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视阈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创新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黄凯 欧阳瑜 张悦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在学科楼栋创新实践的路径研究”(22F02);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与强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HNJG-2022-0434);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湖南师范大学)2023年度课题“场域理论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向”(2023YB07)

第一作者简介:黄凯(1973-),男,汉族,湖南邵东人,博士,讲师,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管理。

*通信作者:张悦(1994-),女,汉族,湖南永州人,硕士,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红色文化。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12.014

摘  要:“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深化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和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重要抓手和实现途径,对加强学生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具有重要的内涵意蕴和时代价值。针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试点推广过程中存在的理念认识有待统一、育人力量有待下沉、条件保障有待跟进和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该文借鉴布迪厄场域理论,从优化场域空间载体,打造“时代新人”培育高地;深化场域主体互动,夯实“党建引领”前沿阵地;实化场域资本供给,建设“三全育人”实践园地;细化场域惯习引导,构筑“数字赋能”创新基地等方面提出“四化”路径,实现育人理念共识、育人力量聚集、育人功能拓展和育人效能提升,以期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

关键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场域理论;三全育人;思政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2-0058-0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One-stop"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odel for student communities is an important lever and approach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student management models and implement the "New Talent Casting Project of the Times". It has important connotations and contemporary value in 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 of student party building,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ng a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pattern. In response to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pilot promotion process of the "one-stop" student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odel, such as the need for unified understanding of concepts, sinking of educational strength, follow-up of condition guarantee, and improvement of service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draws on Bourdieu's field theory to optimize the spatial carrier of the field and create a highland for cultivating "new people of the times", deep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ield subjects and consolidate the forefront of "Party building leadership", realizing the supply of capital in the field and building a practical park for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We propose the path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 terms of refining the guidance of field habits, building innovative bases for "digital empowerment", and achieving consensus on educational concepts, gathering educational forces, expanding educational functions, and improving educational efficienc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ne-stop"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odel for student communities.

Keywords: the "one-stop" student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odel; the field theory;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面临挑战,学生社区成为学生学习生活最经常、最聚集、最稳定的场所,成为课堂之外的重要教育阵地。在此背景下,2019年,教育部启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探索,成为新时代大学治理体系下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和实现途径。

一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价值意蕴

近年来,随着“学分制”“大类培养”等教育改革的加快推进,对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学业科研发展、校园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凸显。作为高等教育改革需求和学生发展诉求的重要回应,“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应运而生、逐步试点、广泛覆盖,成为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

(一)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建设“党建引领”前沿阵地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高校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党员作风建设的淬炼平台。一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掌握一手学生思想动态,在学生第一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维护在校学生的安全稳定。二是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党的建设向学生一线、服务一线、管理一线延伸,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三是能强化作风建设,在“一站式”场域内,促进普通学生、党员干部、基层组织的互动、交流和监督,树立师生满意的党风、政风、师风和学风,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二)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阵地

“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以学生园区为基础打造的一个集学习、交流、生活为一体,兼具学习性、成长性和交流性平台,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所在[2]。将学生园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除了学生德育培养和智育培养之间的时间、空间隔阂,是对高校内部教育场域的创新性建设,实现了德育常态化、长效化,能有效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对“时代新人”培育要求的积极回应,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

(三)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构建“三全育人”思政体系的有力抓手

“一站式”学生社区被形象地称为“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首先,“一站式”学生社区要求各方育人主体下沉一线,领导干部、专任教师、辅导员、后勤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力量都聚集于这个场域,有力推动了全员育人;其次,从入学到毕业,“一站式”学生社区涵盖了学生在校的全时段,学生人格成长、学业发展全程得以在一个稳固的场域内进行,实现了全过程育人;最后,“一站式”学生社区实现了学生生活、学术研究、规划发展等多重功能的集合,适应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是全方位育人的生动体现。因此,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内,涉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主体、育人资源都实现了育人过程的全阶段覆盖,是构建“三全育人”思政体系的有力抓手。

二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与现实困境

“一站式”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该模式将着力点放在了办公楼栋的人性化建设上,以此提高学生接受服务的专业性、便捷性、高效性[3]。美国居学社区的建立和发展,标志着住宿学院制育人模式的开始。居学社区以宿舍改造为抓手,改善宿舍和教育环境,师生员工得以共同生活、学习、工作,实现了学舍协同育人[4]。西方高校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探索,对我国高校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学生宿舍的集体化住宿、封闭化管理是其主要特点,功能上只具备住宿功能,育人功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凸显。在学生宿舍的管理上,尚未有学生自治的概念,更强调专人专干。此时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被视为第一课堂,即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时期,学生住宿环境在顶层设计上得到重视,学生社区的环境日渐改善[5]。高校学生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后,学生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高校学生社区的德育功能在政策上得到凸显、在实践中稳步发展。1994年,中共中央发文,要求将德育工作与关心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与加强管理相结合[6]。在政策层面确立了高校学生社区的育人队伍建设方向,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得到重视。在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上,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于2004年明确提出要“发挥学生社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7],将校园文化建设提上高校建设重点日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日益深入,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日益凸显,“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应运而生。2019年,教育部推动高校探索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揭开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的序幕[8]。《关于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相继发布,对各高校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已在全国高校渐次铺开,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并取得一定育人成效,但由于建设试点时间较短、建设标准要求不一,当前“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普遍存在理念认识有待统一、育人力量有待下沉、条件保障有待跟进和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等现实困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