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条件下应用型高校工程管理专业2+X学制课程规划研究

作者: 冯斌

学分制条件下应用型高校工程管理专业2+X学制课程规划研究0

摘  要:目前正在我国高校全面推广的学分制改革允许学生修够学分提前毕业,但拟提前毕业学生如何在各阶段合理提前选择应修课程往往缺乏指导。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学分制条件下2+X学年课程规划进行研究,探索弹性学制条件下学生提前毕业可行性,提出提前毕业课程规划中出现的问题,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课程规划及教学管理制度方面建议,为其他专业分析提前毕业学生的课程规划提供思路。

关键词:学分制;弹性学制;2+X学制;工程管理;课程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02-0076-0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redit system reform which is widely spread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lows students to take enough credits in advance of graduation, but there is often no guidance for students to choose the courses reasonably in advance in each stage. By studying the curriculum planning of 2+X academic year under the credit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of students' early gradu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lexible education system,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planning of early graduation, and gives suggestions on the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hich provides ideas for other majors to analyze the curriculum planning of early graduation students.

Keywords: the credit system;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the 2+X educational system;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urriculum planning

学分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各种类型人才,所以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1]。学分制以弹性学制下的学生选课制为基本特征,所以普通本科4年制专业一般允许学生修读期限为3~8年。在4年制基础上,对于拟提前毕业的学生,合理规划各学期课程尤其是选择提前修习的课程是比较困难的,急需对准备提前毕业的学生加强选课指导。制定2+X年学制的课程学习路线图是指导拟提前毕业学生合理选课的有力指导,其中X考虑准备提前毕业的整学期安排,X可为1或1.5学年。在此背景下,以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规划为例,探讨拟提前毕业学生2+X学年课程规划中的问题。

一、工程管理专业4年基本学制课程规划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而产生的专业学科。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建筑管理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工程、房地产经营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等专业整合并更名为工程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二级学科,所以该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由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建筑与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高素质高级应用型人才。

内蒙古工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学制为3~8年,要求学生必须修满规定学分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所有实践性教学环节,成绩合格,至少获得总学分210学分,且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方可毕业;达到《内蒙古工业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实施办法》规定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按照学校统一规划布置的顶层设计方法,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15个知识体系构成。每个知识体系由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组成,知识单元又分为核心知识单元(必修)和一般知识单元(选修),修订后的知识体系符合2014版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要求。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4年基本学制的课程学习规划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是较为可行合适的[2]。但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提前修习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提前毕业,想要合理规划各学期课程尤其是提前修习的课程是比较困难的,容易出现盲目选课凑学分的情况[3]。所以对于这部分准备提前毕业的学生,提供给他们一个科学合理的提前毕业专业培养计划,加强选课指导是至关重要的[4]。

二、工程管理专业2+X学制课程规划

为了解决工程管理专业拟提前毕业学生的选课问题,制定出工程管理专业2+1.5年学制和2+1年学制的课程学习路线图,为准备提前毕业的学生提供选课指导,其中需要遵守的原则如下:(1)学生修习课程先后关系不能破坏,保证修习后续课程时,先修课程先修习完成。(2)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应该在所有理论课程教学和单一目的实践教学完成后进行。(3)在专业教师师资紧张的情况下,尽量不增加额外教学工作量。(4)各学期学习强度不超出学生承受能力范围且尽量均衡,考虑学生完成可能性。

(一)2+1.5年学制课程规划

2+1.5年学制的基本思路是,学生在前2学年按照4年基本学制课程安排学习后,若感觉学有余力希望提前毕业,则在后续的1.5学年中,修完原定于2学年中修完的课程,提前1学期(即0.5学年)毕业。所以,该种2+1.5年学制课程规划应该是,前2学年课程与4年基本学制课程安排相同,把后2学年的课程压缩在1.5学年完成。

