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提升研究
作者: 翟文艳 丁群摘 要:生涯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直接决定大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水平,影响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贡献的大小。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主要由生涯意识的唤醒、认识自我、认识环境、生涯决策、制定方案、执行规划和反馈修正七个方面构成,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激励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练就实干本领,有益于助力大学生强化时代担当。近年来,虽然高校在普及性生涯教育领域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仍有较多不足,高校应从提高政治站位、丰富工作内涵、加强队伍建设、打造生涯金课、拓展实践平台、强化生涯咨询和实施动态反馈七个方面优化生涯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助力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关键词:时代新人;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人才培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3-0157-05
Abstract: Care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The career planning ability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realization level of their personal and social values, and affects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career planning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ainly consists of seven aspects: awakening career awareness, understanding oneself, recognizing the environment, making career decisions, formulating plans, executing plans, and providing feedback and correction. The improvement of career planning ability can help to motivat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establish lofty ideals, promote them to develop practical skills, and strengthen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imes. Although universities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on universal career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in cultiva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bil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optimize career education from seven aspects, including improving political stance, enriching work content, developing team building, constructing career gold courses, expanding practical platforms, strengthening career counseling, and implementing dynamic feedback, to enhanc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bilities and help them to grow into times youth with ideals, skills and responsibilities.
Keywords: a new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bility; talent training; improving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到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2]。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3]。生涯规划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4],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直接决定大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水平,影响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贡献的大小。基于“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通过提升生涯规划能力,助力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进而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一 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规划[4]。生涯规划能力是决定大学生成长发展能否顺利实施和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对于大学生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形成、自我潜能的充分发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具有重要意义。从研究和实践情况来看,我国的生涯教育开展得相对迟缓[5]。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来自西方,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些理论逐步引入我国高校[6]。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提升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重要意义,纷纷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举办生涯规划活动,开展生涯咨询,多措并举深化大学生的生涯教育。
对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界定,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意见。在查阅文献资料和开展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是指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的基础上,做出生涯选择,确定生涯目标,进而结合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实施计划和行动方案,积极付诸努力,并及时进行反馈和优化,以促进生涯目标实现的能力。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主要由以下七个方面构成。
一是生涯意识的唤醒,即大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意识的强弱,开展生涯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水平。意识唤醒是生涯教育的重中之重[5],也是大学生开展生涯规划的前提。
二是认识自我的能力,即大学生对自身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优势和劣势等各方面的察觉、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自知者明,认识自我是开展生涯规划的基础。
三是认识环境的能力,即大学生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加工与分析,以充分了解所学专业、职业环境、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能力。认识环境是生涯规划的基本。
四是生涯决策的能力,即大学生在了解自己和环境的基础上,树立远大理想,综合分析并进行生涯决策、确定生涯目标的能力。生涯决策是生涯规划的核心。
五是制定方案的能力,即大学生依据所确定的目标,整合各方资源,绘制科学可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实现目标具体方案的能力。制定方案是生涯规划的重点。
六是执行规划的能力,即大学生按照规划方案,加强自我管理,科学应对困难和挫折,积极采取行动、付诸实际努力并坚持不懈的能力。执行规划是生涯规划的关键。
七是反馈修正的能力,即大学生在行动过程中,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或不可控因素,及时对目标进行修正,对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的能力。反馈修正是生涯规划的保障。
二 提升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对于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时代新人的基本特质[7]。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涯之学,即应变之学[8]。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与择业观,帮助其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9]。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对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第一,提升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有助于激励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一方面,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了解国家、区域和行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促进大学生知社情、解民情,胸怀“两个大局”,激发大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奋进决心。另一方面,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可促使大学生更早、更坚定地确立起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生涯目标,进而立大志、立长志,将个人的青春奋进梦融入到民族复兴梦之中。
第二,提升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制定和落实生涯发展方案,开展生涯规划管理,推动生涯目标实现,是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应有之义。生涯规划对学习动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0]。生涯规划能力的提高可有效提升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大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理想和现实、目标与当下的差距,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进而激励大学生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练就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先进技能和过硬本领。
第三,提升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有益于助力大学生强化使命担当。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可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更加顺畅地融入集体、职场、社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而更加有底气、有志气、有勇气地在职业发展、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承担起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应对好各种困难和挑战,为事业发展献言建策,为家乡建设铺路架桥,为社会进步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前进的奋斗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三 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及其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各大高校逐步认识到生涯教育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高校普及性生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笔者所就职的中国矿业大学,学校面向全体大一学生开设了大学生涯导论课程,组织开展了力行学子巡回报告会、“寻足迹 手牵手 共发展”系列生涯交流分享、杰出校友讲坛等活动,学生全员完成《大学生涯规划报告》,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等通过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点对点交流等方式为同学们开展生涯发展指导,生涯教育氛围较浓厚。随着高校生涯教育的深入开展,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在逐步提高,但我们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及其培养方面仍有较多的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进行分析。
第一,生涯意识不强。部分大学生生涯意识不强,甚至是缺乏生涯意识,他们或者觉得自己年龄尚小,或者对父母等长辈的依赖心理较重,或者未掌握生涯规划的方法,从思想上不认为自己需要生涯规划,故对于学校所开展的生涯教育处于应付的状态,未能具备应有的生涯规划能力。
第二,自我认知偏差。部分大学生没有从兴趣、性格、能力等多个维度了解自身,自我认知不全面,部分大学生仅仅从自我感觉对自身进行评价,认知较主观,未能多向度客观、科学认知自我,未能认识到个人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第三,信息获取匮乏。部分大学生未能及时、主动地获取有关专业、职业、环境等方面信息,他们或者缺乏主动意识,或者未掌握信息查询、检索的有效方法,或者执行力不强,信息匮乏导致无法支撑其生涯目标的确定、生涯规划的实施等。
第四,决策水平不高。当面对多个生涯发展方向时,有的大学生因未能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而纠结不已,左右摇摆,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犹豫不决上,导致停滞不前;也有的大学生过于依赖理性决策方法,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导致决策方向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