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推动机制研究

作者: 初青松 马春杨

摘  要:党的建设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高校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确保党的旗帜在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一线高高飘扬,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通过对比高校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岗位党建和业务工作特点,指出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内涵及辩证关系,深入分析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制度规范、领导责任、队伍建设三个层面探究高校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校;党建;业务;融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3-0184-05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s an organic component of society, universities should ensure that the flag of the Party flies high on the front lines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promo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Party building and business work. By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y building and business work in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and research posi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onnotation and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integration of Party building and business work. The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Party building and business work, and explores the practical path of integrating Party building and business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ree levels: institutional norms, leadership responsibilities, and team building.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rty building; business; integration; practical path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推进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在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是基层党组织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高校党建为切入点,立足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党支部,从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一线出发,在两类党支部业务工作性质不同但党建工作要求相同的情况下,探讨不同类型的党支部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从思想认识、组织保障、队伍建设等多个层面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路径,深入推进“一融双高”建设。

一 高校基层党支部综合对比分析

高校党组织是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也是提升育人质量、加快科技创新、增进服务效能等方面的根本保障。探索促进党建与行政管理业务、教学科研业务有机融合,破解“两张皮”问题的有效举措,从找准两者的共性和特点入手,正确认识高校不同类型党支部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辩证关系,以党建形成的智慧和力量解决业务工作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高度契合。

(一)  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党支部业务工作对比分析

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业务覆盖面广,不同行政岗位职责也略有不同,其内容可以分为: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武装宣讲等。行政管理人员在执行各项业务工作时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把师生利益和学校发展放在第一位,严格遵循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办公流程,切实为学校的广大师生服务。

教学科研工作则主要围绕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承担公共基础课、选修课或者专业课程的讲授,在学生课程学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给予指导,主持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和专利等。教学科研工作人员时刻以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为首要任务,需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以应对知识更新的需要。

(二)  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党支部党建形式对比分析

高校基层党建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谈心谈话等。

理论学习是普遍易行的党建形式,也是必选动作,通过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以专题报告和研讨交流的形式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党员自身也可通过书籍或者党建官方平台学习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和有关政策文件。在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拓宽知识范围,学习法律、文化等必备知识。

“三会一课”制度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同时也是高校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党支部都要贯彻落实的制度。支部大会召开期间除了正确及时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实施审查和监督工作,还要承担发展和教育党员的相关工作,包括党员的转正、表彰、处分等。支部委员会上全体成员要共同研究执行上级党组织的重大决议,制定支部活动方案等。党小组会则要完成党支部相关任务安排以及组织党员对党的路线方针进行深入学习等。党课主要是党支部的集体学习,同时要求党支部书记为党员讲党课,提升学习成果转化。

高校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党支部均会定期组织各类党建活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根据两种党支部不同的工作性质,对党建活动的形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如针对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方向研讨、课程思政建设等,以及行政管理工作的经验交流、凝聚力拓展提升等),根据各自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党建内容,以提升党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党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分析,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党支部党建形式基本相同,就其差异性而言,主要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主观因素,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党支部成员对自身的政治素养要求存在差异。对行政管理支部党员而言,思想政治素质是其基本素质要求[1],同时也是高效完成本职工作的根本保证,因此他们能够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将党的思想融入到工作生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从而能够在内心深处将自身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建设之中。相比之下,教学科研支部党员的学习则以获取学术理论知识、培养前沿创新能力为主,大部分党员会把上课教学、撰写论文和研究课题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用专业知识助推事业发展,而往往忽略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总体来说,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支部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存在差异,但两者都在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因此,开展党建活动时要立足各自属性,有侧重地进行政治理论知识传授,提升党建活动的整体水平。

二是客观因素,时间分配难以均衡成为主要制约因素。由于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性质和内容不同,行政管理支部党员的上班时间更为固定,大部分工作都会在办公室进行,空闲时间较为统一和集中,较容易选定时间组织开展日常理论学习、主题党日等活动,及时传达党的相关政策和部署并进行深入讨论。相比之下,教学科研支部党员由于面临着学校对课程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硬性要求,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需要投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工作时间分散且工作地点不集中,党支部集体开展党建活动的难度较大,即便召开支部大会和开展党课等集体活动,也会存在临时有其他安排不能参加或者提前离会的党员,不能够全面有效学习和领会会议精神,因此,教学科研党支部的党建工作要注意形式创新,充分把握教学科研支部党员对政治理论知识和政策方针文件学习的需要,灵活开展党建活动。

结合以上分析,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党支部在开展党建工作时主观和客观层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在自身需求、时间分配、具体形式等方面有所不同,需进一步探索两者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上的不同举措,以推动高校党的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  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内涵及辩证关系

高校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步调、同部署,一体推进,发挥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的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渗透到业务工作的各方面、全领域,促使党建优势转化为最大的发展优势。党建的具体抓手和落脚点应是业务工作,做到党建领业务、业务促党建,不仅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也是具体岗位工作稳步高效推进的有力保障。

(一)  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内涵

党的建设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是三大法宝的核心[2]。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不断强化党对各项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上仍需进一步谋划和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3]”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依托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直接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服务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和国际交流合作基地等的坚强组织保障,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才能促进高校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4]。

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要聚焦在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用党建强有力的抓手解决业务工作的实际问题,以业务工作的显著成效凸显党建的引领作用。强化高校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必将提升高校管理能力和学术水平,建设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一流大学,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高校党组织要强化政治引领,夯实组织基础,找准推进职能部门业务工作的着力点和契合点,努力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共进。

(二)  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辩证关系

党建工作的对象多以人为主,业务工作对象则更侧重在事物上,虽然两者的工作属性不同,但其根本目的一致,都在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服务,党建工作不能完全脱离业务工作开展,否则就会陷入虚空的理论探讨中;业务工作也不能离开党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5],否则就可能会出现方向性错误。

党建为业务工作提供思想引领。实践证明,党建对业务工作具有推动作用,抓党建的过程就是提升业务质量的过程[6]。反之,如果党建抓得不好,党员干部就会迷失方向,影响工作动力和办事效率。研究发现,只有将党建作为业务工作的前沿导向,才会产生协同推进的强大动力[7]。党建犹如一张无形的大手,指引着业务工作的方向和基调,是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方向标和指路灯,如果忽视了党建的引领作用,只是“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在方向上就会有行差踏错的风险,难以创造业务工作应有的价值[8]。抓牢党建有利于防范业务工作出现的廉政风险,提前做好思想引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