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专思创”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作者: 张晓琴 张波 周艳聪

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专思创”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探索0

摘  要:实践育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加深专业理论知识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天津商业大学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商务为例,探索应用型本科“专思创”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模式。电子商务专业以夯实专业基础、融入思政教育、提高“双创”能力为目标,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达成数据为反馈,采用“知识传授-实践驱动-价值引领”协同育人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和商学素养的结合,不断优化教学实践体系设计和改革方案,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获得一定的成果。该文的模式探索希望能为其他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实践育人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思政教育;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2-0165-04

Abstract: Prac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mprove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is paper, e-commerce is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first-class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sites in the schoo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he trinity practical education mode of "special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is explored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s. The e-commerce major aims to consolidate th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integrat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akes the needs of social talents as the guidance, takes the data achieved by students as the feedback, adopts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 of "knowledge transfer - practice drive - value guidance", and makes use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antages and business literacy to continuously optimize the design and reform scheme of teaching practice system, as the result,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e-commerce professionals is improved and certain results are achieved. The mode exploration of this paper hope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of other applied undergraduate majors.

Keywords: E-commerce; trinity; practice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基金项目: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项目“基于PDCA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研究与实践”(B

201006904);天津商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生为中心、数据为驱动、成果为导向’一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JGXM0152)

第一作者简介:张晓琴(1973-),女,汉族,山西忻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智慧物流及商务智能。

*通信作者:张波(1979-),男,汉族,天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是将思政教育融入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不仅仅是冷静的自然知识过程,更是人的思想行为和思维观念塑造的过程,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所在[2]。对于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来讲,实践育人体系符合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遵循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实践育人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核心[3],因此,探索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实践育人模式,对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专思创”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意义

(一)  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高水平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发展,要求学生具有为祖国科学献身的远大抱负和理想、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突出的实践应用能力。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到要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就应该为学习者设计“真实世界”,包括学习空间、场景、装备和技术等,让学生在“真实战场中学习战争”。

(二)  构建一流专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国家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环节的灯塔和基石。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相结合的“专创融合”模式需要思政教育的领航,需要将爱国情感的要素、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作为教学的“灵魂”,要有效地将思政教育与各个学科教学相结合,在提高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精神热情和毅力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  打造高水平教师的需求

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实践和创新,需要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打铁必须自身硬”,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政治格局。“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高校教师不仅需要高学历,还应该具有高学科水平和高教育能力,这种对学科知识深刻的理解和输出才能有助于成为高水平教师。

二  “专思创”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实践性强、发展更新快”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典型特点,因此实践教学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基于OBE教学理念,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对接产业人才需求,深入分解、细化和更新实践教学目标,形成了“专思创”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新模式,架构如图1所示。

(一)  夯实专业基础,强化知行合一

变化快、复合型等特点使得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比较复杂和模糊,学生对专业定位和未来职业发展不够清晰,增大了高质量就业的难度。电子商务专业采用OBE理念,围绕社会需求,构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充分发挥信息工程学院信息技术优势,将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与商学素养培养完美结合,创新构建“1+2+1”人才培养体系。即通过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商业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检索能力、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基础能力(“1”);在专业课程阶段,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信息+商务”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职业意向和性格特质,将人才培养途径分为商务运营和信息技术支撑服务两个方向(“2”);在综合运营实践教学阶段,将不同专业特长的学生进行聚合,组建成项目团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业竞赛等项目,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实践能力(“1”)。天津商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如图2所示。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专业团队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平台、实习实训三个方面,引入企业实际项目、软件平台的操作、教学环节中的实习设计,多维度构建实践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干中学,在学中悟,知行合一。

1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方面,一方面进行产教融合,与多家实力强劲的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实践教学全过程合作,引入了产业一线的技术、经验、资源。另一方面,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带领学生参观先进企业,了解目前企业真正的前沿动态,开阔视野,提升学生对于实践工作的认识。

2  教学平台

在教学平台方面,大量引入真实项目和平台,与思睿智训、卓众达软件等平台合作,在前端开发实训中引入了若干真实的小程序和商城开发项目;在跨境电商运营实训中使用由几十个真实Shopee店铺组成的店群系统、Wish沙盒系统和Amazon真实商城;在新媒体营销实训中使用大量真实的公众号、头条号、视频号开展实践。通过真实企业项目实训,全面提高学生的产业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模式上做出了亮点,并被学校官方报道。

3  实习实训

在实习实训方向的选择上,从社会需求出发,设立了产品设计、商务运营、营销推广和数据分析四大实习方向,反向设计大二、大三、大四的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初、中、高阶梯式学习,与思睿、千峰、东软等企业合作,由企业资深培训师加入实习的规划和实践指导,扎实推进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有效解决了传统实践教学实践内容分散、多而不精的问题。

(二)  加强思政教育,树正青年初心

专业课程蕴藏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电子商务专业各教学团队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本学科的价值、伦理、情感和态度等资源,将其与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挖掘,将二者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高度融合,形成“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的育人价值聚焦[4],构建“知识传授-实践驱动-价值引领”的协同育人模式。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挖掘思政案例,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领悟思政内涵,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加入思政实践,培养学生树立家国天下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解读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鼓励学生科学利用现代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引导其成为社会需要的新时代大学生。

1  乡村振兴

在“互联网+”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电子商务成为中国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武器。农业电商是电子商务专业一个重点实践方向。电子商务专业先后组建多支师生团队通过实地考察产品,大数据分析客户和市场,合作对接。2018年张波老师曾带领项目团队代表天津市赴江西参加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对接活动,以“县域电商品牌建设与运营”为主题,一次活动即成功与瑞昌市农业局等9个单位建立合作。经过产业分析需求和预测,充分发挥本专业在新媒体电商领域的优势,广泛采用新媒体营销形式推进农村地区电商扶贫,打造出一批成功的大创项目和团队,助力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振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