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知识图谱驱动的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精细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 潘炜
摘 要:对新时期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进行系统思考,将知识图谱与精细管理理论相结合,探索提升教师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代化和精细化水平的新模式,为加强高校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对策与建议,推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党建;知识图谱;党员教育;精细管理;高校教工党支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4-0013-05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thinking on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Party members in the Party branch of university teaching staff in the new era, combines the knowledge graph with the theory of fine management, explores a new model to improve the modernization and refinement of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Party members in teachers, and provid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Party members in universities and promoting them to better play the vanguard and exemplary role. We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staff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a deeper level.
Keywords: Party building; knowledge graph; education of party members; refined management; university teacher Party branch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长期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我们党统一思想意志、加强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途径[1]。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再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教育管理,着力加强各项工作,引领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为改革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事实证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始终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才能让党的肌体拥有更多活力细胞,才能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真正落实到党员队伍之中[2-3]。
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是高校党建的重要一环。高校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教工党支部是我们党与师生保持紧密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有关党建研究学者对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机制、模式、方法以及具体举措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与实证分析[2,4-5]。通过现有相关研究现状分析发现,现阶段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研究较多是围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开展研究与实践,教工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工作方式创新不够、支部内的党员教育培训效果缺乏有效评价、教工支部党员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不足、教工支部内生活力未有效激发等问题,亟需采取措施予以解决[5-7]。
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形势下,如何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切实提高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是摆在党组织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6]。知识图谱理论是展示知识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高效融合的现代理论。
将知识图谱与精细管理理论相结合,深入组织开展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高教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代化和精细化水平,推进其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探索知识图谱驱动的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新思路、新途径,对于基层党组织坚持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增强制度刚性、使教工党员教育管理更加有力度、促进教工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 文献计量视角下的高校教工党支部教育管理知识图谱分析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年来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分析,明晰高校教工党员教育管理研究工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得出党建与党员教育管理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
以“SU=党建*党员*教育*(教工+教职工+职工)”为检索式,时间跨度为“2013—2023年”,在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中进行主题检索,共检索出文献238篇,其中2023年还未有文章刊出。2013—2022年十年间,每年文章发表数量分别为11篇、26篇、15篇、26篇、19篇、29篇、37篇、26篇、29篇、20篇。学术界对该领域研究保持相对稳定的研究热度。研究机构分布较为零散,总体以大学和高职院校作为核心研究力量,基金支持力度较为薄弱。
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绘制工具对238篇论文开展主题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组论文研究热点聚焦在教工党支部(28次)、党建工作(21次)、党组织(20次)、教工党员(18次)、基层党组织(17次)、先锋模范作用(12次)、党支部(11次)、战斗堡垒作用(11次)、党支部书记(8次)、高校党建工作(8次)、组织生活(8次)和高校党建(7次)等关键词。
通过关键词共现矩阵图可以发现,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党组织、教工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等研究主题与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书记等研究内容高度交叉。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可准确把握该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动态,进而设计精细管理模式。
进一步地,充分用于知识图谱的知识体系化组织和语义表达能力,可以建立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的多维度教育学习知识体系,内容涵盖以下几方面。
