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工智能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探索

作者: 崔笑宇 何璇 滕月阳 何强 赵越

摘  要:随着医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医学人工智能课程已成为新时代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目标在于培育既精通医学知识又掌握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该文首先探讨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人工智能课程的背景与重要意义,回顾并分析我国当前在医学人工智能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方面的教育研究现状。随后,通过深入剖析多个典型思政案例,该文详细阐述思政方法在医学人工智能课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涵盖价值观引导、批判性思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强化、民族自豪感提升、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的深化以及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六个核心方面。最后,该文提出医学人工智能课程中思政方法的探索方向建议,包括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关注学生反馈与评价、提升教师素养以及建立全面评价体系等。这些建议旨在为医学人工智能课程的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以期更有效地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培养出一批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医学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

关键词:医学人工智能;思政教育;融合实践;价值观引导;团队意识强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34-0057-05

Abstract: With the profound integration of medicin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echnologies, medical AI courses have emerged a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iming to nurture composite talents who are proficient in both medical knowledge and advanced AI technologies. This paper first delves into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PE) into medical AI courses,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China regarding the fusion of medical AI courses and IPE. Subsequently,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multiple typical IPE cases,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IPE methods in medical AI courses, encompassing six core aspects: value orientation guidance, critical thinking cultivation, teamwork collaboration enhancement, national pride promo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humanistic care deepening, as well as innovative spirit and entrepreneurship fostering. 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exploring directions in IPE methods within medical AI courses, including deeply mi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within the curriculum, adopt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ologies, emphasizing practical components, paying attention to student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enhancing teacher competencies, and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These suggestions aim to provide practical guidance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reform of IPE in medical AI courses,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more effectively achieving the objectives of IPE and cultivating a cadre of outstanding medical AI professionals who possess not only 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noble moral sentiments.

Keywords: med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ed practice; value orientation guidance; teamwork cooperation enhancement

医学人工智能课程作为新时代医学教育的重要支柱,致力于培养具备医学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一课程的设立,不仅回应了当下医学领域对技术创新和人才需求的呼唤,更体现了高等教育对于未来医疗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如医学影像分析、疾病预测、智能诊断等,医学人工智能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技术知识的传授并非此课程的唯一目标。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样重要。医学人工智能课程的授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还需具备高尚的医德和坚定的职业操守,以确保在传授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这就要求我们在医学人工智能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对科技伦理的认识[2]。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人工智能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以及科技伦理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它有助于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社会。另一方面,这种融合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医学问题时,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3]。医学人工智能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培养新时代医学领域人工智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这种融合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更能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医疗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一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现代医学教育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人工智能课程已成为培养未来医学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聚焦于如何在专业课程,特别是医学人工智能课程中,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不仅注重传授医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专业知识,更强调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以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精神。这一融合体现了医学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深刻内涵。

在医学人工智能课程中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思政元素,是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教师需要关注医学伦理、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在课程内容中的体现,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元素与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的关系。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数据分析[5]、教学设计[6]等手段,精准把握学生的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医学人工智能课程思政教育需要不断创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分析、算法推荐等技术手段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操菊华等[7]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政“金课”建设中的应用,提出利用多模态分析、算法推荐等技术手段,提升教学的互动性和时效性。罗声平等[8]通过“CDIO+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展示了项目驱动和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手段,设计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虚拟现实模拟、项目驱动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构建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机制,对于确保医学人工智能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吴晓刚[9]探究了人工智能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法,强调了评价机制在确保教学效果中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实现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化。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然而,医学人工智能课程思政教育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何确保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的精准对应和有效融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10]。此外,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提升教学效果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未来的研究和实践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以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需求。

二  思政方法在医学人工智能课程中的应用思路

(一)  价值观引导

在医学人工智能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医学人工智能不仅关乎技术进步,更涉及到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因此,将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至关重要。通过具体案例,向学生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并强调医疗伦理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辅助诊断系统时,可以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到误诊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学人工智能从业者,必须时刻关注患者权益,严守职业道德规范[11]。反面案例也是有效的教学工具。通过剖析违背伦理规范的事件,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科技伦理的重要性。这些案例可以包括数据泄露、滥用患者信息等,让学生明白不遵守伦理规范不仅损害患者利益,还可能对整个行业造成不良影响。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模拟实际场景中亲身体验和感受伦理决策的重要性。通过这些互动式学习方法,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医疗伦理问题,并培养起自觉遵守伦理规范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医德医风,将传统医德与现代医学人工智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这种跨时代的文化传承,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能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道德支撑[12]。

(二)  批判性思维培养

在医学人工智能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的案例,引导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剖析。这些案例应涵盖不同观点和立场,以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问题的多个方面。例如,可以选择涉及患者隐私、数据安全、医疗责任等热点问题的案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展开讨论。通过深入分析和讨论这些案例,学生可以逐渐学会如何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形成全面的认识。这种批判性思维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为他们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提供宝贵的思维工具。当学生面对复杂的医疗情境时,他们将能够运用所学的批判性思维方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决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寻找和分享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也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伦理和法律问题。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伦理和法律挑战。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技术应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