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影响及应用策略

作者: 王雪 赵丽萍 孟令乔 谷庆明

摘  要:新媒体技术以其即时性、交互性、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性,拓展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场域,重塑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地位和互动方式。新媒体既为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带来机遇,也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到审时度势,把握新媒体技术传播特点,有效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作用,将其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中,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影响分析;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8-0181-04

Abstract: With immediacy, interactivity, diversific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new media technology has expanded the spatial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carried out by college student Party branches, and reshaped the statu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education. New media has not only brought opportuniti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branches, but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College student Party branches should advance with the times and be new in light of the situation, be aware of the situation,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effectively give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new media, integrate i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branches, and actively build a working mechanism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e the work model of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Keywords: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 Party branc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mpact analysis; application strategy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今天已经成为拥有9 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1]”进入新时代,党带领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青年人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和时代的使命。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为党育人的重要职责使命。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力量,也是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和标杆。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培养优秀的学生党员,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能够自觉主动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与此同时,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建设,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支部建设,提升支部思想政治建设水平,使广大学生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打造富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学生党支部。

一、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高速发展,实现了信息传播间的互通互联,实现了信息传播间的多向化、多元性、即时性和超时空特性。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和传播方式,为现代化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各主体间的跨时空交流互动,打破空间壁垒[2];可以为教育者提供丰富的教育载体和方式方法,为受教育者拓宽教育渠道,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在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新媒体技术,使党建工作鲜活起来,是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党建活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支部建设信息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新媒体为推动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重要纽带。高校学生党支部是离广大青年学生距离最近、沟通最密切的组织,并且承担着发展优秀党员,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助推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动态化和丰富工作载体方面,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 有利于助推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动态化

运用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学生党支部进行思想政治建设,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学生党员的沟通交流,进行正向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正确引导。可见,新媒体为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因此,党支部可以利用其信息传播速度快、传输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和发布及时等特性,将其融入到日常的党员教育培养、组织生活和“三会一课”等党务工作中,实现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由静止性向动态化的转变和升级[3]。具体而言,一来可以借助新媒体打造开放、立体的虚拟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促使学生党员的先进形象深入人心,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引领作用。二来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推送党建知识和实时热点话题,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提升教育实效,实现党支部的宣传教育功能。

2. 有利于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形式

高校学生党支部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支部新媒体平台,利用微党课、短视频、微新闻和微漫画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内容融入新的传播载体之中,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满足学生党员的个性化需求,进而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工作实效。同时,党支部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即时通信工具,与学生党员谈心和交流思想,及时关注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动态,用党的科学理论来加强思想引导,帮助解决思想困惑,从而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3. 有利于丰富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学生党支部要掌握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使其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纲领,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立“四个意识”。高校学生党支部要使学生党员在思想层面能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实际行动中能够遵守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主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4]。因此,要完成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引导功能,必须强化教育内容,而新媒体则为高校学生党支部丰富教育内容提供了重要支撑。高校学生党支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各种政策文件、党建理论,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与其相关的大量案例、视频资源等丰富的内容,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内容、视频、声音和图像等融合在一起,使教育鲜活起来[5]。

(二)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提出新要求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的范式和内容,增强了工作的即时性,调动了教育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拓宽了新的实践场域。新媒体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实践途径和空间场域,构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育人模式,同时也对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1. 要拓宽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建设的空间场域

理想信念指引着人生的前进方向,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当今的大学生党员生活在大发展、大改革的时代,面对的是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尤其是信息化条件下,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诱惑,掺杂着各种社会思潮,因此,对于他们而言,更需要在网络空间进行教育引导。这就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指明了方向。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占领网络阵地,运用新媒体技术有效引导学生立大志、行大道,自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之中。

可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原有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建设的传统教育场域和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场域主要集中在学校、社会等现实空间,采取的是面对面的课堂传授、会议讲座、报告宣讲、社会实践和实地研学等教育方式。传统的现实空间场域受限于教育者和学生的时间、空间等因素,制约着思想政治建设开展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影响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建设开辟了网络空间场域,使教育不仅可以线下开展,也可以线上进行,这样既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也可以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更加鲜活。可以说,新媒体拓宽了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建设的空间场域。同时,要运用好新媒体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对高校党建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党建工作者要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新媒体技术,恰到好处地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工作实效性。

2. 要坚持教育者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和获取方式的改变,打破了原有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使受教育者获取信息更加便捷,改变了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状况。因而,高校学生党支部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坚持教育者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既体现在教育离不开教育者的主导,同时也体现在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主导性体现教育者的关键作用,教育者要进行教育活动要先进行教育目标的明确,根据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是主动的、积极的,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推进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是对整个教育过程的推进了然于胸的。教育者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下大力气,提前做好功课,设计好整个过程,发挥创新性和创造性,让整个教育活动既是自己在主导,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双向的互动,才能使教育效果得以增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应该是双向的互动和反馈的过程,而不应是教育者单方面的教育施加。要让学生参与到教育中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否则教育效果是达不到预期的,甚至是无效的。

3. 要发挥“线上+线下”教育模式的协同联动作用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党支部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已经形成了线下教育模式的传统优势。同时,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网络在教育上的作用越发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6]。这一论断为实现“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发挥二者的协同联动作用提供了遵循方向。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传统教育单一的面授、宣讲和灌输等线下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网络由于传播信息迅速、内容丰富和方便快捷的优点,逐渐成为学生获取学习、生活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传统的线下教育和新媒体时代的线上教育,不能单纯肯定一个,否定一个,将二者割裂。传统的线下教育虽然不具备线上教育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但是传统教育在渠道、内容和监管等方面优势明显,可以保证教育内容的正面性。而线上的教育模式在网络方面存在信息良莠不齐、监管滞后等问题,不利于凝聚学生共识,有些危险言论甚至会动摇学生的信仰。所以,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优势需要深度融合,满足学生的学习、拓展视野的需要,保证学生获取的是正面的信息,进行的是正向引导。因而,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跟随学生的脚步占领网络阵地,同时也不能放弃我们的传统优势。要实现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融合,发挥二者的教育合力,发挥“线上+线下”的协同联动作用,将线下的教育引导与线上的虚拟教育融合互通,协同推进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方向,有利于将传统优势和信息技术融合统一,有利于将一切新的技术手段转化为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生产力,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融合网络教育的优势之后得到创新性发展,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