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外语专业在线课程学习体验研究

作者: 钟勇 窦硕华 姜礼福

疫情期间外语专业在线课程学习体验研究0

摘  要:本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使用调查问卷详细考察了该校外国语学院学生疫情期间的在线专业课程学习体验情况,结果发现:(1)外语专业在线课程获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2)外语专业在线课程学习体验的专业、年级和性别差异均不明显;(3)学生认为外语专业在线课程的学习效果与线下课堂差别不大;(4)外语专业在线课程最为突出和最需改进的方面均为教学质量。此外,还获得了一些有益的教学启示。

关键词:疫情;外语专业;在线课程;学习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1-0014-05

Abstract: This study tak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s an example, and uses a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online course experience of students in th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during the epidemic situ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Online courses for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are generally recognized by students; (2) The major, grad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experience of online courses for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are not significant; (3) Students believe that the learning effects of online courses are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offline classroom teaching; (4) Both the most prominent aspect and the most in need of improvement in online courses for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are teaching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some useful teaching enlightenment is also obtained.

Keywords: epidemic situation; foreign language major; online course; course experience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我国各高校春季学期开学被迫全面延期。之后,教育部于2月4日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①,各大高校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重大决策部署下开始全面开展在线教学实践。高校外语教师也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对外语在线教学进行了摸索和实践,但目前对其实践成果的研究还较为少见。另一方面,随着在线课程的逐渐普及和在线学习研究不断深入,教育教学中的关注点逐渐由教师的教学转向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情感和心理等,尤其是学习者的在线课程学习体验日益受到重视。所谓的学习体验指“学习者对在线课程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感知与体验,它是学习者对在线课程环境、在线学习活动、学习交互等多方面的感知和反应”[1]。学习体验为衡量在线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许多研究者设计学习体验调查问卷探究了学生的在线课程学习体验,并验证了相关问卷在教学质量评估中的有效性和科学性[2-6]。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尝试使用学习体验调查问卷,详细考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专业学生疫情期间的在线课程学习体验情况,以期初步探明我国高校疫情期间在线外语教学的成效与启示。

一、调查概要与数据分析

(一)问卷编制及调查实施

本研究参考顾至欣等使用的较为成熟的调查问卷[6-8]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9]和实际教学情况,编制了一份《外语专业在线课程学习体验调查问卷》。该问卷整体上分为基本信息、封闭式题项和开放式题项三大部分。基本信息涉及调查对象的专业、年级和性别。封闭式题项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1=很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很同意),主要包括以下9个维度中的48个题项:(1)收获基本技能(如“在线专业课锻炼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目标和要求清晰(如“老师一般在刚开始上在线专业课时就说清楚了对学生的要求”等)、(3)学习任务量合理(如“我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本学期专业课上所学的知识”等)、(4)教学优质(如“老师在本学期专业课上的讲解很清晰”等)、(5)激发智能和情感(如“在线专业课能激发我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等)、(6)学习支持完善(如“本学期在线专业课所用平台的操作既简单又方便”等)、(7)学习资料完备(如“老师提供的在线专业课学习资料符合我的需求”等)、(8)学习共同体成熟(如“本学期专业课学习中有同学或老师和我一起研讨学习内容”等)、(9)评价与考核合理(如“本学期在线专业课有比较合理的平时成绩计算方法”等)。此外,还包括一个根据调查需求增加的用来把握外语专业在线课程学习效果的独立题项“总体说来,我觉得疫情期间的专业课学习效果和以前在教室上课差不多”。最后的开放式题项由以下两个问题构成:(1)你觉得目前的专业课教学中有哪些做得比较好的地方?(2)你觉得目前的专业课教学中有哪些需要重点改进的地方?

