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卷调查研究PBL联合数字化微课在生殖医学教学中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作者: 王华伟 杨菁菁 张林珅 陈琳 李坪 吴艳瑞 张灿雪 段懿

基于问卷调查研究PBL联合数字化微课在生殖医学教学中的价值、问题及对策0

摘  要:目的 探讨PBL联合数字化微课在生殖医学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可为提高生殖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389名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和生殖医学选修课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授课后收集学生在医学知识获取、医学思维培养、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等评价指标,可能影响授课效果的因素,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该方法授课后学生在医学知识获取和医学思维培养,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方面有较明显优势,且分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有知识获取途径有限和课程准备时间长等问题。结论 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是适合生殖医学教学的有效授课模式,有助于学生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PBL;微课;生殖医学;知识获取;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9-0018-05

Abstract: Objectives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BL teach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digital micro-course in reproductive medicine teaching practice would benefit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reproductive medicine talents. Methods 389 stud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class of clinical medicine and the optional course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they were trained by PBL combined with digital micro-course on reproductive medicine. The students' comments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clinical thinking, self-learning and practice skills,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 aforementioned metho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forementioned method have benefits on the promoting the ability for students with P<0.05, however, limited source, long tim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BL class, etc., which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Conclusion PBL combined with digital micro-course i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ode, which has the benefit for helping students acquire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it can be popular and applied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teaching in future.

Keyword: PBL; Micro Course; Reproductive Medicine; knowledge acquisition; ability promotion

不孕不育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且患者数量在不断攀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解决不孕不育的重要技术之一[1]。然而,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为主的生殖医学学科体系尚不完善。生殖医学是涵盖妇产、内分泌、男科、护理学、心理学、胚胎学及遗传学等多专业交叉的新兴学科,与传统妇产科存在较大差异,但授课教师多由妇产科医师兼任。此外,由于生殖医学临床新技术不断涌现,这增加了生殖医学人才培养的难度,造成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需求[2-3],而探讨适合生殖医学人才培养的授课方式是培养生殖医学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将学习任务以问题的形式导入到课堂,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该方法旨在培养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掌握知识、提升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生殖医学的学科特点为多学科交叉,因此,将生殖医学教学和PBL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寻找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对知识进行思考和融合,进而有效解决临床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是有必要的。微课是随着移动通信工具和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其主要应用于引导和总结性的教学模式,具有短时、便利、形象及生动等特点,在教学中有广泛应用[5-6]。因此,将PBL联合数字化微课应用于生殖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探讨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知识获取、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效果,为寻找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昆明医科大学2016—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和生殖医学选修课学生。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对研究对象采用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方法进行生殖医学内容授课,授课内容包括生殖内分泌、生殖遗传等,授课时长36学时。

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授课是以生殖内分泌生殖遗传的临床问题为导向,选取生殖医学专业典型的病例,教师通过录制微课导引视频,提出临床问题,疾病的诊治整体框架,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知识收集和整理、PPT制作,并通过微课解释学生在准备过程中的疑惑进行辅助引导。课程开展则以学生讲授和讨论为主,教师进行课后总结和微课答疑。

2. 数据收集

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授课后,收集课后评价指标,具体教学评价指标包括医学知识获取和医学思维培养评价指标,如临床思维、人文关怀、逻辑思维、基础知识再回顾、道德伦理知识、临床与基础的衔接、医学兴趣及科研思维等方面,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评价指标,如提炼问题能力、搜集资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PPT等制作能力、团队协作及自主学习。其中各指标分别按照明显提升、较大提升、一般、稍微提升和没有提升5个级别进行选择。此外,还对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案例的质量、课程的优势和不足、视频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希望从哪些方面进行课程的改进等进行了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本课题随机收集了389名学生的基本信息、课程开展过程相关数据及课后评价数据。问卷发放389份,回收389份,回收率100%。

(三)数据处理

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录入和构成比计算。使用SPSS 23.0对教学效果评价指标进行列联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一般资料

合计389名学生参与课后调研,其中女生占比高于男生(69.41% 和30.59%;270/389和119/389),参与学生以低年级为主,约占76.35%(297/389)。

(二)课堂授课相关信息

在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授课过程中,教师以引导和纠偏为主(52.19%;203/389),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46.02%;179/389),仅有较少部分教师参与过多(1.80%;7/389)。

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教学过程中约75%以上的学生都具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其中本人和团队成员参与度分别为75.58%(294/389)和76.35%(297/389);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大部分学生认为PBL联合数字化微课的难度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50.64%;197/389),但更多的学生习惯于难度较低的传统教学模式(65.04%;253/389);也有部分学生认为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教学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该部分学生所占比例相对不低(45.24%;176/389),但是学生通过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完成课程的准备;仅有极少数学生(1.29%;5/389)认为无法胜任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授课规定的学习任务。

在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资料的主要途径为书本,如教材(78.92%;307/389)和图书馆借阅专业书籍(48.84%;190/389),网络资源的获取途径以百度(78.41%;305/389)和微信分享资源(74.81%;291/389)为主;其次是中文网站的文献资料(69.92%;272/389),外文网站的文献资料获取占比较低,仅23.91%(93/389)。

(三)学生医学知识获取和医学思维培养评价

为评价学生在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教学模式下医学知识获取和医学思维培养方面的改变,授课模式后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结果见表1。研究结果提示,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教学后学生在临床思维培养、人文关怀、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回顾方面、伦理知识获取、临床与基础衔接、医学的兴趣及科研思维培养等方面均有获益(表1)。我们将提升组和未提升组进行分组和卡方检验,结果提示,约73%以上的学生在经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教学模式授课后其医学知识获取和医学思维培养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统计学分析显示提升组和未提升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26, P<0.05),结果见表2。

(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交流能力评价

为了研究PBL联合微课教学模式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方面有提升,我们设计了提炼问题、资料搜集、解决问题、沟通表达、PPT制作、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等方面的选项,在学生进行授课后进行问题的调研和数据分析,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经PBL联合微课教学模式授课后学生在提炼问题、搜集资料、解决问题、沟通表达能力、PPT制作、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评价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对学生在经过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授课后的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交流能力评价指标进行提升和未提升分组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约62.21%以上的学生在上述自主学习和实践交流能力评价方面有提升,高于未提升组,进一步地统计分析提升,提升组和未提升组的统计存在显著差异(P=0.007,P<0.05),结果见表4。

(五)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教学优缺点分析

PBL联合数字化微课中案例质量评价提示约69.67%以上的学生认为选用案例质量较高,包括知识的运用(77.89%;303/389)、临床贴合度(75.58%;294/389)、案例质量(69.67%;271/389)及更新情况(78.92%;307/389)。PBL联合数字化微课教学优势在于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86.12%;335/389)、基础知识回顾(76.86%;299/389)、临床和基础的融合(80.98%;315/389)、拓展学生知识面(71.47%;278/389),提高学生综合素质(79.69%;310/389)。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资料收集相对难度大(61.44%;239/389)、准备耗时耗力(57.58%;224/389)、部分学生参与度低(57.07%;222/389)及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43.19%;168/389)等。微课时间过长(65.55%;255/389),易造成学生观看时注意力下降(56.56%;220/389)。此外,操作平台复杂(47.30%;184/389)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之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