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境整体设计观为导向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

作者: 汪铮

以环境整体设计观为导向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0

摘要: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文章结合院校背景和学科发展状况,梳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教学过程现存的问题,厘清环境整体设计观视角影响下的教学内容、学生认知和专业建设,从课程内容、规划思路和成果评估等维度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

关键词:环境设计整体观;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

一、课程建设背景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大三上学期设置的一门课程,先修课程是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初步,后修课程是景观设计、毕业设计创作等课程。在该阶段,学生正处于专业基础和综合创作的关键阶段,是培养环境整体设计观念的黄金时期。

结合近年来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经历,笔者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设计内容宏观层面看,学生缺乏对与设施设计相联系的区位条件、场所环境、人文历史等因素的深度考量,设施与环境空间、设施与使用群体、设施与生活方式之间的探讨被忽略,缺乏设计创作前期选址的社会调研,公共设施本体设计完成后再放置于环境中,甚至会出现设施尺度比例失衡的情况。

从环境设计专业发展角度看,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与其链接课程之间关系较弱,同类课程因授课教师随机,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与教学组织制定缺失统筹,产生课程互通、教师交流困难等问题。

从课程教学时空维度看,课程共56学时,理论17学时,实践39学时,历时4周。然而城市公共设施以城市空间环境为依托,涉及范围广,知识庞杂,设施设计环境分析、交通组织和区位概况,设施设置布局、视觉图例、设计规范和尺寸要求等内容,都反映出公共设施设计是一门应用课程,教师在规定课时内厘清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现存难题之一。

二、环境整体设计观的教学理念

(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整体性

设计类课程不同于理论类课程,其实践部分占比较多。设计类课程在实践设计阶段应建立在理解理论知识、规范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实地予以考察调研、场地概况分析,并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反复推敲。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城乡建设发展紧密联系,范围辐射至产业经济、社会生活、地缘人文等领域,需要学生掌握多学科、多视角和多专业的知识结构。这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遵循“提问—分析—解决—反馈”设计创作闭环流程,引导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将设计对象和空间环境相结合,关注设计对象与城市生活、园林绿化、行为指引、设计美学、路网布局等要素的相互关系,有序组织学生摄取艺术、技术、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并将设计对象、设计要素和设计环境综合理解为一个整体。

(二)学生学习认知的整体性

环境设计专业思维过程是从宏观至微观,微观再至宏观的架构形式,通过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或景观类课程呈现,以输送给学生环境整体设计价值观。该价值观伴随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可以理解为一种上位规划的视角,从城乡区域大生态环境整合层面去培养学生的系统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并结合不同尺度空间类型设置解析,为学生构建场所内部设计本体的空间逻辑,了解使用群体、公共空间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系统性共存,并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本体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设施与周围环境的联系,运用以点带面的方法,从设计对象和使用功能出发,引领学生思考设计本体和空间构成、多层次设计思维架构,培育出环境整体设计观念。

(三)学科专业建设的整体性

高校应从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特色考量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整体看待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同类设计课程的关系。一是高校应采取模拟设计落地化流程,通过实训室、工作坊实现理念到创作落脚,从设计生产单位设计落地程序汲取经验,将方案展演、设计变更、深化汇报等仿真于教学环节中,综合评价方式采取课程组联席评价;二是高校需要整体看待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考虑与史论、概论类课程的衔接,教授学生历史文脉、文化资源和社会经济与设计的必要联系,通过中外案例类比理解环境设计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助力学生形成全局看问题的整体观。

三、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一)课程设置思路

巢湖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以下简称课程)于大三下学期开设,课程参照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构建环境设计专业独有工学、技术和美学特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系统随城市历史更迭,一座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建设体现出系统发展的长远眼光,公共设施具备社会和应用双重价值,环境整体设计观培养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整合“认知—分析—设计—评价”模块,将课程教学落实在系统设计上,并在课程中设置城市空间与设施认知、空间分析与设施设计、设施系统评价三个教学模块,培育学生环境整体设计观。

(二)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立足环境整体设计观,综合分析城市环境中公共设施设计涉及的“人”“物”和“场”,其中“人”强调设施设计的公共与通用属性,包含大多数人群和残障群体,“物”强调公共设施系统的组合式和套系,“场”则强调在特定城市空间中并具备明确地域性和城市文化性质的场所。

