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培养探索

作者: 陈春宇 纪瑞锋

[摘 要] 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中医药健康旅游具有领域优势与中国特色,将其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形成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更是健康管理专业革新的积极探索。从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现状、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出路,以期找到促进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革新的可行方法,为高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创新创业;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培养;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

[基金项目] 2022年度广东药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GYGJ202218);2022年度广州市科技局基础与应用基础项目“补肾复方五子衍宗丸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氧化应激及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202201010183);2022年度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补肾复方五子衍宗丸对LncRNA-ATB调控肝纤维化大鼠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20222112)

[作者简介] 陈春宇(1989—),女,甘肃兰州人,博士,广东药科大学健康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医药健康管理与创新创业研究;纪瑞锋(1987—),男,河南洛阳人,博士,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中医药创新创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16-0177-04 [收稿日期] 2023-11-13

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以中医药文化、健康理念及养生、康复等体验为核心,通过多种旅游活动的方式,达到健康促进、疾病防控、文化传播等目的的专项旅游[1]。《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在《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拓展中医药服务新业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并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被列为中医药发展的九大重点任务之一[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4]。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医药健康旅游能够推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二者的深度融合极具特色。

一、培养中医药健康旅游复合型专业人才

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一门涉及中医药理论、中医药文化以及旅游管理等多领域知识的交叉学科,相关从业者不仅要具有中医药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旅游行业的管理和市场推广等相关知识。受制于有限的教育资源,许多高校未开设或仅开设了少数相关课程,无法培养足够的具备复合型知识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专业人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5]。

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 076万人,同比增加了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目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存在“就业难”和“招人难”并存的现象[6]。与此同时,健康管理专业人才供给和需求的缺口高达2 000万[7]。健康服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人才,但部分高校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易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专业技能、职业规划较为模糊,缺乏学科特色,就业时竞争力不强[8]。因此,融合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与健康管理的培养目标,定向培养中医药健康旅游复合型专业人才是健康管理专业革新的重要举措。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我国健康管理产业起步比较晚,目前以健康体检中心和健康管理公司为主,专业水平参差不齐[9]。根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具有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者即可报考三级健康管理师,竞争较为激烈[10]。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健康管理师应为多学科融合交叉培养的复合型人才,知识背景广而不专。突破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瓶颈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在专业培养目标上进行革新,既广且专,兼具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促进发展,以创业促进就业。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总体目标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1]。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其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的可能性,是健康管理专业革新的有力举措。

三、建立建成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方向

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12],支持我国高等院校开设与健康服务相关的学科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专门为健康服务业市场发展而设置的,学科交叉融合度高,技能培训多样化,契合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方向。

广东药科大学是全国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五所高校之一。本校独具特色的“大药学,大健康”学科架构,在专业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健康服务与管理技能规范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广东药科大学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含与中医健康旅游相关的课程,如“健康旅游学”“实用中医传统疗法”“中医养生学”“创新创业基础”等。此外,教学队伍中具有中医学背景的教师占比较高,是广东药科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特色[13]。在专业背景和优势下,广东药科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将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为本专业的特色方向,在人才培养、实训技能培养及实习实践方面投入大量物质和人力资源。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方向较为新颖,目前高校针对此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尚不多见,该类毕业生在择业就业、创新创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四、促进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革新的可行举措

在全国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及广东省中医热的大背景下,中医药健康旅游融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大有可为,既能有效促进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更好就业,又可发挥其专业特长,增强其就业核心竞争力。

笔者将从优化课程体系、增强技能培养、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对健康服务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革新进行探索,以助于大学生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14]。

(一)优化创新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师资质量

中医药健康旅游不是“中医药”与“旅游”的线性叠加,而是二者的深度融合。因此,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培养需要借鉴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传统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优化课程体系革新,提高师资质量。

优化创新课程体系。一是在课程设置上既须突出中医专业特色,又要将中医药优势和现代健康管理融合,有效应用旅游管理专业所需知识;二是提高实训课程的比例,全面提升并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三是在创新创业方面,帮助学生尽早确立就业方向和职业规划,增设就业指导类课程。

在提高师资质量方面,首先,提高教师在中医药健康旅游方向的经验和兴趣;其次,引进国内外相关领域优秀人才,涵盖中医学、旅游管理学、公共卫生等专业,建立高质量师资库;最后,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完善教学内容。

(二)注重中医经典教学,加强中医药技能培养

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形式是“旅游”,核心是“健康”。注重中医经典教学,加强中医药相关技能的培养是中医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革新的必由之路。中医经典中的健康养生内容,可以让学生注重治未病等理念,身体力行地传播中医健康养生知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位是管理学位,学生不能进行针灸等专业技能操作,但穴位按摩、刮痧、艾灸等安全系数高的中医实践技能是可以培养并适当加强的。笔者在“健康管理技能强化”课程中增加了相关技能强化培训,较多毕业生反馈这些技能在健康管理相关工作中有较好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其在工作中的竞争力。将极具文化特色的中医药技能运用在中医药健康旅游的项目中,既能让游客在旅游中体验到中医文化的魅力,也能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技能支持。

(三)加强学生的科普及研发技能,为“双创”提供有力人才支持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须针对学生加强科普宣传技能的培养。在日常授课中,须促使学生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关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能基于中医药博物馆、药用植物园等设施自行设计并讲解中医药相关的历史文化、养生典故、药学知识等,具有准确、清晰地传达中医药相关信息的能力。以药用植物园场景为例,学生可在推广种植中药材的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构建可以在不同季节、不同种植园内开展不同主题的中草药观光园,方便游客了解药用植物的生物特性、药材特性、鉴别特征等,并认识其食用、沐浴、茶饮等多种康养用途,同时,辅助开展常用药用植物品种识别、采集、观赏,挂牌、养护,以及观看药用植物专题短片等活动,引导游客了解、热爱中医药文化。

(四)搭建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以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切入点,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是顺应时代背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1.鼓励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兴趣小组,增加创新创业活动,成立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创业小组进行高校药学植物园一日游活动,鼓励其研发药食同源的中医药产品或文创产品,并给予指导教师、场所、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2.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发展需要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广东药科大学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设立了“校企协同创新班”“交叉融合特色班”,以提高复合型医药人才培养成效。广东药科大学还通过“学分带动、项目促进、活动推动、竞赛激励”,依托建在校园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服务学生自主创业。

结语

中医药健康旅游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革新具有重要且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为健康管理专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机遇;另一方面,中医药健康旅游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为其提供支持,这为健康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机会和平台。广东药科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积极将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作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紧密围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旨在培养一批兼具中医药旅游及健康管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上述措施是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更是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革新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刘思鸿,张华敏,吕诚,等.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概念界定及类型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9,25(19):9-12.

[2]孙源源,陈浩,倪雯洁,等.江苏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竞争力实证分析及策略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10):1-5.

[3]罗肖华,翟丽君,梁清霞.基于提升高职药学学生就业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多渠道培养[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3):143-146.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0-25)[2023-10-14].https://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eqid=9d4da6bb000833c0000000046496f297.

[5]曾红.浅谈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9(33):169-17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