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研究

作者: 梁勇 王玲玲

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研究0

摘  要: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实现二者的协同建设和共同发展,文章以作者所在院校体系调整改革为契机,对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给出分析意见,并以我校某专业和学科建设为例,从模型搭建、理念构建、特色发展、团队建设、平台搭建和课程建设几个方面给出指导意见和实际方案。改革建设取得一系列成果,是新形势下院校建设的良好开端,同时对于地方高校开展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4-0067-04

Abstract: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better realize the coordinate construction and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both, analysis and opin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hich takes the adjustment and reform of autho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n opportun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ruction of a major and discipline in our university was given as an example, for its guidance and practical programs were proposed from the model building, concept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team building, platform build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so on. Finally,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which is a good start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also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strategy research of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国家高等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布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陆续推出“双一流”、新工科等改革计划,为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次改革调整院校内部编成,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与任职融合培养,对建设一流院校、培养一流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1]。

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是一个涉及各方面的复杂大型系统工程,其中学科专业作为院校教育的龙头,是院校开展全面建设的根基,是院校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力量的集中反映,是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部队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之路,实现建设一流院校、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已成为转型背景下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工作的共识。

一、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研究建设现状分析①

根据国家教育部2020年公布的《中国教育概况》,截至2019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已经达到914.9万人,全国研究生招生91.7万人,比上年增加5.9万人,增长6.8%;招收博士生10.5万人,招收硕士生81.1万人。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

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也逐渐由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21世纪以来,国家、社会、高校都在普遍关注人才培养质量。“985”和部分“211”工程大学都开始了教学、科研相融合的探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融合的发展理念逐渐被各高校引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当中。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本科教学改革工程,实施了高等教学质量工程,同时启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学学科专业评估,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等工程。

在这种形势下,教育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主要可分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实现路径和对策分析以及实践应用探讨三个方面。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谭荣波[2]、季芳芳[3]、张炳生等[4]、王强[5]、陈贝贝[6]围绕学科专业的概念辨析、互动关系以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内涵要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和详尽的论述。陈琳等[7]、陈国生[8]利用协同理论对学科专业一体化进行了研究。

在实现路径和对策方面的研究比较多,陈国生[8]在协同理论背景下,从构建科技创新研究平台等4个平台、建立机制和创新管理培养模式方面提出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张炳生等[4]则从教师队伍建设、学科方向凝练、平台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提出了通过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统筹规划、构建机制来进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张永莉[9]、姜暖等[10]从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和顶层规划、建设资源的相互转化以及构建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方面提出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在实践应用探讨方面,黄洋[11]、陈东明等[12]、吕红军[13]、张小芳[14]、邓薇[15]等以新建本科院校和新兴应用型大学为主要对象,进行了学科专业一体化的研究。陈贝贝[6]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从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分类分层开展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办学条件、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从开展学科专业一体化研究和实践的主体来看,多数为新建本科院校和新兴应用型大学。因为此类院校人才及办学经费不足、科研水平薄弱、教学资源有限,先重点建设学科还是先重点建设专业成为了此类院校办学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在部分院校只关注专业建设出现后继乏力的现象后,各高校就学科专业一体化协同发展达成了共识。认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范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本科高校主动顺应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规律、推进发展变革以实现新兴崛起的战略行动。

即便如此,在具体的研究和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存在将学科专业混为一谈的现象、按照学科为主的惯性思维开展建设、提出的路径对策大同小异,在实践中缺乏建设性依据,可操作性不强等。

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发展策略

在新的办学宗旨下,创新思路,开展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研究,对于院校的全面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以我校某学科专业的建设为例,阐述我校对该专业进行一体化建设的指导设计。

(一)我校某学科专业现状

我校某学科专业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于学科专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理解还不到位,对突出作战导向的学科专业建设理念把握得还不够准确。二是学科特色不够鲜明,方向与部队实际需求的契合度不足。三是学科专业教员队伍梯次结构不够合理。目前学科和专业之间教员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优势师资力量集中于传统学科和专业,新增专业和新建学科的师资力量偏弱,尚未形成满足新兴专业发展与传统学科专业升级改造需要的教学梯队。不同年龄段教员的差距偏大。四是学科平台和专业条件缺口大。传统优势学科的实验平台利用率不高,缺少与部队装备运用、作战使用的结合点;教学训练场地分散,规模不足等。

(二)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模型

1. 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打仗,树牢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确立服务备战这一鲜明导向,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新标准,创设实战化人才成长新环境,优化质量保证新机制;坚持育训一体,打通人才成长环节链路,有机衔接教育训练各环节要素;坚持软硬并举,适应信息化条件战争需要,区分建设任务轻重缓急,系统优化流程,合理调配资源,科学理顺机制,最大限度挖掘办学潜力、提升办学实力;坚持开放融合,破除理念、机构、学科、地域等壁垒。

2. 学科专业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型

以基本原则为指导,依据协同理论构建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模型,开展学科专业的一体化建设,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就是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发展理念,以现有管理机制为保障,以作战和装备使用发展需求为牵引,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发展方向,以学科平台和专业条件建设为依托,以学科专业团队一体化建设为基础,以课程一体化建设为抓手,全面促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进程,服务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训法战法的创新、科技孵化和学术研究以及作战支援。

图1 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模型

(三)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策略

1. 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进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建设。不论以往是重科研轻教学,还是重专业轻学科,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院上下,从领导到普通教员,都必须要在思想上消除先前只着重发展一种的观点,树立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并重的理念,协调发展,统筹布局,共同促进。将科研融入教学中,用学科建设发展带动专业建设发展,将专业建设内容纳入学科建设体系。实现主干专业有优势学科支撑,优势学科体现人才培养高质量。

2. 围绕作战和装备使用发展需求,构建学科群

打破以往“各管一摊,重复建设”的积症,按照岗位需求设置专业、进行专业建设;按照实战要求开展科学研究、发展学科特色。

为了更好地构建学科群,可以由学院牵头,以学科为基础,遵循“稳固基础学科、改造传统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发展特色学科”的思路,优化布局结构,整合相近学科的物质与人力资源,把相近学科的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场地器材整合到相应的学科群组织,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在建设学科群时,也要注意不仅要结合传统优势学科,同时针对实战化需求,发展交叉学科、热点学科,提升创新水平和作战效能。

同时,学科群要想良好有序发展,并真正发挥其作用,离不开合理的监管机制和评价制度。好的制度可以使其内部既有默契的协作关系,同时又有激烈的竞争关系。学科制度包含学科管理、学科评估、激励体系。学科管理以教员、学院、学校三者构成密不可分的支撑关系,管理制度应统筹这三者在学科规划、论证、建设等关节的协作关系。学科评估应建立动态评估体系,追踪建设中的学科群其前期论证、中期检查、后期结题等阶段,考察学科发展的可行性与学科建设的严谨性,并合理评价学科群中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激励体系对学科创新、孵化新兴学科、联合攻关,学术交流等予以奖励,对学科建设不利的团队和个人也应有一定的惩戒措施。同时,学科群的团队应秉承一种开放包容传统,建设团队文化,扩大与外界的交流程度,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使学科群的团队成员始终保持蓬勃的创造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