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训练场
作者: 姬晓旭 战友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线上课堂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线上课堂可作为传统线下课堂的有效补充,线上课堂的发展给高校青年教师带来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实践契机,可同时发挥着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训练场的作用。该文根据西南交通大学21个教学单位线上课堂教学反馈,结合线上教学与实践经历,在青年教师线上教学SWOT分析基础上,从师徒互带、线下备课、混合式教育和微课与微格训练等4个方面, 探讨线上课堂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路径。
关键词:线上课堂;高等教育;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训练;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03-0138-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line classroom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higher education. Online classrooms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supplement to traditional offline classrooms.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classrooms has brought practical opportunities for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ir teaching ability, and it can also play a role as a training ground for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online classroom teaching feedback from 21 teaching institutes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online teaching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SWOT analysis of young teachers' online tea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online classrooms on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and improvement path from four perspectives: the indentured apprenticeship, preparing lessons offline, blended education and microteaching training.
Keywords: online classroom; higher education; young teacher;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cultivating path
近年来,线上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有研究表明,学生在线上课堂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通过笔记本电脑或手机做与课程无关事情的现象[1-2]。
相比于传统课堂,线上课堂的师生互动难度更大,师生间情感交流被削弱,教师很难从学生那里得到有效的教学反馈,这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青年教师在博士期间更为注重的是科研能力的提升,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尚不完全,在教学与教育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适应[3],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对课堂的把控都有待提高,因此线上课堂对青年教师来说是更为巨大的挑战。但是,相比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青年教师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及“互联网+”的线上教学平台的适应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为应对“突发事件”,很多线上课程均采用了“师徒帮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既可以辅助年长的教师尽快适应线上教学平台,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从经验丰富的教师身上学习到教学经验和方法,师徒双方实现了共同学习、进步与提升,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更具有直接性和有效性。此外,青年教师大多缺乏讲台经验,借助此次线上教学的实战机会,可将劳动“搬至”线下,认真备课,准备好每一堂课的脚本;通过混合式教学、教师导读的方式,在教授学生的同时熟练掌握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将每一堂课都当成是微格训练,反复回看教学视频,通过问题诊断,进一步研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学能力。
为了协助青年教师探索更高效的线上教学模式,西南交通大学面向教师与学生以问卷形式进行了线上教学情况调研,共收回学生有效问卷6 325份、教师有效问卷776份,参与调研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比46.78%,讲师/助理研究员及以下教师占比53.22%,平均年龄41岁,其中青年教师与副高级别以上的教师比例基本相同,结果具有研究意义。鉴于上述内容本文将结合调研结果与作者自身的线上教学实践经历,探讨线上课堂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路径。
一、线上课堂现状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线学习工具对课堂教学的作用日益重要,信息化技术所带来的更加灵活的教育资源有效地补充了传统课堂的不足,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4-6]。同时,线上教学平台的存在为大学生提供了远程学习的机会[7]。应对大型突发事件,线上课堂可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于线上课程的教学组织设计、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及授课实际效果等方面均体验良好。其中,75.73%的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表示满意;70.03%的学生对学校线上教学的总体安排表示满意,体验较为良好。
通过词频分析发现,线上学习的良好体验主要集中在“时间”“资源”“回放”“视频”“自由”和“资料”等方面。线上课堂的良好体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原因:节省了上下课路上花费的时间成本;大多线上平台可以回放授课视频,方便二次学习与复习;学习时间安排更加自由、灵活;学习资源更加丰富与多元化等。由此可见,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课堂,线上课堂也具有其独有的优势,如这些优势点可以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线上教学效率。
