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培养:理论溯源、现状分析及路径探析

作者: 刘殿红 夏德玲

职业院校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培养:理论溯源、现状分析及路径探析0

摘  要: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培养存在明显不足。该研究从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内涵入手,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及评述,通过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情况,提出职业院校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培养存在的短板及限制因子。该研究立足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以全程植入“大预防观”理念为指导,从国家、专业和学校3个层面提出高职院校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旨在强化应急能力培养,补齐高职院校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短板,为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职业院校;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现状分析;能力培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1-0153-05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Healthy China has been promoted as a national strategy, the training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capac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this study summarizes and comment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By analyzing the setting of public health and health management major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shortcomings and limiting factors in the training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nation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whole journey into "the view of prevention" concept as the instruction, from country, school and professional three aspects putting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suggestion, to vigorously strengthening emergency ability.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polish the lacking of emergency public health personnel training of short boar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 for the nation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bility development; personnel training

2020年2月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明确强调: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1]。同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国家这一系列政策既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又给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为此,本文探究了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和对策,以期为职业院校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  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培养理论溯源

(一)  内涵阐释

1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指在能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网络。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由“国家-省-市-县-乡镇(办事处)”5级疾病控制与预防工作网络组成。

2  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

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是指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和服务人才。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基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与技能,准确判断现场状况,指挥、组织、协调各方进行正确的应对,或者直接从事相关事务与服务。

3  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分机构和个人2个层面。机构层面是指国家、卫生系统等组织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所采取的疾病预防控制综合科技实力的系统强弱反应能力[2],包括领导能力、风险评估能力、制定应急预案力、指挥协调能力、机构自身特点、信息交流情况,以及人员培训、演习和功能改进等方面;个人层面是指个人在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准确判断并正确应对的能力,主要包括应急管理与协调、应急现场处置、应急检测、安全防护等一级能力指标。本研究是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培养,属于个人层面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二)  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相关研究,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包与应急模拟训练、课程与在线互动培训、实际经历、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Szagun等[3]认为美国突发公卫事件应急机制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不断建立健全的预案;Oconnor等[4]提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包”,并对“应急演练包”的概念、基本内容和各个环节做出了客观的解释和规范。Slepski[5]认为医疗服务者的日常应急训练与实际场景有很大出入,需要适应才能有效操作;Ruesseler等[6]认为基于整合紧急情况的模拟急诊医学课程对德国学生应对紧急能力有显著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识别和处理紧急状况技能;Antunes等[7]探讨用于策略分析的主动学习元模型在紧急医疗服务模拟器中的应用,认为该模拟器可以提高生存率和减少平均响应时间。

可见,国外关于应急能力培养的研究,从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包与应急模拟训练、课程与在线互动培训、实际经历到新技术应用,都比较系统,值得借鉴。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是以医疗机构、医学生、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机构应急体系建设及改善、医学生人才培养及医护人员培训等方面研究,且研究成果主要出现在2003年非典之后。吕鸿鑫等[8]分别对深圳的基层卫生机构进行调研,得出基层疾控机构应急能力不强,需要组建应急队伍;万成松[9]认为要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创新人才,我国公共卫生教育要从教育理念、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改革。段志光等[10]分析研究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大健康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刘祯帆等[11]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分析629名临床医务人员2019-nCoV核心应急能力现状,得出现阶段应重点加强对医务人员2019-nCoV核心知识的培训,以提升医务人员核心应急能力。

可见,国内关于应急能力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医疗机构、医学生及医护人员,对非医学生的应急能力研究几乎没有,尤其欠缺职业教育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只查找到一篇职业院校学生应急知识教育的研究[12]。

二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一)  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失衡,社会公共卫生应急力量弥补专业人才的不足

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业布点与人才输出情况。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13],截至2020年,在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招生专业目录中,医药卫生大类包括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临床医学类、护理类等8个专业大类共计47个专业。其中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涵盖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管理、卫生监督(2020年停止招生)和卫生信息管理4个专业,该专业设置情况如图1所示。

图1表明,第一,国内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业整体布点较合理。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开设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业的有23个,占比为67.65%;第二,省份之间的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业布点失衡,需要调整。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重灾区湖北、浙江两省尚未开设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业,其他疫情较重的省份如广东、河南、湖南等地区开设此专业的院校数量相对较少;第三,开设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严重不足。如2020年全国开设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64所,全国高职(高专)总学校数1 418所,设置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业的学校占高职院校总数不足5%,表明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人才输出量严重不足。以山东省为例,2019年山东高职(高专)共录取359 913人,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大类共录取815人,占总录取人数的0.23%。

新冠疫情防控也印证了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业人才输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及国家卫健委相关数据披露,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家先后共派出4.26万医护人员、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但是在重症治疗过程中还是暴露出对专业人员资源的需求和缺口比较大的问题。

社会公共卫生应急力量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社会力量是疫情防控不可忽视的力量,既能弥补政府、市场在公共卫生治理方面的缺陷,也能在应急资源配置、社会矛盾化解、恐慌心理安抚和基层联防联控等方面发挥积极主导作用。社会公共卫生应急力量一般由第三部门、非营利性组织、社区和热心人士等组成。《中国青年》杂志独家专访北大教授韩毓海时谈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战疫,分为不同的战线、不同的阶段:有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中国产业链,物流和配送,新闻宣传及人民解放军等。各条战线形成合力,因此称之为总体战。”可见,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需要能打总体战的人才,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亦是如此。

(二)  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公共卫生应急力量的主力军,人才培养短板亟需修复

作为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既能为其输出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业人才,也能培养社会公共卫生应急力量,承担着国家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