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评价机制研究

作者: 樊玉梅 李秋石 谭克 曹鹏秀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评价机制研究0

摘  要: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则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文章以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为指导,以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与评价体系构建为例,阐述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制定依据、目标为利益相关方理解和认同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目标的评价机制等。文章研究结果可为其他院校本科师范类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认证;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2-0164-04

Abstract: Talent training is based on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TTO). TTO is the soul and core of major construction. Whether the setting of the TTO is reasonable requires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In present study, we set forth the content TTO, the setting basis of TTO, the measures we take for understanding and approval of TTO by the interested parties,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TO for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Biological Sciences major. This paper is guided by the core ideas of Teac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 (TEPPA), which was initiated by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in 2017. The TTO sett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Biological Sciences major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are used as an sample. 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TTO sett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Biological Sciences teacher education major of other normal universities.

Keywords: Teac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 biological sciences major;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evaluation system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每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一个国家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1-2]。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动力和源泉[3-4],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则是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强有力支撑。

一直以来,国内的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重点在于目标定位,而对于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养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界定比较模糊、不清晰,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达成的评价也不完善、不具体。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开始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依据国家教育法规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业教学相关标准制定了《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5],其中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要求有了明确规定。

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始建于1951年,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生物科学特色专业,2013年获批为国家级生物科学专业改革试点,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 年7 月,生物科学专业有条件通过了师范类专业认证,有效期至2026年6月。

本文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核心理念[6],遵循《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中对人才培养目标部分的要求,探讨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与评价体系构建。

一、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依据

《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中提出的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在培养目标内涵中指出“培养目标内容明确清晰,反映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专业特色,并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

党的教育方针、《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4]、《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7]、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8]、全国教育大会[9]、《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10]、《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11]等文件和会议精神中均提出,教师应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高尚,热爱中学教育事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素质高、创新意识强,专业基础扎实、业务能力突出,能以人为本,关爱中学生。

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2019年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划经过5年的建设,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在生物科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上发挥风向标作用,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中学生物学教育情怀、生物学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学生物教师。生物科学专业经师范类专业三级标准认证,能最终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依据以上文件和会议精神及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了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生物科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

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按照专业认证的指导思想、理念和标准要求,在对专业教师、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了充分调研并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的基础上,重新设置了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目标定位和目标内涵两个角度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图1)。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符合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需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与学校办学定位一致“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对标专业发展规划及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以培养卓越教师为目标”,与学校提出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和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主要为河北省示范性中学培养具有崇高师德师风、教学和教研能力强、育人水平高、沟通和协作能力强的,能够引领河北省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高素质、创新型骨干师资,同时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输送高层次人才奠定基础”。

目标内涵体现了学生的培养效果和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具体如下。

师德师风:热爱祖国,有理想、有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关爱和尊重中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及教研能力:具有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理解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相互关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养;教学能力强,能够完成高质量的中学生物优质课或教学示范课,并能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具备较高的教学研究能力,具备探究和创新意识,能够自主开展中学课堂教学研究以及申报相关课程改革的研究课题,从而创造性地促进教学实践水平提升。

育人能力:秉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培养身心健康,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中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学科育人目标结合,把育人内容融入教学实践,突显学科的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特征,实现由科学教学型向学科教育型教师的转变。

沟通和协作能力:能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积极、平等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与同事协作,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效能。

职业发展: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关注国内外中学教育、中学生物学教学发展趋势,并能够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将新的教育理念引入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育人能力,实现自我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学生物教学的中坚力量,能在所在学校或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具备成为卓越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理想。

调整后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明确清晰,体现了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厚基础、重实践,创新和探究意识强”的专业特色,体现了卓越教师和国际生物学中学教师培养的新趋势,体现了与本专业相关的中学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

三、目标为利益相关方理解、接受和认同的举措

(一)对新生的宣传

在学院的招生宣传册中,包含有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介绍。在学院的网页上,专业介绍和本科教学栏目中均有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目标的介绍。待新生入学后,每年9月份,学院会专门召开新生与各专业负责人见面会,在会上,生物科学专业负责人会向新生详细讲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含培养目标)。

(二)对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宣传

通过学院教师大会、各教研室活动等方式,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讲解,帮助教师深刻理解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理念。

(三)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宣传

采取走访、问卷调查、电话交流访谈等形式,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宣传介绍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并邀请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代表参加学院定期召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学院还采取走访、座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征求各利益相关方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意见和建议,使各利益相关方接受和认同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上述措施,使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方理解、接受和认同。使本专业学生在入学之前、之初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所了解,从而能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发展前景;使本专业教师能够深刻理解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明确自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深入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并对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提出建议,确保毕业生符合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对本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

四、培养目标的评价机制

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需要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12-13]。目标评价体现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是对培养制定过程和质量的有效监控[14]。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依据认证标准,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期评价机制(图2)。

(一)评价方式

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