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网格化管理模式探索
作者: 赵桂茹 聂影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不断变化,中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正迅猛发展,“双高计划”的出台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双高计划”旨在打造中国特色的高水准专业,并为全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榜样。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职生对于就业的期望已经从“好就业”转变到“就好业”。因此,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质量已经成为当今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双高计划”的实施则更加凸显这一目标的重要性。该文将从高职院校就业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探究和实践出发,旨在为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高计划;就业;高职;网格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4-0069-0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n order to meet the continuous changes in society,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especiall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ouble High Plan"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Double High Program" aims to create a high-level professional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s a model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cross the country.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the expectation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for employment have changed from "good employment" to the ideal of "good employment".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oal of today'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ouble High Plan"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is goal. This paper will start from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grid management mode of employ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Keywords: double-high plan; employment; high rank; meshing; management mode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生的就业,各大高职院校积极采取措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深入地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双高计划”的发起者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更是率先尝试,构建起了一套完善的就业网格化管理体系,以促进高职生的就业。当前,高职生的就业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构建一个网格化的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 “双高计划”对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使得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型教育模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肯定。它不仅拥有与普通教育相当的社会价值,而且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 对确立职业教育地位的适时回应
随着“双高计划”的出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中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职业教育仍然处于“低人一等”的境地,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服务人员,而这些职业所需要的劳动力技能水平往往比以往更加复杂。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随着技术技能的缺乏,高职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日益下降,而且可供选择的职业范围也正在迅速减少。国家越来越认识到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加大投入,“双高计划”的制订,以及“一体两翼”的推行,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好了准备。
(二) 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双高计划”的出台,不仅可以极大地改善高职教育的质量,而且也可以极大地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从而使其具备持续的发展动力。推行“双高计划”,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能够达到最佳的状态。近年来,“双高计划”偏向于“普”,导致了职业教育的滞后。然而,社会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大量的优秀的劳动力,因此,如何迅速而有效地培养出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力,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关注点已经从传统的低端教育转向了更加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网格化管理既可以提供持续、稳定、可靠的技术技能人才,又可以确保其培养质量。鉴于“双高计划”的出台,有助于缓解当前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社会普遍认为“双高计划”是中国教育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把握住高职教育的发展,才能够真正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使中华民族走向更加繁荣昌盛。“双高计划”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它不断推动着职业教育走上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三)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保证
“双高计划”旨在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这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以及国际社会日益加强的保护主义,人为设定的技术壁垒,这些都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才能够真正实现全球共同体的理想,从而实现真正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美国以其强势的欺凌行径,让世界各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唯有通过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才能够在全球发展中取得优势。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国家的贡献。通过实施“双高计划”,可以推动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实现规模的扩张,更要加强内涵建设,重视学校治理水平、专业建设水平、教师教学能力、产教融合效力等软环境建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 当代高职学生就业困局
(一) 学历低下,社会身份地位较低
高职生往往会受到社会的质疑和嘲笑,“差生”的印象让高职生的就业举步维艰,他们往往都是被迫接受职高的录取,这种情况让他们感到无助和无奈。近年来,“中高本硕”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为高职生的未来发展和晋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仍有少数高职生未能获得本硕学位,他们的学历水平不高,不仅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而且也使他们无法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他们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二) 思想悲观
随着教育的普及,高职生的就业观念变得更加开放。但是部分高职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自己拥有较低的社会地位,难以获得更多的尊重与认可,从而错失了获取更多职位的机会。此外,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对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高职院校学生转变观念,积极进取的思想更应被传播。尽管高职生的求学历程可能会带来家庭的负担,但他们也应该认识到,只有通过努力奋斗,获得更加优质的生活,才能真正回馈家庭。因此,他们应该更加谨慎,避免被过分悲观的想法所迷惑,以免错失良机,从而获得更加优质的职业机会。
(三) 能力不足
随着社会市场化的发展,职业分工变得更加复杂,对于个体的素质要求也更为严格。因此,高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缺乏将严重影响他们未来的就业前景。个人的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社会地位。毫无疑问,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但是,由于各行各业的工作环境和要求,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够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一些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提供数十万的年薪,但是具备相应技术要求的求职者却很少;此外,许多企业所雇佣的员工并不足以胜任他们的工作,因此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培训新进的员工。尽管当前的就业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这并未阻碍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反而提醒我们要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在职业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多,使得职业教育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然而,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仍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促进作用,从而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三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就业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基于“双高计划”指导思想,国家提出了一种新的就业网格化管理模式,旨在满足当前多元化的就业需求,并更好地促进学校全体师生的参与。为此,国家采取了网格划分、资源配置和就业服务人员下沉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了“网格面积”和增大了“网格密度”,使得“网格化”的就业管理更加全面、准确。
(一) 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家和社会正在加强对其的关注,提供更加积极的支持,这一切都让人们看到了“双高计划”的重要性。因此,加快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快实施高职院校就业网格化管理成为了当务之急。通过高职院校就业网格化管理,可以为国家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以及帮助高职院校转型升级,发挥其重要作用。这一计划的核心目标在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教育应该以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为核心,并结合当前复杂的职业环境,以提升个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激励主体自我实现的方式来推动高职院校就业网格化管理的落地,以期达到“成人”向“成才”的转型[2]。随着高职院校就业网格化管理的实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内容会发生重大的改变,以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现代信息化的管理,把学院的各级领导、专家、辅导员和班主任都纳入到整个组织的管理中来。这样,可以集中精力,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让高职生的培养更加有效。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致力于为高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致力于通过提供技术和人格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并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二) 可以促进高职生就业观的转变
高职院校就业网格化管理的推行,可以让高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改变他们的就业方向,从以往的“好就业”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就好业”。这一改革为培养具有高水平技术技能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以校企“双主体”的模式,为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随着“双高计划”类型教育育人理念的普及,各高职院校积极投入,努力推动人才培养,使学生的技能水平、综合职业素养有了显著的提升。因此,学生们对于就业机会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他们更加看重“就好业”,而不再满足于就业,这种改变正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要趋势。
(三) 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就业
随着个体技能的不断提升,高职学生可以胜任更加复杂的职责,这将有助于他们在社会中获得更高的地位,受到更多的尊重,并期待着获得更丰厚的回报,同时也可以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发展。为了让高职生获得更加美好的未来,必须不断改善就业管理和服务,以“双高计划”为指引,不断完善就业渠道和方法,实施就业的网格化管理,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就业质量。为此,应该采取就业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专业特点,充分利用专家、老师、同学、校友等多方面的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以促进他们的高质量就业。通过“网格化”的管理,可以让高职学生就业有一个完整的网格,每个网格都有自己的责任,汇集大量的社会资源,扩大高职生的就业渠道,为实现更加优质的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