政治理论知识图谱:高校教工党员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加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和党性修养,需要党员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组织管理知识图谱: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需要掌握党建制度、条例、规范和重要论述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党员组织管理、党务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经验的学习和总结,提高党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党员教育知识图谱: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需要了解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特点的学员的心理特点,掌握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注重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学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党史和治国理政知识图谱: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需要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和光辉传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党员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道路。
数字化党建知识图谱: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需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微课堂、互动教学等,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加强与党员的沟通和互动,建立高效的教育管理平台。
二 基于党建知识图谱的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精细管理模式构建
利用机理分析法开展知识图谱驱动的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内在机理的分析,梳理出会影响党员教育管理成效的关键环节和原因,以便在精细管理中作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如图2所示。从人、物、环境和管理等要素出发,构建党员教育管理的知识图谱。高校教工党员教育管理是在人的要素(教师、学生、党员模范等)、物的要素(党务与业务工作中的非人对象)、环境要素(政治、教育等宏观环境与学习情境)和管理要素(党建制度、条例、规范、重要论述等)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当某一具体的教育管理事项发生时,在一定的时间维度上,会出现空间上的管理幅度扩展和程度上的增强,进而带动管理模式的功能机理、工作机理和运行机理进一步演化。功能机理则对教育管理过程的规律性职能进行刻画;工作机理则说明教育管理各环节的前后逻辑关系;而运行机理则在工作机理基础上,考虑实际存在的约束(如必须遵照的条例、组织方式等),给出知识图谱驱动的管理过程规律性表达。
图2 知识图谱驱动的教工党员教育管理机理分析
(一) 党建知识图谱强化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党员教育管理功能
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功能机理,通过各项工作措施,全面提升高校党员队伍的素质,进一步巩固党的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事业和国家建设。一是以党建理论学习知识图谱为驱动,促进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通过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党史和先进典型等内容,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国为民服务的意识和担当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二是以党建政策法规知识图谱为驱动,培养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通过党的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形式,加强党员对党的纪律性的认识,自觉遵守党的章程和规定,提高组织观念和纪律性。三是以党建工作业务知识图谱为驱动,提高党员业务素质。通过聚焦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业务领域,开展业务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提高党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四是以党建组织知识图谱为驱动,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组织管理、推进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等措施,促进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健康有序发展,保证党的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 精细治理覆盖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党员教育管理全过程
教工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基点,是推动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实现全方位的党员教育精细化管理,可以筑强堡垒,有效推动支部建设全面过硬。一是根据“精、准、细、严”原则,制定党员教育管理计划,涵盖教育管理的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等。通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历史记录、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来确定,明确教育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创新教育管理的方式和方法,综合运用培训、讲座、辅导、研讨和调研等方式来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三是制定详细规范的教育管理的实施方案,细化编排和落实教育管理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实施步骤、人员配备和资源保障等。在制定好实施方案后,按照计划和方案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实施。四是监督和评估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建立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优化机制,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反思和改进,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长期稳定和有效性。
(三) 智慧党建提升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教育的管理实效
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赋能,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可以更加规范、智能和高效地实现,党建知识和信息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传播,提高党员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一是充分利用数字化和“智慧云端”技术手段,实现对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建业务的规范化、智能化和科学化管理。对“三会一课”、学习培训、发展党员等党建业务进行梳理,制定清晰的数字化业务流程,实现对党建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将党建工作的制度、规范等内容数字化,建立党建工作制度的智库指引,实现对党建知识的智能化管理和传播。二是依托数字化党建平台,为党支部和党员建立多维度数字画像,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智能化提醒和辅导,促进党建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面向党建重点工作落实,通过分步骤、分环节的任务分发和指导,实现对党建任务的科学化管理和落实,提高教工党支部党建任务完成效率。在基层党支部层面建立党员参与重点工作任务的评议措施,定期对党员参加重点工作任务情况开展评议,增强党员对重点工作的参与度和责任感。评议结果记录到支部党员个人发展台账中,为评选先进、选树典型等提供科学参考。以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载体,建立每位党员的成长轨迹图,形成党员组织生活的图文记录,丰富党员个人党性学习与锻炼信息,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意识和争做先进的荣誉感。三是明确以党建工作目标和业务目标为导向,以党建知识图谱为驱动,构建党建与业务关联模型和融合成效评价机制,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将支部党建任务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及社会服务等关键业务进行关联,将重大议题和决议与党员进行关联,形成矩阵式融合组织机制。对支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数据资源进行收集、关联分析,依据时间、等级、任务内容、关联度、重要度和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为关键业务落实情况和党员工作表现的科学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