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江雨课堂的矿床学课程教学实践

作者: 王敏芳 王益鹏 吕新彪 孙华山

基于长江雨课堂的矿床学课程教学实践 0

摘  要:长江雨课堂作为一种线上教学工具,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好评。雨课堂是基于 PowerPoint 运行的智慧教学方案,可以通过三步式“课前—课中—课后”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全方位服务。该文立足矿床学课程教学实践,主要探讨长江雨课堂为传统线下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雨课堂的三步式方案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长江雨课堂;矿床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效果;三步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30-0057-04

Abstract: As an online teaching tool, "Rain Classroom"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praise in China. "Rain Classroom" is a smart teaching solution based on PowerPoint, which can provide comprehensive services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rough a three-step processes, i.e., "pre class, in class and after class".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ourse "Ore Deposit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tool "Rain Classroom" on traditional offlin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three-step plan of the using of "Rain Classroo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may create an efficient class.

Keywords: Rain Classroom; Ore Deposits; blended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ree-step plan

基金项目:湖北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固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414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国外超大型矿床’本科实习课程设立研究”(2016A0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教改基金项目(本科教学工程)“虚实结合的典型矿床岩芯库建设与实践教学设计”(2019G38)

第一作者简介:王敏芳(1980-),女,汉族,江苏泰州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矿床学相关的研究和教学。

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这些文件都凸显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1]。近些年,高等学校也出现了在课堂上学生玩手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将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改变学习方式,改变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利用新科技全神贯注投入到课堂中来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长江雨课堂作为在疫情期间兴起的一种线上教育教学工具,具有强大的功能体系,能够将PPT、MOOC、手机微信融为一体,能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多元化的服务[2-3]。长江雨课堂不仅仅是线上教育教学的主流工具,同时也是线下教学的智慧辅助工具。本文将结合线下国家级一流本科教学课程——矿床学A为实例,进一步探讨长江雨课堂对线下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探讨矿床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

一  长江雨课堂简介

长江雨课堂系原“雨课堂”的分中心,是由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解决方案,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快捷免费地为所有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4-5]。该平台将教学工具巧妙融入PowerPoint与微信客户端,为老师和学生都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如灵活的课前学习、快捷的课上测验、创新的师生互动、完善的作业题型和全景的数据驱动等,通过三步式“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过程,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为中心,以高质量教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往日沉闷的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趣味性强的互动课堂,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推动混合式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  矿床学的教学实践

矿床学A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其主要研究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形成原因、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该课程于2020年获批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该课程特点鲜明,主要有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和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等[7]。因此,对于任课教师来说,若只是一味地采用传统独角戏般的授课方式,学生可能会出现“食之乏味弃之可惜”的感觉,无法提高课程兴趣,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传统的线下教学方法无法完全保障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而长江雨课堂作为一种线上教学的主流工具,因其具有较强的易用性和互动性,可将其作为传统线下教育教学的一种智慧辅助教学工具,加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让任课教师也深入了解各个同学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资源能源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下面主要从三步式“课前—课中—课后”,来探讨长江雨课堂在矿床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及教学效果。

(一)  课前

长江雨课堂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课前学习服务,教师在上课之前将预习PPT和思考题等预习资料提前上传至平台,在教师端进行推送,那么学生便可在平台上随时随地地开展课前学习,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即将要讲解的内容有大致了解,带着问题去上课。同时对于没有及时参与预习学习的同学,长江雨课堂会及时提醒其进行预习。而所有的预习情况,在课前10分钟左右,系统会推送至教师端,让教师及时掌握全班的预习情况。

此外,长江雨课堂对教师的课前点名签到工作有很大帮助,通过二维码签到的方式,学生直接扫描二维码,完成签到,进入课程学习,任课教师可以在后台清晰地了解到本堂课学生的到课情况,为学生最后的课程成绩提供可靠指标[8](图1)。

