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路径
作者: 刘晓玲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分析大数据对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影响,调研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探讨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现有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教育的特点
一是学生的信息化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当前,学生对教育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获取更加便捷、全面和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二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共享化程度更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资源逐渐数字化、网络化和共享化,师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教学资源。三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程度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全程记录和监测,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实时跟踪和评估,也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四是高职教育的社会需求更加精准化和多元化。社会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高职教育需要更加精准地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
(二)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高职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服务和支持,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等。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意义有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管理效率。信息化可以使高职教育管理更加高效、精确和及时,降低管理成本。第二,优化管理结构。信息化可以改善高职教育管理的结构和流程,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增强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三,提高教学质量。信息化可以实现对学生、教师、教学资源的全面管理和调配,为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支持。第四,完善学生服务。信息化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快速和全面的学生服务,包括学籍管理、成绩查询、选课退课、课程评价等方面。
二、大数据对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影响
(一)为高职教育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获取和分析大量的教育数据,以便更加精准地了解学生和教学的状况。大数据技术可以全面收集、存储、分析学生和教师的信息,为高职教育的决策制订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高职教育机构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全面监测和分析,包括学生的上课记录、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和提供帮助。高职教育机构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学生的反馈信息和评价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如此,大数据技术可以为高职教育机构的决策制订提供重要支持。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高职教育机构可以获得更加精准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趋势分析,为教育规划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现高职教育的智能化、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为高职教育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和支持。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中,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加强教育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工作,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管理水平。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为教师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教学建议和辅导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全面分析,为教师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实现对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的不同,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三、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一些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限制了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硬件设施的滞后是信息化建设中最直观的短板,许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设备老化,无法满足当前软件运行的基本需求;网络覆盖不全面,导致校园内信息传输不畅;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数量有限,不能为所有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和师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软件资源的匮乏也是制约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一些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教学资源平台,教师难以获取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学习管理系统的缺失或功能不全,使得在线学习和互动交流变得困难。
(二)信息化人才缺乏
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这不仅制约了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还制约了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方法创新能力,但在现实中,不少教师在这方面存在不足,难以适应新型教学模式。这不仅限制了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还影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可见,师生的信息素养普遍不高是信息化建设难以推进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许多教师对新兴的教育技术掌握不足,无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
(三)管理模式滞后
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各个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管理信息化的各个环节尚未实现有效的协同和配合。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滞后,信息化应用的推广受到一定的制约。一些高职院校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能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导致信息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同时,信息管理部门职能划分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专业的IT团队进行日常维护与更新。
(四)安全风险问题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高职院校面临越来越严峻的信息安全风险,如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问题,都会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带来严重的影响。安全机制的缺失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隐性问题,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多样化,高职院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面临严峻挑战。比如,一些高职院校在信息安全管理上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安全策略和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数据泄露或系统攻击,后果不堪设想。可以说,一旦高职院校在网络安全方面投入不足,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安全防护体系,那么一旦发生数据泄露或系统瘫痪等事件,将会产生巨大的损失。
(五)“信息孤岛”问题
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各种不同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这些系统和数据库之间缺乏有效的数据共享和交流,导致“信息孤岛”问题的出现。这不仅增加了信息系统的操作难度和管理难度,还影响了高职教育管理决策的精准性和及时性。部分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缺乏对数据质量的重视,导致数据的质量不高,存在诸多问题,如数据不准确、重复、不完整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数据的分析结果,还会对高职教育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产生负面影响。
四、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路径
(一)完善信息技术设施
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需要配备完善的信息技术设施,包括硬件设施、网络设备和软件系统。高职院校应该更新和升级硬件设施,引进更加高效、稳定和安全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以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稳定性。高职院校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校园网与教育网,提高网络传输速度,满足大数据的高速处理和传输需求。高职院校应选用合适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以提高数据处理和管理的效率与精确度。
(二)培养信息化人才
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需要大量的信息化人才,包括信息技术人才和数据分析人才。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设立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岗位,培养数据分析人才。此外,高职院校还需要开设与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相关的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为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三)优化信息化管理流程
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需要优化信息化管理流程,提高信息管理和处理的效率与精确度。高职院校应建立规范的信息采集和管理流程,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应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促进信息的共享和协同管理;应加强信息化管理流程的监督和评估,不断优化和完善信息化管理流程,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与精确度。
(四)构建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保护敏感信息,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制订信息安全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测和防范,采用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防范各类安全风险,防止网络攻击、恶意软件等威胁;加强对信息安全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加强安全意识和教育培训,增强师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培训,让他们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避免信息泄露、信息丢失等安全风险。
(五)整合资源,加强产学合作、行业协作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分析和应用数据,在探索信息化路径时,积极与企业合作,共享资源和数据,同时加强与其他高职院校或行业协作,共享信息化路径研究成果,共同推动高职教育信息化路径的研究和实践。
总之,大数据为高职教育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职教育通过完善信息技术设施、培养信息化人才、优化信息化管理流程和构建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四个路径,可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质的飞跃,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丽丽,张丹丹.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9(12).
[2]徐维霞.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路径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8(5).
[3]谭文文.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7(9).
[4]吴翠娟,李云.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7(16).
[5]张新.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考[J].长春职业学院学报,2018(6).
[6]贺爱梅,张远,陈思思.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现代信息,2019(1).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闽教科)2022年度省中青年(科技类)课题“基于MicroPython的人工智能教学实验箱研究”,项目编号:JAT220768。
(作者单位: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