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电子商务课程育人实践探索
作者: 王东平 闫震 王印华 刘璞摘 要:电商经济的迅猛发展急需电商人才,据网经社电商门户服务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当前约有八成企业缺少电商人才,但是,企业急需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持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电商人才,对高校原有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挑战。据此,该文以电子商务课程育人教学改革为主线,深入分析电子商务课程育人教学改革的方向、主要做法、取得成果及得到的启示,以期为创新型高素质电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子商务;社会需求;创新创业;课程育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04-0142-04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economy urgently needs e-commerce talents.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data of ECOSOC e-commerce portal service center, about 80% of enterprises lack e-commerce talents. However, enterprises urgently need e-commerce talents, who should have certain practical operation skills, continu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compound high-quality e-commerce talents. The original teaching and education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current needs of e-commerce enterprises for compound high-quality e-commerce talents. Accordingly, taking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e-commerce"course as the main line,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direction, main practices, achievement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e-commerce" cours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high-quality e-commerce talents.
Keywords: e-commerce; social nee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是民族的希望,其人才培养优劣是国家未来事业成败的关键[1-4]。长期以来,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多聚焦在培养强专业知识、高实践技能、卓越创新精神和良好思政品德的复合型人才。在互联网和疫情的双重推进下,电商发展迅速,社会电商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5-7]。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是高质量电商人才却供不应求[8]。据《202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八成电商企业存在人才缺口,近四成电商企业有大规模招聘计划,电商企业招聘呈现出电商人才急需、招聘难度大和人员离职率高的特征。这反映出,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企业不但需要更加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更加先进的团队,更高质量的人才,更需要新型的电商人才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需要具有电商操作实践技能、持续学习能力的复合型电商人才。但是,当前的现实情况是企业往往难以找到可以胜任企业发展的人才,高校人才的供给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现了偏差。那么,如何将复杂的人才培养目标协同整合,潜移默化地融入电子商务课程育人当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电商人才意义重大。
一、电子商务课程育人实施改革的方向
(一)电子商务课程育人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
电子商务课程是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学时长、修读人数多和学分高等特点,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电子商务课程涉及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和物流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学生在吸收广博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潮流的冲击,甚至影响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选择。2020年6月,教育部下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必须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人才培养体系之中[9-13]。因此,电子商务课程育人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为目标,教师深入研究电子商务课程的育人目标,深入挖掘电子商务课程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
(二)电子商务课程育人需要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的模式不断突破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电子商务创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电子商务创业面临着市场需求快速变化而导致创业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这就要求经管类学生要具有动态灵活的适应市场变化的创新创业能力。当前在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没有将创新创业能力列入其中,指导老师大多也没有接受系统培训,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和成效性,没有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有效联动机制[14-17]。因此,在电子商务课程育人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投资、金融服务和商业管理等创业知识,不断完善电子商务课程的创新创业教学理论框架,通过系统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三)电子商务课程育人需要改变原有课程教学模式
传统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方式多为老师主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以知识传承式进行学习。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训。因此,高校创新型高素质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改变原有教学模式,从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入手,采用创设情境、问题驱动、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以电子商务知识点为理论基础,融合思政育人,通过启发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树立“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以“创业项目”为抓手,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项目,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质。
二、电子商务课程育人教学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以“满足社会企业人才需求”为课程育人导向
在电子商务课程育人过程中,将社会电商企业人才需求作为育人导向,在电子商务各个教学环节不断探索与企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对接的方式,在讲授电子商务理论课程的同时进行电子商务课程的实战实训教学,与企业联手进行电子商务课程实训实践,逐步实现课程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无缝衔接。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将富德益“菜团送”电子商务食品安全管理平台设置为电子商务课程仿真实验和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实践实训,全面了解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规范化销售流程,通过课程仿真实验和实践平台的实际操作,熟悉和掌握采购、销售和存货管理等线上运营流程。
(二)以“团队智慧造就精品课程设计”为课程育人切入点
电子商务课程育人以思政育人研讨和电子商务精品课程设计大讨论等为主题,以集体智慧提出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经贸人才培养方案,精心构建电子商务课程设计。通过凸显职业特征,构建职业氛围,增强学生的电子商务素养;注重实践环节,通过网店运营实操,提高学生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通过过程性考核实现人才培养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由于电子商务涉及用户大量的个人信息和企业的核心数据,课程组教师团队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刑法和网络安全法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诚信理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以“理论联系实际”为课程育人实践方针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独立创新商务价值观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时,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中设置问题和案例驱动,通过启发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形成独立创新商务价值观,例如,教学中以京东、拼多多农村电商为案例,启发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京东、拼多多下沉农村市场的发展策略,分析农村电商市场现状、面临困境、机遇和挑战,以此使学生深入理解电子商务概论的相关内容。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课程组教师与富德益、白沟电子商务协会等多家企业合作,带领学生进行电商销售模拟、创新创业比赛等多种类型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通过与任课教师、企业负责人在学习实践中不断互动,逐步解决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实际商务体验最终获得实质性的突破。
(四)以“组织双创活动”为课程育人创新能力培养抓手
在电子商务课程育人教学改革过程中,长期坚持“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实现“寓教于赛,教赛相长”。河北农业大学农产品电子商务大赛已经连续举办4年,通过参与电子商务大赛,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校园内创新创业的新尝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课程组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全国性的创新创业大赛,积极参与“挑战杯”“调研河北”“创青春”等大赛活动。通过参与这些“双创”活动,课程组教师能够通过分析大赛中的重点难点,在实践中反思自身学科结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水平,及时发现不足,优化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给予强化,“赛教融合、以赛促学”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大赛,在项目设计、团队合作、PPT制作、汇报演讲和创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迅速得到大幅度提升,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电子商务课程育人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实现电子商务课程由“单一授课”向“创设情境学习”转变
课程组教师深度联系优秀电商企业,将学生的电子商务课程学习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电子商务课程育人工程中,课程组老师创设为家乡商品代言和线上商品营销的情境,把学生的电子商务课程学习融入现实情境,使学生课程学习更加情景化、直观化、形象化和深入化,理论学习与现实情景相结合,知识结构与现实状况相吻合,有效地激发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模拟中的能力。
(二)实现学生职业角色由“消费者”向“企业业务员”转变
配合课程学生实践环节实战的开展和深入,电子商务课程育人开展了线上商品大赛和线上商品营销实践系列活动,组织学生与生产商和经销商对接,参与企业教育管理或者以企业业务员的身份进行线上销售或品牌推广。例如,学生团队与保定市易园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对接,在参观该公司花生酱加工基地后,深入学习农产品绿色生产、农产品加工、品牌文案设计和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为该公司进行花生酱、卤味花生等的品牌宣传,实现学生角色身份由“消费者”向“企业业务员”转变。
(三)实现学生由“参加比赛”向“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转变
在电子商务课程创新创业实践中,教学团队依托课程学习,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赛,并取得丰厚成果:2018年7月,在第四届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铜奖;2019年5月,学生参赛项目《心动校园plus APP》,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获得校级三等奖;2019年7月,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学生参赛项目《河北省农村小散户农产品集约销售路径研究》获得河北赛区省级三等奖;2020年,指导的《穿御衣》学生参赛项目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中获得校级特等奖和省级三等奖;2020年,挑战杯河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线牵》获得省级三等奖。学生通过比赛活动,在项目设计、团队合作、PPT制作、汇报演讲和创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迅速得到大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