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学营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探索

作者: 张财志 蔡浪 雷钢 李函锦 李佳承 周斌 郑州

高校科学营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探索0

摘  要: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双碳”背景下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人才匮乏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吸引青少年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并提高报考意向,对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人才储备体系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针对此现状,该文以吸引高中生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并提高报考意向为目标导向,合理利用地域优势及周边资源设计以新能源汽车为主题的科学营活动方案,提供新能源汽车大中学合作育人的新方法,探索新能源汽车后备人才培养新思路。活动成效分析表明,通过参加新能源汽车科学营活动可有效激发青少年对新能源汽车学习和科研兴趣,增长青少年新能源汽车领域专业知识,提升青少年新能源汽车专业报考意向和职业意愿。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高校科学营;青少年;人才培养;校企联合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5-0156-05

Abstract: New energy vehicles are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arbon neutral", but China's new energy vehicles industry is facing the severe challenge of lack of talents. In this context, attracting youth's interest in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improving their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intention is crucial to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talent reserve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s industry.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attract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intention. We rationally use of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surrounding resources to design the special activity plan of "New Energy Vehicle Science Camp", which provides new methods for cooperation and educa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middle schools and explore new idea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 reserve talents. The analysis of the activity shows that participating in the new energy vehicle science camp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interest of youth in learning and researching new energy vehicles, which can increase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enhance their intention and career willingnes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Keywords: new energy vehicles; university science camp; youth; talent training; coalition of college and enterprise

“双碳”时代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1]。但是,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与人才供给严重失衡,面临着人才匮乏的严峻挑战。为缓解此问题,加快实现新能源汽车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需要以人才为内生动力。青少年作为我国科技人才的重要来源,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结合当下新能源汽车时代发展现状,满足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人才需求,创新教育方法和培养路径,尤其是要培养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鼓励他们争做创新型人才,使他们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从而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动我国经济及绿色产业的进步。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好奇心最为强烈的时期,是人脑高度活跃的黄金时期。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与其后续选择科学技术作为专业和职业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2-3]。因此,如何充分把握青少年这一时期的身心特点,开展青少年新能源汽车科技人才的早期培养活动以提升青少年对新能源汽车的科学兴趣,进而吸引更多优秀青少年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并在未来选择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各界值得关注并积极探索的问题。已有科学兴趣培养相关研究认为[4],相对于正式的学校教育,非正式的校外经历或校外教育(如博物馆、科学中心、水族馆等)更有利于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培养。2012年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起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旨在发挥高校的科学教育优势,实现教育科普资源共享,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其的创立与发展,填补了我国大中学教育衔接的空白,为科技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路径[5]。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人才匮乏的背景下,吸引青少年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并提高报考意向,对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人才储备体系继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高校科学营活动方案设计与成效分析为案例,以吸引高中生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并提高报考意向为目标导向,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业为标准,以时代发展为动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研联合实施科技教育,全方位促进学生能力提升,探索新能源汽车行业大中学合作育人的新方法,构筑符合时代背景的新能源汽车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体系。

一  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现状

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主要采用边研发、边推广的发展形式,我国现有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总量储备不足。在“双碳”政策引领下,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年度产销量、续航里程、安全性能、市场推广和能量存储等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进步[6],但目前汽车产业正迅速发展为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为特征的新业态[7],对于具有新知识、新视野的人才需求会进一步扩大,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招聘及人才培养与传统汽车行业的方法和渠道几近相同,高层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短缺现象凸显[8],现有技术人才储量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行业,在人才吸引、人才培养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缺乏与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现状的有效衔接方法。特别地,由于中学教育与大学专业教育之间存在衔接断层问题[9],青少年对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了解存在单一性、传统性,且普遍对新能源汽车领域较为陌生。根据已有调查结果[10],大部分高中生更倾向于自己所了解专业进行报考,对于自己不喜欢、不了解的专业存在理性考虑。但由于生涯自我认知、环境认知及能力的不足,很少有高中生在填报专业志愿前能够综合考虑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职业环境。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高中生在专业选择时的盲目性,进而影响中学阶段一批有潜质学生的兴趣激活、志向明晰及生涯发展引领,延长了人才培养周期,制约了高水平人才供给[11]。因此,推动大中学合作育人,加强青少年在中学阶段对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了解和兴趣导向对吸引青少年报考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构建新能源汽车青年人才培养体系意义重大。

二  新能源汽车主题科学营探索

为发挥学科优势,助力新能源汽车科研育人和后备人才培养,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联合重庆市科协、重庆市教委拟开展202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重庆大学分营线下活动。本次活动设计了以高中生营员的新能源汽车为主题的科学营特色活动,见表1。活动方案设计充分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青年人才的需求与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活动紧扣新能源汽车青年人才兴趣提升的主题,结合学科优势与区域优势构建了以教师引导、校企联合、学生分享和活动实践四种活动方式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

(一)  教师引导

科学营营员由中学科技辅导员带队,专门负责营员的生活、学习管理与服务。在科学营活动中,科技辅导员先于学生了解此次科学营涉及的专业知识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以便帮助学生克服理论知识欠缺所带来的问题。做到理论先行,这是后续科技教育实施的基础。此外,科技辅导员积极与专家教授沟通,了解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培养需求,在后续学生培养中实践。本次科学营活动邀请学院多位教授、长安汽车和招商局检测专家学者,引导学生了解学院概况与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成果,开展智能制造人才需求与培养讲座,通过汽车结构与行驶原理、新能源汽车参观和关键技术介绍,带领学生认知和了解新能源汽车,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开发和学习兴趣。

(二)  校企联合

目前我国青少年科技素养的提升主要通过学校和社会两个层面展开,其中学校是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的主阵地,但学校层面更集中于学科教学,与社会、生活、自然明显脱节[12]。相对学校,企业、科普基地等社会资源与高校之间的有效合作能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走向,在发挥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的潜力很大,但还有待进一步挖掘。重庆已经形成长安汽车为龙头、十多家整车企业为骨干、近千家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1+10+1000”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有较好基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此次以新能源汽车为主题的科学营活动充分结合地域优势,通过高等院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科研机构研究员在科学营中合作开展教学和研究,加强高校与汽车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的横向联合,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合作的长效机制。本次活动邀请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前沿技术研发部门开展长安汽车历史及汽车前沿技术研发讲座,邀请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开展汽车碰撞安全测试讲解与答疑,充分调动、发挥高中生对新能源汽车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领学生认识到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及新能源汽车企业现状。

(三)  学生分享

鉴于严峻的升学压力,政府和学校对中学生大学准备体系的支持系统不够完备,大部分中学校未构建系统且完善的大学准备体系,导致中学生对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了解不足,生涯职业规划缺乏系统完整的考虑。本次活动邀请车辆工程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开展学业历程分享座谈会,以学长学姐的亲身经历向营员传授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专业学习经验,分享本科与读研期间的学习与科研日常,面对面答疑解惑,使营员全方面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专业,提升营员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专业的兴趣和报考意向。

(四)  动手实践

体验式教育活动因其有趣有效的特点正在广泛地被科普工作者所采用,多元化的活动形式让受众耳目一新,从而提供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能让受众沉浸式地获取知识,从而提升活动效果[13]。传统工科人才的培养过分强调了专业的学科系统性,人才的培养重理论、重基础,而轻实践、轻工程,且对于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融合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足。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人才专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新时代工程人才不仅要求具备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更强调其实践操作能力的养成与应用,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有机统一,从而实现其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次活动通过机器人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仿真分析等具体实验项目案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