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化工专业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探讨

作者: 何坤欢 黄学仁 李家明 王伟建

OBE理念下化工专业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探讨0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创新体系建设”(2019JGA233);北部湾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钦州学院为例”(18JGB021)

第一作者简介:何坤欢(1982-),男,瑶族,广西宜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化工专业课程教学及功能材料。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19.037

摘  要:新工科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推动高校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依据新工科发展形势与要求,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开展研究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下产教融合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OBE理念结合产教融合进一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实践/实验课程体系建设、闭环质量监控与强化持续改进等方面,结合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范例,阐述OBE理念下产教融合在石油与化工专业群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实践教学改革与完善。OBE理念下产教融合实现高校转型升级,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现校企优势互补。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OBE理念;产教融合;化学工程与工艺;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9-0157-04

Abstract: New engineering helps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promotes universities to 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of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new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standards and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llaborative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under the concept of 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 This study expounds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under the OBE concept i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in the petroleum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group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course system, the closed-loop quality monitoring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xamples of applied talents. Under the OBE concept,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realiz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ets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for applied talents, and realizes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Keywords: applied talents; Outcome-based Education concept; industry-education cooper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enterprise cooperation

高等教育已转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而新工科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一步推动高校加快体制机制创新[1]。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标准达到国际实质等效[2],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3]。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4],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目标[5]。OBE理念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是实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目标的有效途径[6-7]。在OBE教育理念下,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水平有明确的目标,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目标[8];正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所期望的目标[9]。地方高校要实现这一目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应运而生;产教融合是生产和教育培训一体化,在生产实境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10],生产和教学密不可分[11]。这正是德国职业教育最大特点:在于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把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教学的目的[12]。而应用型人才培养以产教融合为途径,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  OBE理念下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  构建产教融合的教学体系

北部湾区域大力发展临港工业,随着中石油、中石化大型炼厂,以及华谊新能源、恒逸绿色化工等大型企业进驻钦州石化产业园、北海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链也逐渐发展和完善,北部湾区域的化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石化产业园需要大量具备较强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强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此,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安排骨干教师到产学研合作企业进行挂职,将课题引入合作企业中进行合作,带学生实习实践。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北部湾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化工专业的实习/实践兼职教师,参与化工专业导论课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认知企业的生产工艺。此外,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参与到实习教学大纲的修订、实习过程的指导,构建出优化的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便于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的新工科人才。

(二)  构建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构建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关键在于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坚持立足于社会需求,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构建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根据课堂教学需求适当压缩理论学时,增加实践课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引入形成性评价机制, 完善考核方式[13]。坚持“开放办学”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邀请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参与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实习。

(三)  打造产教融合型师资团队

从行业、企业等单位引进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师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通过校内职业培训和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积极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和实习兼职教师,以及安排学生到企业接受企业教师的技能培训。建立“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和职务晋级等管理体制;通过兼职与聘请相结合方式,构建“双师型”高素质教学团队;制订与完善“双师型”教学团队的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

(四)  主动对接产业链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钦州石化产业园是广西沿海重点建设的工业园区和中国西南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钦州石化产业园发展跑出“加速度”,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恒逸钦州绿色化工化纤一体化项目,桐昆钦州绿色化工化纤新材料项目落地建设,华谊钦州基地二期项目如期建成,中伟新材料一期项目持续释放产能,中伟新材料二期、格派电池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全面启动,千亿级新能源材料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主动对接石化产业链,以产教融合为背景,我校以学科和专业结构布局为依托,构建OBE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衔接满足企业需求。地方高校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引领区域产业发展,优化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科专业结构。

二  构建OBE教学理念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

(一)  践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的教学理念

OBE的教学理念以产出导向即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面向社会企业的需求。OBE教学理念的实施将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验/实践环节作为化工专业中最能体现这些工程能力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紧密围绕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工程能力要求为主线实施教学的每个环节,如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课程体系以及教学评价等,加强产教融合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OBE)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优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内容,将设计实践环节进一步融知识传授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将创新创业融入实验/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  优化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内容

基于OBE理念构建新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打破原有的实验课依附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形成以产出为导向、能力逐渐提升的“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重基础”衔接紧密课程体系(图1)。针对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相对独立性,各教学环节存在部分重复性,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不突出的缺陷,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层次以及企业的需求,对各环节或者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整合验证性的实验项目、淡化各教学阶段间的界限,按“基础-技能提高-创新设计”的层次,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推进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使各教学内容有机衔接,并依据教学目标,对标支撑各培养标准。

(三)  OBE理念的教学模式

以OBE教学理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评价和持续改进是相辅相成的,评价结果为培养目标提供参考。依据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过程与方法,如此循环确保教育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

化工类专业的实验/实践课由教师制定方案、准备教学条件、监督学生进行实验/实践、回收实验/实践报告、批改评分完成教师部分,学生则根据教学方案完成实习报告、进行实验/实践、完成实验/实践报告。该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有限,创新性思维的开发空间有限,未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结合“微课”和“翻转课堂”等灵活表现形式,构建以“产出导向”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重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具有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基于此,教师完全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拟定教学方案,学生根据产品设置实验,参与实验/实践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从模仿型向创新型转变。

(四)  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