2020年5月16日至23日,我们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和日语专业大一至大三学生为对象(大四学生基本无课,不纳入调查范围),在“问卷星”网络平台上实施了正式调查。结果收集到235份原始问卷,剔除封闭式题项答案全部相同的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206份。在有效问卷提供者当中,英语和日语专业学生分别为150名和56名,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别为86名、68名和52名,男生和女生分别为28名和178名。

(二)区分度和信度效度分析及最终问卷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临界比率法对问卷中所有封闭式题项进行了区分度分析。具体说来,先将每位调查对象的得分汇总,并按分数高低排序。然后分别取前27%及后27%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并使用SPSS 19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高分组在所有题项上的均值均大于低分组,且差异显著(p<0.05),即所有题项均具有较高的鉴别力,无需删除。关于问卷效度,由于编制问卷时主要参考了前人的成熟问卷,可认为内容效度良好。关于结构效度,我们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各个维度进行了因子分析(因子提取数均设定为1),并基于分析结果及调查需要删除了3个题项。最终问卷共包含9个维度和45个题项(各维度下均有4~7个题项),除“评价与考核合理”维度的结构效度一般之外(KMO=0.647、Bartlett球形检验p值=0.000、方差贡献率=50.147%、各题项因子载荷系数为0.567~0.824),其他维度的结构效度均良好。随后的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作为主要指标。统计结果显示,前8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均大于0.800,信度良好,但最后的“评价和考核合理”维度信度一般。然后,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均大于0.900,说明整体信度非常好。

关于最终问卷的数据处理,对于封闭式题项收集到的量化数据主要使用SPSS 19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而对于两个开放式问题收集到的质性数据,我们借助NVivo 11进行了编码和频数统计。

二、量化数据分析结果及讨论

(一)外语专业在线课程学习体验总体情况

问卷各维度及整体的均值如表1所示。

由表可知,所有维度及整体的均值均大于3。进一步的单样本t检验(检验值=3)结果显示,各维度和整体都与检验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疫情期间开设的外语专业在线课程在各个方面及整体上都获得了学生的肯定,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全面的成功。然后从均值大小可知,学生对学习资料和教学质量的认可度最高,说明教师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在线课程的资料传输和网络资源优势,并在保证教学质量上做出了不懈努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在“激发智能和情感”“学习任务量合理”“收获基本技能”等方面还有较多提升空间,这是今后开展在线教学或混合式教学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

(二)外语专业在线课程学习体验的专业、年级和性别差异

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的学生在在线专业课程学习体验各个维度及整体上的均值见表2。

针对专业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英语和日语专业学生在各个维度及整体上的学习体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年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学习共同体成熟”和“评价与考核合理”以外的7个维度及整体上的年级主效应均不显著(p>0.05),即不同年级学生的在线专业课程学习体验差异较小。最后,针对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也表明,男生和女生在各个维度及整体上的学习体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疫情期间外语专业在线课程学习体验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专业、年级和性别差异,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日语专业,疫情期间的教学活动均在学校和学院的统筹安排及大力支持下有序开展,且两个专业的教师均素质过硬,认真负责。第二,教师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平台、软件等开展在线教学,努力让各年级学生都获得较为满意的学习体验。第三,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00后,正好是中国第一批“网络原住民”[10]。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几乎每天都与网络、电脑、手机、软件等密切接触,都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因而都能较快适应新型的在线教学模式,并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

(三)外语专业在线课程的学习效果

经统计,独立题项“总体说来,我觉得疫情期间的专业课学习效果和以前在教室上课差不多”的均值为3.388,且单样本t检验(检验值=3)结果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学生认为疫情期间在线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总体上与线下课堂差别不大。该结果的获得可能主要得益于在线学习的独特优势。在在线课程当中,学生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自由利用网络平台上的丰富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与反复学习,也可以通过平台、软件等随时随地与教师或同学进行点对点互动交流。实际上,在线课程可能正好符合了身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产生了可与线下课堂媲美的学习效果。不同专业、年级、性别学生的独立题项均值如表3所示。

针对专业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英语和日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效果认可度上无明显差别(p>0.05)。针对年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主效应显著(p<0.05)。进一步的多重比较表明,大一和大二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一和大三以及大二和大三之间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大三学生比大一、大二学生更加认为在线课程学习效果与线下课堂无实质差别。这可能是因为大三学生的学习经验更为丰富,他们对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及在线学习能力均强于大一和大二学生[6]。最后,针对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女生的学习效果认可度明显高于男生(p<0.05)。我们知道,在线课程学习的缺点之一是缺乏充分监管,而与男生相比,女生的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可能更胜一筹,因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