理与分析,旨在为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借鉴,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全方位知识体系的体育人才。

[关键词] 智慧树云平台;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智慧树云平台的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2021YYJG048)

[作者简介] 于宝英(1971—),女,河北唐县人,硕士,河北体育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10-0161-04 [收稿日期] 2023-10-18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必然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新的教学环境的变化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必然趋势。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顺应新时代要求,针对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课上听讲不认真、参与课堂互动活动积极性偏差、学习缺乏兴趣等系列问题,从充分调动英语学习的内驱力入手,在教学模式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无限希冀。

伴随着网络新技术的迅猛发展,雨课堂、智慧树、i-smart、对分易等网络教学平台不断推陈出新,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这些网络教学平台,不仅为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授课与学习资源,而且为教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工具,如教师可在平台轻松地完成课堂签到、课堂点名、课堂互动、作业提交、课程考试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大学英语教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课程教学目标

为了满足我国高速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结合不同院校的具体办学定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应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展开,同时将“向善爱国”“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等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不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对不同文化的鉴赏能力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

基于河北体育学院和其他体育院校教学实际,笔者认为体育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具体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定位。

1.知识目标:从知识层面来讲,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必须熟悉英语这门语言的相关知识,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强化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及篇章结构等语言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使学生真正熟悉与掌握英语语言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习任何一门具体语言,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进行应用。大学英语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并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职场等不同场合运用英语独立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以及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素质目标: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是素质目标。大学英语教学活动除了应传授语言知识和提升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之外,还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国际化视野。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社会所需要的建设者一定是具有全方位知识体系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不仅须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强化其知识实际运用能力、文化鉴赏能力以及向善爱国的价值观。

二、课程教学理念

围绕上述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须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多方面培养。授课教师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育理念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教育理念,并将大学英语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式教育。

伴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自然会发生明显变化。教师已由原先的课堂主宰者转变为课堂的配角,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领者和指路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韦默教授提出,教师教学角色转变七大原则为:一是让学生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二是教师少讲解,学生多发现;三是教师做更细致的教学设计工作;四是教师明确地向学生示范如何学习;五是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合作学习;六是师生共同营造学习环境;七是教师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学习[1]。

由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须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将学习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并且为其创造平等、合作、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已基本覆盖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已基本建成并得到广泛应用。在新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必然采取混合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资源和高效的学习手段。

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借助智慧树、雨课堂等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由教学内容讲授转变为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教师采用小组学习方式,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实践应用与开拓创新。

三、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针对学院的具体情况,河北体育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2册。总体来说,教材包括听说和阅读两大板块,同时配有相应的改错、翻译、阅读和写作练习。具体来讲,整个大学英语课程共包括20个单元教学内容,其中进行重点讲解的共有10个单元。具体讲授的单元涉及结识他人、家庭与婚姻、食品与健康、合理着装、交通方式、见面寒暄与闲聊、旅馆入住、个人护理与外表、心理与性格、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等相关主题内容。每单元均设有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情景对话和阅读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呈现方式方面,课题组成员采用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剪辑、学唱英文歌曲、相关主题谚语与俗语搜集、主题内容图片制作与展示、课堂互动内容展示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激活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

以食品与健康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学生较难掌握的部分,其中包括许多关于食品与食品安全方面的内容,并涉及转基因食品相关词汇和篇章阅读。

在进行这一单元的教学设计时,首先围绕主题内容,搜集并制作了关于健康饮食、转基因食品的微课视频作为课程导入,同时将本单元相关的音频、视频文件和授课PPT上传至智慧树教学平台,并要求学生课前完成相关预习工作,为后续课堂面授做好充分准备。

在进行面授课教学时,针对课下预习任务,学生须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话题讨论,并进行课堂展示。以“健康食品伴我行”为主题,完成课程思政教学。在完成单元主题内容导入之后,开展听说教学活动。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我们会选择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听力材料在课堂上进行听力演练。而学生说的能力培养,则通过学生对单元话题健康饮食的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来实现。

在本单元阅读教学任务方面,由于课文A的内容较为简单,教师要求学生课下自学完成,课上主要进行课文重点及难点答疑和学生自学情况检测,并在课上为学生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限时完成。课文B由于较难,学生自学难度大,因而是面授课的讲授重点,包括重点词汇的使用和文章中的重点及难点句型分析。课文C由于文章篇幅较长、句型复杂、词汇量大,教师主要从文章总体结构、重点词汇点拨角度,重点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写作教学须按教学大纲要求,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食品选择和最佳饮食就餐地两个话题的写作任务。授课教师应在教学平台向学生发布写作题目和写作要求,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统筹安排下完成各自任务,并在面授课上完成小组成果展示,教师进行小组任务完成情况点评。

本单元翻译教学主要通过学生完成扩展练习的翻译习题来实现。除此之外,教师须为学生提供健康与饮食方面的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真题,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在课下完成相关翻译任务,并在面授课上完成成果展示,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其语言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作为体育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势必与ESP英语教学进行有机融合。针对不同系别学生的专业需求,课题组成员在教学中要适当融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体育英语内容。比如,体育艺术系融入了健美操、体育舞蹈等相关体育英语内容,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其社会实践能力提升。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在大一后续学期,各系部均开设一些体育英语教学内容,将大学英语教学与ESP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凸显大学英语的工具性特征。

四、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做好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利用翻转课堂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用好国内外优质数字资源。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已进入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阶段[2]。

针对具体的教学实际,河北体育学院采用基于智慧树云平台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同时做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该教学模式以南开大学首创的“O-AMAS教学模型”为整个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实现为根本出发点,重点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活动,同时指导学生完成课下自主预习和课后复习等自主学习任务,不断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O-AMAS模型采用OBE教学设计思路,按照明确教学目标设计(objective)、迅速激活(activation)、多元学习(multi-learning)、有效测评(assessment)、简要总结(summary)5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3]。O-AMAS教学模型充分蕴含有效教学的学为中心、结果导向、有效互动3个核心理念,可有效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学生高效自主学习。

本模式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在实际应用时,无论是借助智慧树云平台,还是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教师均须在相关平台为学生明确阐述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带着明确目标学习相关内容,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和考试而盲目地进行后续内容学习。在迅速激活阶段,教师须采取有效的形式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引入。在面授课开始之前,教师须提前在相关教学平台布置有效激活阶段学生参与互动活动所需的材料。多元学习与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密不可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优势,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随时可以获取的网络资源,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在网上为学生布置阶段性测试任务及相关作业以完成有效测评任务。学生在完成前面相关任务后,还应进行课后反思与延伸思考。教师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以书写学习反馈等形式完成教学效果分析,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更为精准化的学情分析,使整个教学活动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并得到持续改善。

除了上述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之外,本模式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贯穿教学过程始终。21世纪大学英语教学,必须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郭峰[4]教授指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当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郭峰[4]教授还认为,教师指导应该关注“是否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机制上,是否成功地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否挖掘出每名学生的潜能,是否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了自主学习活动,是否能给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以恰到好处的指导”,而不应是单纯的指导性讲授。

基于智慧树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借鉴哈佛大学在学生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时,始终强调学生自我探究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我们所采用的“O-AMAS教学模型”处处渗透着对学生上述能力的关注。首先,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每一章节都明确阐明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在迅速激活阶段,教师通过为学生布置形式多样的课堂激活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习潜能不断提升。在多元化学习方面,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在智慧树云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随时可以获取的教学资源,包括优质AI教学资源,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完成自主学习。在有效测评和简要总结两阶段,该教学模式将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探究能力的提升融入教学测评和课程总结的设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及发明创造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