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核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

作者: 孙美兰 李先国

新时代核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0

摘  要:该文以南华大学2016—2020年就业数据为样本,从毕业去向、毕业生反馈及用人单位反馈等维度开展调查研究,统计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核工程类毕业生满意度、工作稳定性、专业相关度、对教育教学反馈及用人单位使用评价等相关数据。该文认为要提升核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应该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顺应新时代新工科一流本科教育需求,打造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融入“三全育人”理念,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核工程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就业质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07-0070-05

Abstract: The paper takes the employment data of graduates of the nuclear engineering major in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from 2016 to 2020 as subject by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from the aspect of employment direction, graduates feedback,employers feedback. Then, the paper counts and analyzes the collection data, including graduates satisfaction, job stability, work and professional relevance. The paper believes we can improve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nuclear engineering graduates. Firstly, we will respect the law of talent growth and advance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Secondly,we should respond to the need of first-class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build first-class professional courses. Thirdly, we can improve the multi-agent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Fourthly, we can enhanc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Keywords: nuclear engineering major; graduates; employment data; employment quality;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高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一项重要工作[1]。近年来随着核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国家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核工程类专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南华大学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办核工程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具有丰富的核工程类专业办学经验,为我国核工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南华大学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和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3个核工程类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是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本研究以南华大学2016—2020届核工程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为例,通过统计分析该专业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数据,并结合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探索核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及时发现在教育教学、课程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核工业发展。

一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  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1  规模与性别构成

南华大学核工程类专业2016—2020届本科毕业生共1 784人,其中,男生1 410人,女生374人,男女比例为3.77∶1。

2  生源地省份构成

南华大学2016—2020届核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生源分布广泛,涵盖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毕业生中来自湖南省的最多,达494人,占比27.69%,其次分别是四川省和甘肃省,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17人(12.16%)和176人(9.87%)。

(二)  毕业去向

1  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近5年来,南华大学核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首次选择以入职就业为主,人数为1 212人,占比67.94%;其次是继续深造433人,占比24.27%;自主创业3人,占比0.17%。总的来看,越来越多的本专业毕业生选择升学深造,同时可能受专业本身的特点影响,绝大部分学生选择求职工作。

2  就业行业

近5年来,核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共328人(27.00%),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40人(19.75%)、制造业219人(18.02%)、卫生和社会工作168人(13.83%),还有部分进入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从事行政工作。

3  就业区域

南华大学2016—2020届核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较为广泛,覆盖了国内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湖南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最多,有208人,占比17.16%,其次广东省159人(13.12%)、北京市106人(8.75%)、浙江省99人(8.17%)、四川省90人(7.43%)、甘肃省79人(6.52%)、江苏省55人(4.54%)、上海市54人(4.46%)、福建省51人(4.21%)、贵州省50人(4.13%),在其他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就业的人数低于50人。

4  就业单位性质

本专业毕业生大多选择国有企业(占比43.47%)、民营企业(占比36.69%)、医疗卫生单位(占比4.30%)就业,且到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基层项目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

二  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

(一)  调研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对南华大学2016—2020届核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及招聘单位进行调研,跟踪调查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就业反馈。针对毕业生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2份;针对用人单位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

(二)  毕业生反馈评价

1  满意度评价

已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总体较高,满意度由2016年的91.86%升至2020年的94.26%。核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月收入在4 001~5 000元区间的毕业生所占比例最高(33.64%),其次是5 001~7 000元(24.30%)、3 001~4 000元(23.36%)。总的来说,已就业核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月平均收入由2016年的4 765元升至2020年的5 958元,调查显示,71.22%的毕业生对薪酬表示满意。

在对学校满意度调查中,96.88%的核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对母校表示满意,表现了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可。93.98%的核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指导表示满意,期望学校在就业服务指导上对就业政策宣传与讲解、创业咨询与指导、就业创业指导课和职业咨询与辅导等方面加强改进。

2  求职过程分析

62.30%的本专业毕业生求职时间在1个月以内,成功求职毕业生平均投递简历10份,68.33%的成功求职毕业生参加招聘次数在5次以内,55.17%成功求职毕业生面试次数在1~3次。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的主要途径有母校推荐(校园招聘会、老师和校友推荐、母校就业网站等)、自己直接联系应聘(参加社会公考、直接联系单位)、亲友推荐,分别占71.82%、13.64%、4.55%。这充分体现说明南华大学为核工程类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比较多。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关注度最高的是薪资水平(92.31%),其次分别是发展空间(53.85%)、就业地理位置(38.46%),对单位的社会声望、单位培训等方面的关注度比较低。毕业生认为求职成功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专业背景(47.06%)、个人素质(40.00%)、实践/工作经验(34.12%)、母校声誉(32.94%)、学业成绩(22.35%),制约毕业生成功求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适合自己专业和学历的岗位不多(60.78%)、用人单位待遇和条件不符合预期(56.86%)、缺乏实践经验(47.06%),这说明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背景、个人素质、实践经历越来越重视。

3  专业相关度

调查显示,2016—2020届核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岗位与专业总体相关度为87.16%,其中26.61%的毕业生表示工作岗位与专业“非常相关”(图1)。5年来,核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总体呈逐渐升高趋势,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有所下降,2020年仅82.77%。毕业生从事专业不相关工作的主要原因是本专业相关工作与自己的兴趣不符、本专业相关工作环境不好、收入待遇较低。

4  工作稳定性

在已经落实就业单位的本专业毕业生中,有92.59%认为所在单位工作稳定,其中有部分毕业生更换工作,离职率为11.11%。毕业生主动离职的最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48%),其后依次是薪资福利偏低(43%)、想改变职业或行业(34%)等。

5  对专业教育教学的反馈

核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对教育教学满意度呈上升趋势,总体满意度为95.42%,其中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的教学满意度在96%以上,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的教学满意度为92.27%,略低于其他专业。

毕业生认为母校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分别是实践教学(66.76%)、教学方法和手段(58.76%)、专业课内容及安排(57.25%),母校课程设置最需要改进的分别是本专业课程的实用性(63.18%)、实践课程安排次数(45.24%)、专业课开设的先后顺序(44.36%),母校学术教育最需要加强的分别是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56.94%)、研究方法(53.74%)、基础课程知识(53.38%)。

(三)  用人单位反馈评价

1  聘用标准

用人单位聘用本校毕业生的主要理由是能力和知识结构合格、专业对口、符合本单位职场文化和价值、学校声誉好(图2)。

2  使用评价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核工程类专业毕业生满意度为99.94%,高于学校平均水平。100%来本校招聘过的用人单位均表示未来愿意继续招聘本校毕业生。

用人单位对本校核工程类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100%,其中很满意占32%,满意占6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