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辅导员日常工作的路径探究

作者: 陈冬华

摘  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动实践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鲜活的案例。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抗疫精神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抗疫精神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探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关键词:抗疫精神;辅导员;日常工作;高校;路径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05-0145-04

Abstract: The vivid practice of combating COVID-19 provides a vivid case for university counselors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ir daily work, counselors carry forward the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of "life first, unity of the whole nation, sacrifice oneself for others' life, respecting for science and sharing one's destin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raining new people of the era to shoulder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 instructor should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adopt variou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s, organically integrate the anti-epidemic spirit with daily work, give full play to the guiding role of anti-epidemic spirit in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nstantly explore new ways to inno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 anti-epidemic spirit; counselors; daily wor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th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这是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对我国党和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展现出的伟大精神的高度总结和深刻诠释,对学习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具有指导价值。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教育引导大学生的重要使命。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对于深化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化报国之志和践行强国之行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将伟大抗疫精神与辅导员工作有效融合,在大学生中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能够凝聚起建设祖国的磅礴伟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  抗疫精神对辅导员工作的指导意义

(一)  抗疫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领导党和人民在第一时间实施了最严格、最有力、最全面的防控措施,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了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即“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伟大的抗疫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伟大力量、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尊重科学的实践品格和“天下一家”的道义担当,对于丰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深刻体现,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案例和鲜活素材。

(二)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导航人,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学习生活的知心人。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建设、班级管理、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诸多方面[2]。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涉及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与日常工作有效融合,更好地通过日常工作润物无声地引导教育学生是每个辅导员必须思考的问题。伟大的抗疫实践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材,有效发挥抗疫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对辅导员工作起到积极作用。辅导员岗位的特点要求其必须把握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做好工作。辅导员要充分运用抗疫实践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增强理论宣讲、沟通表达和组织管理等能力,夯实做好日常工作的基本功,更好地胜任新时代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辅导员岗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三)  抗疫精神融入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也是伟大抗疫战争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对伟大抗疫精神深有体会。抗疫实践过程及其彰显的抗疫精神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契机[3]。辅导员要善于将抗疫精神有效融入日常工作中,把党和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过程作为鲜活的实例,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润物无声地进行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教育、责任使命教育和奉献担当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抗疫精神融入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方法

辅导员工作必须掌握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就是辅导员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所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依据开展教育的不同方式,可以将辅导员日常工作中使用的方法分为感染教育法、思想渗透法和教育管理法等。辅导员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将抗疫精神与日常工作有效融合,充分发挥抗疫精神的正向激励作用,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  用感染教育法发挥抗疫精神的隐性教育功能

感染教育法是指高校教育者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用适当的教育资源和媒介,采用情景感染法、艺术感染法、个体感染法和群体感染法等方法,使大学生在无意识和不自觉中受到感化和熏陶的方法。感染教育法具有过程的渐近性、内容的渗透性、方式的多元性和效果的持续性等特点[4]。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有效运用感染教育的方法,充分发挥抗疫精神的隐性教育功能,起到潜移默化感染教育学生的效果。运用感染教育的方法,可以与多种思政教育方式相结合,例如通过抗疫故事的讲述、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形式展现抗疫过程、邀请抗疫英雄讲述抗疫经历等方式,充分挖掘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营造教育的氛围,使大学生不自觉地接受感染,身心受到熏陶,将抗疫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  用思想渗透法发挥抗疫精神的理想教育价值

思想渗透法是教育工作者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正向的引导,使学生接受价值观的熏陶和教育。思想渗透法通过利用不同环境因素的多样性、多重性、间接性、隐蔽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充分发挥不同环境的隐性渗透教育功能[5]。利用思想渗透法充分挖掘抗疫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思想统领价值,对于激发和深化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刻认识抗疫精神的时代内涵,挖掘抗疫过程中的典型事迹,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将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使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价值观教育。

(三)  用教育管理法发挥抗疫精神的意识形态价值

教育管理法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将教育与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融教育管理于一体,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任务,运用科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全方位培养的方法。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育能力,把抗疫精神与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导航服务有效融合,运用管理学有关方法,充分发挥抗疫精神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真正发挥抗疫精神铸魂育人的作用,用正确的思想引领人,用科学的理论说服人,用真实的案例影响人,牢牢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和领导权。

三  抗疫精神融入辅导员日常工作的路径探究

辅导员要充分运用感染教育法、思想渗透法、教育管理法等方法将抗疫精神有效融入日常工作中。在使用各种教育方法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抗疫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讲好抗疫故事,使青年大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勇于担当时代责任和使命。

(一)  强化抗疫精神的价值引领功能,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辅导员要用好抗疫的生动素材,讲好抗疫故事,将抗疫精神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运用教育管理法深刻阐述抗疫精神的时代内涵,运用感染教育法让学生在主题教育活动中不自觉接受抗疫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辅导员将抗疫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将抗疫精神融入党课、团课、主题班会和主题团日活动中,运用教育管理的方法充分发挥抗疫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功能。通过理论宣讲的形式,讲述抗疫过程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奔赴前线,全国人民驰援武汉,10多天先后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1个多月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创造了一个个中国奇迹,充分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通过讲述抗疫故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是运用感染教育的方法,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弘扬抗疫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抗疫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团结、奋斗、创新的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三是组织抗疫英雄专题报告会,邀请参加抗疫的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讲述抗疫故事,让学生全方位感知抗疫战争的艰难,近距离接触抗疫英雄,感受抗疫战士的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青年学生向英雄学习的热情。

(二)  发挥抗疫精神的爱国教育价值,厚植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