(二)  课中

长江雨课堂在教师上课时的辅助作用可谓十分强大。

首先,教师在上课前将PPT提前上传至长江雨课堂,学生可在课堂上随时查看已经讲解的内容,并且每一页PPT还有“不懂”和“收藏”选项,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掌握的内容可以点击不懂,系统会及时将学生理解的知识点反馈给老师,老师会根据系统反馈及时调整讲解重点以及课程节奏。学生对于PPT里面的重点内容或自己没有记录下来的笔记可以点击收藏按钮,便于后面进行复习和知识点整理,长江雨课堂这一功能为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供了一种便捷方式,同时也为学生及时查漏补缺提供了一种便捷通道(图2)。

其次,长江雨课堂还具备弹幕功能,当开启这一功能后,学生在上课时可以发弹幕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创新了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形式。在矿床学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在课堂上和老师互动的学生往往局限在少数同学,而其他学生其实也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可能由于自身性格原因或者不善于表达而不敢与老师进行互动,那么长江雨课堂这一创新性的功能,特别是“匿名弹幕”,也极大提升了广大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让每个人都能发言,都敢发言。

最后,长江雨课堂还为老师提供了随堂检测功能,其包含的题型也是多元化,可以进行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主观题的检测,那么对于矿床学教学而言,老师可以在上课前对学生上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检验,帮助学生及时复习上一堂课的重点内容,也可以在PPT中穿插知识点小测验,老师可以借助这个功能随机点名,并且老师可以将学生作答情况展示在多功能展板上,和学生一起进行点评(图3)。通过实践发现,在课堂上老师进行点名提问,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专注程度,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不但解决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让学生手中的手机变成抬头利器,而且将学生与课堂进行深度融合,提升了课堂质量,最后,老师可根据检测情况对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答疑解惑。

(三)  课后

课后,对于学生,可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在长江雨课堂的微信公众号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完善,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讨论区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对于老师,长江雨课堂可提供全景式教学数据分析,老师通过后台可以了解到学生预习情况、学生签到情况、学生答题情况和学习课后复习情况,并且长江雨课堂为老师提供的数据具有全面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让老师对整个教学情况有更好的把控,同时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了解,也方便老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让老师对于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情况的每一步都可见。

三  长江雨课堂对线下教学辅助作用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长江雨课堂在矿床学线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长江雨课堂为传统线下教育教学带来了积极影响,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互动教学模式,同时通过这次实践,也反映出长江雨课堂应用于传统线下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长江雨课堂对传统线下教学的促进作用

1  使学生学习更便捷,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将课件上传至长江雨课堂后,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同时长江雨课堂将手机微信和PPT深度融合,让学生手中的手机变成抬头利器,通过长江雨课堂的随堂检测功能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得学生在上课期间能够更好地专注于课堂,长江雨课堂的这些功能应用于线下教学中将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  使教师教学更精准,创新了教育教学模式

长江雨课堂为教师提供了全景式的数据分析[9],包括课前预习情况、学生签到情况、随堂检测情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这些数据足以量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描绘出学生的学习轨迹,能够让教师及时、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10],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  长江雨课堂应用于传统线下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  开启定位签到模式,保证学生现场签到率

从目前情况来看,长江雨课堂的二维码签到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在统计学生到课率时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但部分学生存在人不在现场,让同学将二维码发给他直接进行签到的现象,所以长江雨课堂可以在后面程序更新时设定为签到时必须开启手机定位功能,让教师获取最真实的到课率。

2  增加对学生手机后台的监控,深度了解学生是否用手机在真学习

长江雨课堂与传统线下教学的融合,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手中的手机变成抬头利器,但也存在着部分学生假装通过手机在学习,而实际上在通过手机做其他事情,所以建议雨课堂在程序中添加一个后台监控的功能,如该名同学在3分钟之内没有返回雨课堂进行听课,则程序会提醒该名同学返回课堂。如该名同学没有理会提醒,那么该名同学的名字会在教师端出现,老师就可以提醒该同学进入雨课堂学习。

3  每页PPT系统要求观看时间不合理

根据大量的问卷调研发现,长江雨课堂关于学生复习PPT内容时,对PPT每页查看时间存在不合理现象,应该给教师权限设定一个总的观看时长要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