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程诚摘 要:课程思政强调立德树人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而产出导向法重视学用一体,强调学生的运用能力。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当前的教学任务之一,因此,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有效地将产出导向法应用到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能够促使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文章通过对课程思政和产出导向法进行介绍,阐述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融入到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和探讨课程思政背景下,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产出导向法;高职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2-0189-04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mphasis on moral education concep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students' ability and quality training, and the output oriented metho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integration of learning and use, emphasizes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English course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will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s one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task, therefo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urse education, the output method effectively applied to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can make the teaching task completed, make students becom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alen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course education and output orientation, and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deas into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output-oriented method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t also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path of output-oriented method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the output-oriented method; vocational English; oral English teaching
产出导向法是当前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十分符合当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能够针对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不足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针对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展开研究和探索。
一、课程思政和产出导向法的概述
(一)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主要就是将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元素,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追求、价值理念和理论知识等融入到各个学科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强调的都是“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育才相统一的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才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础,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我国开展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课程思政始终将以德施教、以德立学、以德立身放在首位,重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积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将其培养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开展教学就说明教育结构要发生改变,也就是说要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一般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忽视三者的有机结合,而课程思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要将这三者重新集结到一起。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开展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进行深入探索,教学与学生的生存环境和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到一起,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遇到的问题,触及他们认知和实践的根源,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产出导向
产出导向教学理念是围绕有效学习来展开教学的,其核心内容就是最后的产出任务,并且以产出任务为中心做好前期的输入和输出准备。例如,在课前准备环节中设置的小型输入任务要与课程内容相关,并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迫切感。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细化来设计教学任务,所输入的语料要表现出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保证学生能够利用语言来完成输出任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1]。产出导向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明确自身的定位。教师在设计输出任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课程的各个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所掌握的基本语言能力,来制定最符合主题的、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输入语料,为学生的终极产出提供服务。
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融入到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在各科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就要合理利用课堂教学的重要传输渠道,坚持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全面观察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各类课程同步发展,共同进步,形成协同效应。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在英语课堂上渗入思政教育的元素。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涉及的西方文化知识和背景较多,而含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却极少,为此更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而且通过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融入到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还实现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有机统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三、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产出导向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刚刚经历过高考的学生在卸下重担的时候内心是比较迷茫的,初次步入高职院校,或多或少会与之前理想中的学校有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实操课程,所以设计的课程实操性比较强,而素质课程较为缺乏,与高中阶段的课程衔接也不够紧密,所以,学生一时很难进入职业学习状态中,再加上学生们高考完之后身心上十分放松,入学之后又摆脱了父母的管束,各方面的自制能力较差,多数学生还会沉迷于网络之中,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对于英语课程来说,学生们已经学习了6~10年,基本的单词、语法等都已经熟练掌握也无法提起学习的热情[2]。所以他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惰性知识,但是却不能将这些知识转化成自身的产出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惰性知识很容易被学生遗忘,这就是造成学生在高职学习生涯中,英语知识不进反退的主要原因。所以,英语教师必须从课堂入手,采用产出导向法将课堂知识变成“运用英语知识来完成实际任务”的课程,从学生进入学校就开始将这些惰性知识变成学生的产出能力,只有让学生处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中,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否则学生将会失去学习英语知识的动力。
(二)产出导向法有助于学生表达内容观点层面的
提升
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产出导向法可以使学生表达的内容观点得到提升主要的原因有:一是,在产出导向法的实施背景下,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而且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不仅仅是通过课本和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渠道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在这种学习背景下,学生可以开展多思维能力学习,通过接受多方面的知识,使自己的思维模式更加新颖,表达出来的观点也更加多样化。二是,通过应用产出导向法,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出的总目标,以及自身在知识学习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便于学生在开展英语口语练习的时候更好地把握学习的方向,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三是,在产生导向的理念下可以使用师生合作评价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进行口语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得到评价反馈,有助于学生根据反馈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我调整,同时还能使学习观点得到优化和完善,以“以评促学”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主题形成独特的见解。四是,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教师通过构建交际情景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制定的各项任务都为产出目标提供服务,这样学生使用英语口头表达出来的内容才是最符合情景主题的。
(三)产出导向法有助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
利用产出导向法来构建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逻辑思维,加强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口语词汇,主要体现在:一是,利用产出导向法开展英语口语教学之后,加强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与同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没有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和灵敏,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逻辑思维方面的指导,使学生不但具有活跃的思维,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产出导向倡导的是学用一体,反对传统的学用分离教学模式[3]。“用”指的就是口语教学课堂中的口语交流,在“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交际场景,所设计的教学流程都要以交际为中心,要让学生反复用英语口语进行交际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三是,通过应用产出导向法,使学生展开选择性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从学习输入资料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词汇,不再是以往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这样可以使新输入的口语表达与之前的旧知识融合到一起,相互补充,从而丰富知识储备,更有助于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因此,产出导向法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产出导向法可以使学生的口语流利程度得到
提升
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能够提升英语课堂的利用率,提升教学效率,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口语练习的机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口语流利程度。另外,在练习的过程中,通过“以评促学”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下,更加努力练习,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产出导向法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利用多种渠道获取更多的知识输入,提升思维能力,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四、课程思政背景下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创新教学理念,重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动输出得到提升
高职院校在开展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受到美国“输入假设”理论的影响,一直将向学生输入大量的语料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却没有重视培养学生语言产出和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也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体,并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的方式,以等级考试作为学生的考核标准,评判学生的优良,一味讲究考试战术,却没有为学生创造口语练习的机会,使学生们没有时间和经历将所学的知识及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开展日常交流。教与学比重失衡,也没有重视“学用一体”,输入大于输出的状况,使得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难以提升[4]。学生长期处在这种学用分离的学习状态下,使自己所学的知识难以应用到实际交往中,无法提升自身的成就感,势必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他们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动力,不但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