从环境整体设计观视角分析,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的价值导向是“为大众的服务”,依据城市公共设施“人”“物”“场”的含义,说明公共设施单体产品、系列产品和整体系统产品对应设计解决问题的差别,如单体产品注重功能形式、结构材料、色彩材质等要素,系列产品关注设施组合的多变性和协调性,整体系统产品是隶属于城市运作的功能系统下的子系统,强调公共空间中设施设计的统一布局与环境空间的联系,如图1所示。

结合城市公共设施的影响因素,有城市文化因素、空间场所要素、使用需求要素和运营要素,介绍城市公共设施系统设计受限于场所空间尺度,也根植于城市历史文化、形象风格和发展理念,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公共设施的造型、结构和美学特征等关联信息,帮助学生掌握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完善学生整体设计的意识,拓宽设施设计背后文化结构体系。

从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角度,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教师应围绕“实际导出”为主题,按建筑装饰与景观美化行业方向培育环境设计专业专有人才,以设计师职业标准、国家规范、行业发展条例为准绳,教学内容以设施设计理论知识为导向。同时,高校应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聘请企业导师和行业专家,以学术讲座、技术科普等形式参与教学过程,将前瞻性技术材料、业界动态和学术前沿深入教学一线,以案例解析开阔学生专业设计视野,提高学生设计思维。

在实践教学板块,教师应更加注重设计程式教学内容,将公共设施设计原理、形式法则和规范标准等融入实操环节。针对分析设计到评价阶段,在设计程式方面,教师要加强设计前期调研考察工作,并注意联系场所空间尺度和设施单体或系统布局情况进行讨论,另需观察设施设计选点场所的人群活动、使用频次和路径,针对场地现状进行观测、现场记录、深度访谈、走访调查等。教师还要结合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基本原理方法,展开对环境空间和设施条件的分析,引导学生结合场地现状进行概述归纳,并通过课程阶段调研报告的方式呈现,最后教师总结优势与劣势。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创作的“单体—组合—系统”的规划思路,根据各类型空间的体量划分命题,要求学生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设施设计要素,分析设计的社会价值和效益,并从设计草图、设计样图和设计定稿进阶表现中突出学生设施设计的过程性思维,引发其思考设施与周边场域、使用人群、街巷建筑之间的作用关系。

不仅如此,教师应教授学生设施设计相关的注意事项,在设计创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参考国家规范标准,并遵循规定的尺度数值等内容。例如,巢湖市公交车站的“巢”字造型设计融入巢湖市的地域特色,如巢湖的湖泊、山川等元素,以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背景。巢字具有“家”和“庇护”的含义,因此设计传达出公交车站作为安全、舒适的公共空间,可以为市民提供便利和庇护。公交车站作为公共设施,设计时考虑人性化因素,设计有无障碍通道、休息区、指示标识等要素,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另外,在设计成果方面,教师需要过程性把控公共设施设计本体的尺度,与环境的协调性和比例感,以及设施设计的制作过程与展现效果,并在成果展示上注重展板构图和画面质感,同时关注设施设计要素分析和环境协调模块。

(三)课程教学效果评估

为确保环境整体设计观深度融入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教研管理部门在运行时需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过程性评价以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为主要依据,通过课程调研报告、经典案例解读等方式完成;成果性评价关注学生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方案的创意能力,如可以以展演汇报能力为考查标准。评价方式一般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公共设施成果展示可以有图文展示或实体模型展示,评价呈现多元化。

城市、乡村建设促进了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对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标准。环境整体设计观在现今城市环境设计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教师可以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教学作为一次传授环境设计系统性思维的良好契机,强调设计系统与环境空间的联系,以全面构建崭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昀.城市公共设施系统设计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王慧.基于整体观理念的规划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思考[J].城市建筑,2020(35).

[3]柏春.环境整体观视角下的场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建筑与文化,2019(11).

[4]蒲培勇,史俊巧,宋来福,等.设计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17(4).

[5]郭又新,张宏.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与实施[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4(1).

[6]白博阳,孙庆辉.基于学科竞赛为主导的环境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以《计算机辅助设计3DS MAX》课程为例[J].设计,2023(23).

[7]周云莉.纸质模型制作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中的教学研究[J].造纸信息,2023(4).

基金项目:2022巢湖学院质量工程教研项目(一般)“基于整体设计观的环境设计课程教学探析”,项目编号:ch22jxyj25。

(作者单位:巢湖学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