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规范课程建设研究

作者: 王成优 周晓 王小利 李光明 张亮

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规范课程建设研究0

基金项目:2021年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M2021289);2022年度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立项建设“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规范”(2022038);2023年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研究”(XYJG2023118)

第一作者简介:王成优(1979-),男,汉族,山东梁山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智能图像处理与分析、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无线通信等。

*通信作者:周晓(1982-),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智能无线通信、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分析、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等。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12.020

摘  要: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规范是高校开设的一门必修实践课程,同时科技论文写作是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形式。针对目前高校在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规范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不全面、课程过于理论化、学术道德缺乏连贯性的问题,对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规范课程建设进行研究和探索。该文以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规范课程建设为背景,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多个维度出发,设计了一个较为全面和详细的课程建设方案。实践表明,该文提出的课程建设方案,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和学术道德素养。

关键词:科技论文写作;学术道德规范;优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2-0083-04

Abstract: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and academic ethics is a compulsory practical course in universities, and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academic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incomplete teaching content, over-theoretical curriculum, and lack of coherence of academic ethics that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n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and academic ethics in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n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and academic ethics is researched and explored. This paper taking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and academic ethics as the background, gives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rogram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lan, teaching method and assessment method. Practice shows that through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rogra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have been improved, and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writing ability and academic ethics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enhanced.

Keywords: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academic ethics; high-quality courses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重要性:把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计划,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持续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学术伦理要求和学术规范指导。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诚信是科学精神的必然要求。广大院士要做学术道德的楷模,坚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践行学术规范,让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培育严谨求是的科学文化”。可见,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众多高校也应当加大对学生科技写作能力和学术道德规范的培养[1]。为进一步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学术道德规范意识,山东大学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决定进行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规范课程建设。

科技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驱动力。科学家的创新、工程师的贡献和研究者的探索共同推动着技术领域的发展,为社会创新和进步提供重要支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论文成为分享研究成果、传播知识、推动领域进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推进建设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规范课程。科技论文不仅是研究成果的记录,还是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桥梁[2]。在这个全球化的科研社区中,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变得日益普遍,理解和遵守学术道德也尤为重要。本文设计的课程建设方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技论文写作和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并为他们提出实用的建议,以确保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尊重、信任。建设这门课程有助于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使其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中能够成为有责任心和道德意识的研究者。

一  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规范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与教学实践发现,在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规范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内容不够系统与全面。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的高度凝练,大部分课程过于强调语言、图表、数学公式等细节,而忽略了论文整体架构与逻辑[3]。

课程过于理论化。大部分高校的该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未能给出相关的应用案例,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课程的应用性特点体现不足[4]。

学术道德教育缺乏连贯性[5]。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学术生涯,而不仅仅是在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中。缺乏连贯性导致学生在不同阶段产生认知差异。

忽视学科差异[6]。考虑到不同学科领域的特殊性,课程内容应该能够满足不同学科的需求,或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建设。

二  课程建设方案

本课程的建设旨在阐述学术道德的重要性,讲解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告诉学生在科技论文写作中需注意的问题及什么是学术道德,学术道德对个人和社会为什么重要,违背学术道德的学术不端应如何界定,以及学术不端会给行为人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广大师生、科研人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增强科研诚信。对个人来说,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及科研人员避免走错路、走弯路;对国家来说,有利于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创新驱动的战略和政策,对优化科研环境和调动科研积极性具有积极意义。

(一)  主教材及参考书

主教材选用内容全面且最具影响力的、由Gastel B和Day R A编著的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该书的最新英文版是第9版,2022年6月由Greenwood Press出版社出版[7],目前国内还没有对应的中文译本。第8版曾经于2016年由Greenwood Press出版社出版[8],201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第8版[9]。对应的中文版是由任治刚老师翻译的《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第八版)》[10],2018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由于以上教材大多数举例是医学背景,所以,特别推荐指导论文写作与发表的简明本《Get Published!-Successful Scientific Writing(科技论文成功发表的技巧)》[11],该书由英国的Martin R R教授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英文版。

此外,关于科技写作风格的教学内容,还可参阅Strunk W和 White E B编著的The Elements of Style (4th Edition)[12],对应的中译本有很多,比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英语写作手册:风格的要素》[13]。

(二)  课程讲授主要内容

课程讲授内容包含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两部分,如图1所示。其中,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包括科技论文写作概述、规划文字、科技写作风格、绘图、制表、编辑公式及投稿与发表。学术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规范中的具体规定、学术不端的界定、学术不端案例剖析和国家部委与学校相关文件等。

课程教学的授课内容如下:

1)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与分析,常用文献数据库和科技写作软件的使用方法(获得知识的渠道和方法)。

2)期刊论文结构,包括背景介绍、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结果展示、数据分析、批判性对比分析、发现讨论和意义挖掘等。全文一条主线,符合逻辑,详略得当,前后呼应。

3)科技论文写作的主要原则为一致原则、前后呼应原则、整体原则。正文文字统领图表式、文献、附录,正文文字与图表式文献列表附录一致。

4)科研论文写作的风格,包括篇章结构、段落、词汇句型、语体时态和文法表达等。用解释性语言,而不是叙述性语言。写动作之前,先写原因。

5)科技论文写作的综合呈现为绘图、制表、编辑公式,图表式的编号一致且与正文文字叙述对应一致。

6)学术论文中话语分析和文献综述的技巧等。

7)国际期刊投稿,包括国际期刊选择、审稿标准、编辑和审稿意见答复等各环节。

8)学术引用规范和规避学术不端的策略。

9)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包括学术道德规范的具体规定,学术不端界定及案例剖析,国家部委和山东大学部分文件的摘录介绍。

(三)  教学计划安排

本课程自2020年秋季学期开设,作为电子信息类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包括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必修课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包括0854电子信息、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085402通信工程、085404计算机技术和085406控制工程)的选修课,在研究生一年级上半学期开设,每周一次课,共9次课,每次课2学时,计1学分,具体的教学计划安排和内容纲要见表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