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思政特色示范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张基伟 周晓敏 张松
摘 要:思政特色示范课程是新时代全面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完善课程育人机制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培养高素质新工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为例,明晰土木工程施工思政特色示范课程的总体实施目标;提出以案例教学、故事教学、项目驱动和颠倒课堂为主的教学方案,弥补现有思政特色示范课程单一化的不足;挖掘不同教学内容的思政特色结合点,扩充土木工程施工思政教学案例;以教学平台、多媒体、板书及面对面讨论等为载体,结合线上线下多种模式,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方案。通过教学效果评价发现,土木工程施工思政特色示范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土木工程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思政特色示范课程优化方案,为今后建设土木工程施工思政特色示范课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思政特色;示范课程;课程育人机制;课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6-0162-05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odel course is one of main way to enhance teachers' awareness of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curriculum education mechanism of a new era, which is significant in training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of new engineering with high quality. Taking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target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 demonstration course; the teaching scheme based on case teaching, story teaching, project driving and reverse class is proposed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of the single model curriculum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eaching contents is explored, and the teaching ca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are expanded. Based on teaching platform, multimedia, blackboard writing, face-to-face discussion, etc., combined with online and offline modes, the effective teaching organization scheme is explored. Through the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 demonstration course can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nd patriotic feelings of civil engineer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optimization plan of the demonstration cours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is propos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monstration cours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model courses; curriculum education mechanism; curriculum optimizatio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新理念,得到了全国高校的广泛响应。如何以教学大纲为依托,做好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与民族意识已经成为大学生课程改革的重点发展方向。相较于人文社科类课程,理工类课程较难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体系中[1-4]。所以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理工科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与“价值导向”有机统一,推动“课程知识传授”向“课程思政教育”的立体化育人转型,已经成为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与探索的发展方向[5-8]。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是土木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推进土木工程施工思政特色示范课程建设,对培养高素质新工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引入案例教学法、故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和颠倒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理论学习同向同行,着力培养有思想、有情怀、专业强的社会主义新工科人才。
一 总体实施目标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其涉及了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矿井建设工程和水利港口工程等领域的土木工程项目施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土木施工行业常规施工工艺知识,熟悉一般施工过程,掌握土木工程中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原理、方法,获得本专业的初步施工经验,了解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具备科学、合理地组织、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能力,培养出合格的土木工程人才。土木工程施工思政特色示范课程总体实施目标如下。
1)通过了解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新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和工程实例,进一步把握专业内涵,增强专业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大国自信心,树立为国家、社会发展作贡献的理想、信念和信心。
2)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敬畏感。作为职业工程师,在工程施工和管理中要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坚守职业道德,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及职业敬畏感,要有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到爱岗、敬业、奉献; 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炼。
3)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二 土木工程施工思政特色课程教学方案
(一) 案例教学方案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中有很多现场施工案例,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中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原理、方法,故案例教学法是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9-10]。在进行思政特色示范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学团队将我国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提炼,力争在每一章节都由工程案例引出,将爱国主义精神、人民安全至上等思政内容融入到知识点中,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达到思政特色课程教学的目的。结合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思政特色教学案例映射见表1。
(二) 故事教学方案
为了提升学生对思政特色示范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还要在课程中增加土木工程领域的名人事迹,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爱国情怀、工匠精神,通过这些励志故事内部的思政教育元素,才能够更好实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体系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的目标。本团队将故事分为建筑大师事迹和革命先烈事迹两个方面。①建筑大师事迹方面包括:我国著名结构大师杨宽麟、江欢成、容柏生等;古建筑大师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等;隧道与地下工程大师孙钧、谢定义、黄熙龄等;混凝土大师吴中伟、孙伟、聂建国等。回顾这些大师们艰苦奋斗、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先进事迹,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能够热爱土木工程行业,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②革命先烈事迹方面包括: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袭黄村火车站、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等与土木工程有关的英雄事迹。让学生能够知史爱党,学习革命先烈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大无畏精神。
(三) 项目驱动教学方案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中项目驱动教学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到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原理、方法。为了在土木工程施工思政特色示范课程中增加思政元素,本团队在砌筑与地面建筑工程建筑章节中以火神山、雷神山等方舱医院建设项目为背景,进行项目驱动教学。如图1所示,本节课程结合学习的地面建筑基本概念与方法,针对方舱医院工程背景、工程重难点、施工方案等方面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特别是在安装前准备(人员、材料、机械等)→施工放线→安装地梁→外墙板安装→窗户安装→门安装→屋面板安装→内隔墙板安装→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三区划分与封闭等施工工序中设置选择题、简答题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我国在疫情初期短时间内建设方舱医院的不易,认识到作为一名基础设施建设者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四) 颠倒课堂教学方案
在疫情阶段,大多数课时需要在线上进行,这就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改革提供了颠倒课堂的契机。颠倒课堂的核心在于先学后教,即利用视频及慕课等手段,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自学,课堂中教师通过随堂提问、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充分与学生沟通。该教学方法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中面对面思想碰撞的机会。团队通过微信、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建立了土木工程施工线上思政特色示范课程内容,包括:能够体现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伟大工程巡礼》《超级工程》等系列视频、PPT课件、疑难点视频解析等,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课堂中针对章节重难点编制相应案例或者故事,与学生进行讨论及分组辩论,引导学生提炼国家重大工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工匠精神,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三 土木工程施工思政特色课程教学组织
本团队制定教学组织方案总体思路为以融合土木工程施工思政特色为目标,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平台、多媒体、板书、面对面讨论等为载体,结合线上线下多种模式,将单纯的土木工程施工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 课前教学组织
课前教学组织主要是以小组自主学习形式进行。团队通过微信、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发布《伟大工程巡礼》《超级工程》等系列视频、PPT课件、疑难点视频解析视频。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前学习,且注意每个资料学习时长不超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