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毕业要求、培养目标达成度探索
作者: 龚书娟 张长青 刘浩 李辉 赵丹 殷春英
摘 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环节,是持续改进培养目标的前提。围绕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进行课程、毕业要求、培养目标达成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探索。以产出为导向,以成果为目标,深挖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加强课程达成的内涵建设。课程达成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毕业要求的达成是培养目标达成的基础,培养目标的达成又是改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反馈机制。课程、毕业要求、培养目标达成度的探索对提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课程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度;培养目标达成度;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35-0094-04
Abstract: Graduation requirement achievement evaluation is the core link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nd the prerequisite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evaluation cont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the achievement of course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alent cultiv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Guided by output and aiming for results,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ing objective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courses is deeply explored, and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course achievement is strengthened. Course achievement ensures the achievement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The achievement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is the foundation for achieving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achievement of training objectives is an effective feedback mechanism for improving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The exploration of achievement about curriculum,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the ability to solve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course achievement rate; degree of achievement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achievement of cultivation objective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倡导“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在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中,以三大理念为基础不断构建和完善毕业要求体系。毕业要求,即学生成果或学习成果,是指学生在该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行为,用来描述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的表现。定义明确的毕业要求有助于任课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预期,达成统一认识,确保整个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一个为实现学生预期成果的有机整体[1-7]。然而,国内现行的毕业要求认证实践体系,缺乏有效衡量和评价学生成果是否达成的机制,需要从内生逻辑方面进一步理解和重构。工程教育认证呈现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的从上到下的设计关系和“课程—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的从下到上的支撑关系[8-10],现根据以上的逻辑关系以衡水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对课程、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如何达成进行探讨。
一 工程教育认证“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之间的逻辑分析——以衡水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
(一)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的从上到下的设计关系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机械、电子、控制和计算机应用等多元结构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机械电子类专业实践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才兼备,具有较强适应性和竞争力,具备一定发展潜质,毕业后能从事机电系统及产品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 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见表1。
3 毕业要求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共有12条毕业要求,每条毕业要求又分成若干个毕业要求指标点,据此绘制了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关系矩阵。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课程支撑毕业要求关系矩阵见表2。
(二) 根据“课程—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的从下到上的支撑关系,解析达成度的计算——以2023—2024(1)学期机械原理课程达成度为例
1 课程达成度
定性分析:结合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仅作为课程达成度分析的参考)。
定量计算:课程总分为100分,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作业占10%、实验占30%、测验10%),学生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0.5+平时成绩×0.5,求出所有学生平均分为71.6分,课程达成度=所有学生平均分/100=0.716。并以此作为该课程的达成度(课程达成度计算表格如图1所示)。
2 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度计算
依据表2,该课程对指标点1.2达成的权重为0.8,则机械原理课程对毕业要求1.2指标点达成度=课程达成度×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度=0.716×0.8=0.573。
3 每个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计算
依据表2,每个指标点有若干门课程支撑,以毕业要求指标点1.2为例,取所有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2的核心课程的达成度的最大值作为该指标点最终的达成度。
4 12条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计算
依据上文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度计算,以每个指标点的达成度最小值作为该条毕业要求的达成度。
5 整个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计算
定性分析: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作为整个毕业要求达成度参考)。
定量计算:取每一条毕业要求达成度的最小值作为整个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应大于0.6×0.8=0.48)。
6 培养目标达成度计算
根据毕业要求达成度,结合培养学生在入职五年左右能达成的培养目标调研情况,计算培养目标达成度。计算培养目标达成度=学生在入职五年左右能达成的培养目标调研平均分(应大于0.6)。
二 课程、毕业要求、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总体实施方案
(一) 课程达成度评价
1 评价内容
由任课老师完成课程质量评价,毕业要求评价组根据课程达成度评价结果形成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报告。
2 课程评价方式
根据表2计算该课程对所有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度,计算过程如下:例如,某门课程A对指标点3.1达成的权重为M=0.5,学生最终成绩为卷面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课程试卷总分为100分,则课程达成度=(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平均分×0.5+平时成绩平均分×0.5)/100。则课程A对毕业要求3.1指标点达成度的评价值=课程达成度×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度M,将以上的计算结果填入课程达成度计算表格(同图1)。
(二)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1 评价内容
系(专业)组织任课教师和相关人员集体讨论,对学生各项毕业要求进行分析,分别分解成多个可衡量的指标点,确定支撑各指标点的具体教学环节(课程及实践)。根据每门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指标点的相关程度设置其目标值,每个指标点下各教学环节的目标值之和为1。
2 评价方式
①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②依据表2,每条毕业要求的每个指标点有若干门课程支撑,取所有支撑该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核心课程达成度的最大值作为该指标点的达成度。③根据每学期核心课程达成度,按照表2计算每条毕业要求各指标点的达成度,再以每个毕业要求各指标点的达成度最小值作为该条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每四年为一个周期。④以12条毕业要求中每条的达成度最小值作为整个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应大于0.6×0.8=0.48)。⑤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定性分析,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⑥毕业要求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分析。⑦定性评价方法:采取应届毕业生调查评价法,将12条毕业要求按照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进行评价。
(三) 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
1 评价内容
通过对毕业5年本专业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跟踪调查或组织返校校友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状况、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及素质的培养状况对工作岗位要求的满足程度,培养目标是否已达成。征求本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生管理和能力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评价毕业生主流职业发展情况及与本专业培养目标预期的吻合程度。
2 评价方法
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调查分析。培养目标合理性情况调查主要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座谈的主题和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基本理论知识、工程实践知识、工程实践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沟通协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等方面。
按照以上的内容,对衡水学院毕业生工作表现的达成程度,分四档设置:非常好、好、一般、差。形成培养目标达成情况问卷调查表。
(四) 评价结果分析、反馈及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