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直播平台崩溃、网络卡顿和课堂安排混乱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8],对线上教学的效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这在调查结果中有所体现,有37.42%的学生认为线上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学习平台过多(71.48%)、缺少学习资料与教材(55.15%)和网络卡顿(47.21%)等。应对突发事件,各大线上学习平台临时扩容、临时开发线上学习工具,在试用期必然会遭遇各类问题。青年教师对新事物的学习与适应能力更强,面对线上教学的突然事件,处理问题的技术手段更多。因此,众多高校青年教师成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主力军,线上课堂成为了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训练场。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这是挑战,也是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契机。
二、青年教师线上教学SWOT分析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高校中青年教师数量逐年增加,拥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比例也持续增长[9]。“突然事件”的到来让各大高校的线上教学任务异常艰巨,青年教师纷纷做起“网络主播”,走在线上教学的最前线。
对青年教师线上教学的SWOT分析见表1,可知青年教师线上教学的主要优势如下:首先,青年教师刚刚完成研究生阶段学习,学习能力较强。青年教师和学生之间年龄差距较小,更容易接受新理念与新技术[9],可以很快适应线上教学平台,同时可以辅助老教师丰富线上教学内容;其次,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工作热情较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有理想、有信念,并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最后,青年教师的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度高,创新能力较强[10],可以灵活应对线上教学出现的各类问题。
同样,从表中可以看到,青年教师线上教学的主要劣势如下:首先,青年教师教学经验欠缺,缺乏讲课经验,驾驭课堂和学生的能力不足[10];其次,青年教师教学经历较少,知识积累不足,缺乏现场经验与实践经历,很难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课堂效果较为枯燥;最后,由于以上2点原因,很多青年教师会缺乏自信心,抵触课堂教学。
大规模线上教学给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带来了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机遇:首先,多元化的教学平台为线上课堂带来了多种可能,青年教师对新事物适应力强、学习速度快,可以充分发散思维,丰富教学设计,以此弥补教学经验的欠缺,增强教学自信心;其次,为了辅助老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很多课程采用的是师徒帮带制,给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近距离、全过程地学习到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教学方法;最后,青年教师缺乏讲台经验,有的青年教师甚至抵触走上讲台,在正式走上讲台之前,线上教学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同时,线上教学模式允许教师准备好讲课脚本,课后可以观看回放视频,查缺补漏。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线上教学的主要挑战如下:首先,虽然是线上授课,但教师不得不把“劳动”搬至线下,不管是录播还是直播,对备课要求极高。高校教师除了教学还有科研压力,时间成本是一个很大问题;其次,某种程度上说,混合式教学难度更大,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设计,还要帮助学生挖掘更多的线上学习资源;最后,青年教师刚刚加入高校教师队伍,角色转变较为困难,需要尽快从学习型、研究型的学生转变成引导型、指导型的老师[11],这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三、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路径
(一)师徒互带,相得益彰
“师徒帮带”已经发展成为高等院校中教师培训的重要方式,笔者更愿意将其说成是“师徒互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线上学习使用的平台有QQ(包括腾讯课堂、腾讯视频会议)、中国大学MOOC(慕课)、钉钉、智慧树、超星学习通和雨课堂等。线上教学平台众多,且有些平台卡顿现象严重,开学初期对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较大。而“师徒互带”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青年老师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可以帮助老教师学习使用各类线上教学平台;面对线上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青年教师反应速度更快,有效地帮助老教师解决了线上教学遇到的各类问题。其次,在帮助老教师的同时,青年教师也可以从老教师身上学习到教学方法,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线上教学中,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促使知识转移的发生,有效帮助青年教师度过入职适应期,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师徒互带”在线上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承”中“革新”,同时也在“革新”中“传承”,引领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的“第一次成长”。
(二)线上课堂,宜将劳动搬至“线下”
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11.73%的教师表示之前开展过翻转课堂教学、15.72%的教师主持或参与建设并运营过MOOC课程、2.58%的教师开展过SPOC教学、11.21%的教师开展过混合教学课程的建设和运行,有58.76%的教师表示未有相关经历。由此可知,大部分青年教师之前并未开展过线上教学,“突发事件”期间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也是对教学方式改革的尝试与探索,教师们需要为 “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付出极大的努力。
鉴于青年教师大多缺乏教学经验,为了保障线上教学成效,不得不在课前做出大量的准备工作:提前联系学生,建立QQ群或微信群;提前测试需使用的平台;上传预习资料;提前在班群中发布学习计划、学习安排和注意事项;课前准备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脚本,反复练习等。调查结果显示,有76.04%的教师认为线上教学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用来备课,线上课堂的备课经历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训练,通过备课积累的大量课程资源将极大地方便了今后的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