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改革研究与实践
作者: 陈辉
摘 要:岗课赛证融通的理念为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更有前景的发展方向。通过在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中融入岗课赛证,以技能竞赛、1+X证书和校企合作对接软件行业岗位,技能竞赛训练建设专业课程教学资源,通过指导技能竞赛提升软件技术专业师资水平,以开展校—省—国三级技能竞赛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软件专业;职业证书;技能竞赛;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33-0144-04
Abstract: The post-course-competition-certificateconcept points out a more promising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We integrate the idea of post course certificate into the professional reform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technology major. At the same time, we use skill competition, 1+X certificat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docking software industry post, skill competition training to build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resources. We improve the level of softwar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eachers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skills competition, carry out school-provincial-national level skills competition to promo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promote professional reform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enh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vocational ability.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oftware specialty; vocational certificate; skill competi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在2021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教育部提出了“中高本培养体系、职普融通、岗课赛证”等新的职教理念。推动“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提高教育质量[1]。面对新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以说既是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探索给予的认可与肯定,更是进一步促进与推动[2]。
岗课赛证融通的理念对适合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为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更有前景的发展方向[3]。“岗课赛证”——“岗”是工作岗位、“课”是课程体系、“赛”是职业技能大赛、“证”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其中课程体系是融通的核心与载体。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开设以来,专业建设目标就是紧跟行业发展,瞄准市场和行业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专业改革的过程中,积极参加各种信息类学生技能竞赛,在学院的支持下,教研室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省级及国家级竞赛多达一百多人次。这些竞赛主要包括蓝桥杯程序设计、高职职业技能竞赛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软件测试和移动应用开发等赛项及数据分析等类别的竞赛,并且从2020年开始积极引进软件技术专业相关的1+X证书体系,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与行业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促进软件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专业改革、师资培养、实训条件建设、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升。
软件技术专业是一个专业知识更新比较快的专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测试和移动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建设、师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紧跟行业发展,瞄准市场和行业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加强校企合作,做好将专业发展对接职业岗位、积极开展1+X证书的实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多方面地开展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促进软件技术专业才能发展壮大。
一、岗课赛证融通的实践
软件技术专业开设以来,专业建设目标就是紧跟行业发展,瞄准市场和行业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在专业改革的过程中,以岗课赛证融合为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思路,极大地促进了软件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专业改革、师资培养、实训条件建设及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等方面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对接软件行业岗位进行课程内容建设
软件专业自成立以来,教研室始终坚持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指导的基本原则,先后与北京四合天地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速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中软国际(西安)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西安软通动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东软集团等三十余家软件公司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企业调研、网络调研等多种方式开展软件行业岗位调研,调研数据见表1。
以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我们针对计算机软件岗位人才的需求,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软件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岗位,主要是软件测试、移动开发、Web前端及Java工程师四个方向,针对本地区软件行业人才需求量最大的移动开发和软件测试两个岗位,我们先后申报了软件专业的移动端开发和软件测试两个专业方向,并且在软件技术专业中设置了Java和Web前端的课程体系,就业方向精准对接软件行业就业岗位。
针对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我们深入企业的调研岗位职责,对接所开设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和建设,先后进行了大量的课程内容建设,如图1所示。
(二)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对接1+X证书体系
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让其能够成为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评价模式改革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5-6],教育部分四批发布了447个不同专业的1+X职业等级证书,其中软件技术专业相关的证书包括不同方向的12个,见表2。通过对职业考核证书的考核体系和方向的研究,对接我们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需求,我们申报了JavaWeb应用开发、Web应用软件测试、安卓应用开发和微信小程序开发等1+X证书考点,这些证书的考试体系比较好地对接了我们软件专业各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技能要求,通过对接这些职业证书认证,目的是可以更好地评价专业培养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岗位需求。
(三)提升职业能力,积极参加高职职业技能竞赛
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软件技术专业积极参加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从2018年开始,专业先后参加了移动应用开发、软件测试和大数据及应用等多项高职职业技能竞赛,检验专业教学质量。在近年的高职职业技能竞赛中,软件专业学生先后获得软件测试省赛一等奖7次,国赛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移动应用开发省赛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大数据省赛一等奖7次,国赛二等奖2次。参加竞赛的目的一方面可以为学校取得荣誉,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更重要的是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以参加移动应用开发技能竞赛为例,通过近几年参加移动开发竞赛,我们对移动开发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有力地推动了移动端开发课程的课程建设工作,组织和参加技能竞赛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好的成绩,更多的是为了锻炼学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以竞赛训练为抓手,通过对学生按照竞赛要求进行成体系的训练,共同合作完成与竞赛相关的综合项目设计,按照软件工程瀑布流开发模式“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培养学生的工程项目思维,体验企业日常的项目开展思路,引导学生熟悉软件开发流程,并将这种开展模式推广到专业综合实训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集训—竞赛—教学资源建设—教学[7],形成一套闭环体系,可以有效地以竞赛促进教学质量。如图2所示。
通过2019年以来先后多次参加移动应用开发竞赛,我们一方面将软件专业的移动端开发技术课程的技术升级到Google最新的JetPack组件库和Retrofit网络访问框架,并且安排教师多次参加相关师资培训,利用竞赛赛题库开发课程的实训教学项目,将竞赛的相关赛题作为教学案例融入实训教学中,利用竞赛合作方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开放的API接口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
二、通过岗课赛证融通,加强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
(一)通过岗课赛证融通,开展软件技术专业改革
聚焦课赛融通开展专业改造,通过参加竞赛,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软件行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及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通过竞赛合作厂商,与更多的行业企业进行技术交流,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对现有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移动端开发方向)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完善软件技术专业(软件测试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目前已经完成了软件技术(移动端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和软件技术(软件测试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修订工作。
依据1+X的职业等级证书的考核体系,重构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年指导参加大数据技术及应用、软件测试和移动应用开发赛项的项目开发和赛题训练积累,根据技术发展和教学需求进行优化、迭代和升级上述资源,开发应用于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符合行业企业软件技术岗位真实工作过程,促进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已经开始将软件测试和移动应用开发的赛题库改造的课程实训项目应用于实训教学中,并且编写了软件技术专业实训教材,目前正在出版中。
在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以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通过对合作行业企业进行软件行业的相关岗位职责进行调研,结合1+X职业等级证书的考核要求和相关职业技能竞赛的技术要求进行修订,将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将软件行业主流的技术融入课堂教学,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将软件专业原有的15门专业课程,精简为13门,将总学时从2 930课时精简为2 700课时。新的课程体系更加契合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
在开展软件专业多方向教学的过程中,软件专业第一学年开展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在第二学年开始分专业教学,学生在第一学年通过专业技术课程学习,了解不同就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内容和就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在第二学年自愿进行分专业报名选择,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更加明确,因此学习兴趣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较大提升。
(二)通过岗课赛证融通,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组织和参加技能竞赛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好的成绩,更多的是为了锻炼学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通过多年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每年11—12月会举行对接省赛的各类校级技能大比武活动,选拔优秀的学生备赛第二年3—4月举行的省级高职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省级比赛资格后将参加全国高职职业技能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