1. 2+1.5年学制具体教学环节调整规划

在实际进行后1.5学年课程规划中,由于专业教师师资紧张,现今不可能做到为个别同学单独开班,所以在课程规划时,首先考虑安排少数预备提前毕业的同学插入正常高年级班级上课[5]。这样,在2+1.5年学制课程规划中,就只能考虑是否能将提前毕业的同学原定第七学期课程开设的课程提前至第五学期进行,原定第八学期课程开设的课程提前至第六学期进行。据此,在考虑先后修课程的合理次序不被破坏前提下,在2+1.5年学制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规划时,可以考虑将原定第七学期课程开设的建筑设备B、建筑电气两门课程提前至第五学期进行,原定第八学期课程开设的科研训练实践教学环节提前至第六学期进行。其次,考虑到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在所有理论课程教学和单一目的实践教学后进行,所以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这两个原定于第八学期开设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只能提前至第七学期进行。这样调整后,第五学期周学时将达到30.3学时,第六学期周学时为25.7学时,考虑到各学期学习强度的均衡性,可以将原定于第五学期选修的普通教育选修课程5推后到第六学期修习,使第五学期周学时降为28学时,第六学期周学时升为27.9学时,均衡性更好;第七学期若在20周教学周内进行生产与管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三项共计19周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后,则只能留下1周时间来完成其余的200学时理论教学课程和5周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只能考虑将这三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分散进行。其中,4周生产与管理实习和2周毕业实习可以考虑安排在第七学期前的6周的暑假连续进行;13周的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整个第七学期课余时间分散进行。据此,在考虑先后修课程的合理次序不破坏前提下,在2+1.5年学制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规划时,调整2+1.5年学制课程规划可以用图1“工程管理专业2+1.5年学制课程学习路线图”完整表示。

2. 2+1.5年学制教学环节调整所面临的问题

(1)必须占用第七学期前的暑假进行教学实践环节。2+1.5年学制课程规划第七学期需要进行共计20周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是正常学期无法完成的,必须将可以分散自主学习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在暑假进行。因此,规划生产与管理实习和毕业实习这6周在暑假进行。

(2)传统毕业实习方式必须改变[6]。原毕业实习是由专业老师集体带队赴外地进行2周集中参观实习,但2+1.5年学制下不可能单独安排赴外地实习,只能考虑学生在假期自主分散实习。这样就需要改变传统毕业实习方式,明确连续进行的生产与管理实习和毕业实习的不同实习目的,防止混淆。

(3)毕业设计指导方式必须改变。以往的毕业设计环节要求指导老师在毕业设计教室对学生进行指导,在2+1.5年学制课程规划中,首先毕业设计在课余时间分散进行,另外不可能再安排单独的指导教室。

3. 工程管理专业2+1.5年学制课程规划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以上2+1.5年学制课程规划的分析,在对工程管理专业4年基本学制后2年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局部调整后,可以在1.5学年完成2学年的教学计划,而且各学期教学强度适度,具有良好的可行性。通过调整3门课程和3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时间,可以提高第五、六学期教学强度至周学时28学时左右,既紧凑了教学安排,又不太紧张,具有很好的均衡性。在调整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分散进行后,第七学期教学强度为周学时11.8,这样也能保证学生在课程学习之余,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分散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2+1.5年学制课程规划能够实现学生提前半年毕业,并且具有很好的可行性。而且2+1.5年学制的优势在于,通过对前2学年学生学习成绩的考察,可以判断学生是否学有余力,达到一定标准后,确实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交申请,学校审批同意后,再指导安排后续1.5学年的学习,实现学生提前毕业的目标。通过这样的考核审批环节,会规范对拟提前毕业学生的管理,减少学生的盲目性,提高成功率。有部分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就有类似的标准审批制度控制提前毕业。

(二)2+1年学制课程规划

2+1年学制的基本思路是,学生在入学伊始就决定提前1年毕业,则在后续的3学年中,修完原定于4学年中修完的课程,提前1学年毕业。该种2+1年学制与2+1.5年学制在课程规划方面的根本不同在于,2+1.5年学制在课程规划前2学年课程与4年基本学制课程安排完全相同,把后2学年的课程压缩在1.5学年完成,故为2+1.5;而2+1年学制要把4学年的课程压缩在3学年完成,需在课程规划的一至六个学期都提前修习原本后面学期开设的课程,3年修习完成毕业。故笔者认为,该种学制课程规划称为3年学制课程规划更为恰当,但考虑到使用2+X年这种方式便于统一表述,所以还使用2+1年学制课程规划进行后续表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