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开展路径

作者: 乔龙 符晨莎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受此影响,几乎每个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高校将其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基于此,文章探究音乐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并为音乐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开展提出相关路径,以期为高校用好音乐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音乐治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显示,有21.4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抑郁风险,有45.2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焦虑风险。另外,重点高校大学生的抑郁焦虑风险远高于非重点高校的大学生,本科生的抑郁焦虑风险远高于专科生。在此背景下,高校为了有效降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概率,通常会使用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排解负面情绪。音乐治疗主要通过运用一切音乐活动对人进行刺激与催眠,让人对声音产生身体反应,从而达到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一、音乐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延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一分子,普遍对未来发展较为茫然,并由此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健康问题。为了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健康问题,高校会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停留在理论知识部分,能真正触及大学生内心感受的心理健康教育较少。而高校通过把音乐治疗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能从支持层面、再教育层面、重建构层面出发,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以及健全的人格与认知。与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比,音乐治疗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更显著,同时能延伸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二)缓解大学生的不良情绪

大学生需要面对考试、升学、就业等一系列压力,往往会累积较多、较强的负面情绪,进而影响身心发展。为了帮助大学生缓解不良情绪,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使用音乐治疗,借助音乐的舒缓功效,从生理上和心理上缓解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另外,在实际的音乐治疗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高亢激昂的音乐刺激大学生,帮助大学生释放负面情绪后,再使用平和柔缓的音乐调节他们的心理,以此帮助他们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三)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有很多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突然面对全新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难免存在诸多不适应,再加上当前大学生以“00后”为主,大多缺少独立生活的经验,在处理陌生的高校人际关系时容易出现障碍。其中,有少数大学生受限于自身的内向性格,始终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在高校生活中没有交到朋友。长此以往,他们会越来越孤僻,无法融入集体生活,从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利用音乐治疗,依托非语言性和非社会性的方式,借助音乐的无形力量去安抚大学生,能促使大学生主动进行人际交往,从而构建起完善的人际关系。

(四)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与美育的结合

高校把音乐治疗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能够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还符合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除此之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美育教育的目标类似,均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音乐治疗不仅包含音乐这一艺术形式,还兼具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教育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德育、美育三者间的结合。

二、音乐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开展路径

(一)把音乐治疗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可以把音乐治疗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以纠正大学生对音乐治疗的认知。教师应围绕音乐治疗,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类。其中,理论课程主要为教师向大学生讲解音乐治疗的历史、基本原理,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的效果,加强大学生对音乐治疗的认知。实践课程主要为教师通过组织大学生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大学生舒缓各类压力。教师可以把音乐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原有的课程内容相结合,以形成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例如,教师可以把音乐治疗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课程相结合,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且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每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向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音乐治疗在课程中的融入效果,并根据大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音乐治疗的融入方式。

(二)使用多元化的音乐治疗方法

教师将音乐治疗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元化的音乐治疗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治疗的作用。首先,接受式音乐治疗法。该音乐治疗方法不是简单地向大学生播放几首音乐作品,而是由教师提前将音乐作品区分成振奋型、镇痛型、松弛型等大类,然后根据不同大学生的不同心理健康症状,选取合适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大学生通过倾听,借由音乐刺激作用于人体,进而调节心理情绪。其次,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法。该音乐治疗方法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音乐作品的唱、奏、跳,更加强调大学生的主动性。大学生通过主动参与音乐互动,不仅能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还能通过与其他大学生的集体音乐互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最后,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法。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使用各种乐器随意演奏音乐,以此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诸如鼓、三角铁、沙锤等易于上手的乐器,然后给大学生提供一段音乐旋律,让大学生可以根据音乐旋律使用乐器即兴演奏。

(三)为不同病症的大学生设计差异化的音乐治疗方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病症的类型多种多样,为了兼顾不同病症的大学生,高校在使用音乐治疗方法帮助时,需要设计差异化的音乐治疗方案。在此,笔者以南昌理工学院的学生作为案例对象,探究两例音乐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成功运用的案例。

案例一:小明(化名)是一名大四学生,因为马上要临近毕业,小明存在较大的就业心理压力,出现失眠、紧张、出汗、自我怀疑等病症。针对小明的心理健康病症,教师先播放了贝多芬的《月光曲》以安抚小明的情绪,然后询问小明聆听音乐之后的感受,小明回答有清冷、凄清的感受。在《月光曲》的引导下,教师开始鼓励小明把自身的困惑与烦恼说出,教师则围绕小明的困惑、烦恼对小明进行开导。经过多次开导后,教师再次播放《月光曲》,这次小明表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变成了宁静,可见小明的心理健康病症已经有所好转。

案例二:小美(化名)是一名大一新生,来自单亲家庭,从小缺少家人的关爱,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在校专业成绩一般。小美认为自己较难融入学校的环境。对此,教师为小美播放了久石让的《菊次郎的夏天》《天空之城》等音乐作品。在聆听音乐作品时,小美的情绪有所缓解,借此时机,教师开始开导小美。经过多次开导后,教师再次为小美播放了《卡农》《土耳其进行曲》等节奏欢快的音乐作品,小美的心理状态也由最开始的消极内向转变为积极乐观,心理健康病症也逐渐消除。

(四)让音乐治疗深入大学生的课后生活

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音乐治疗的使用不应局限在课堂,而应让音乐治疗深入大学生的课后生活,进而从全局角度出发,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一方面,高校可以在周末或是节假日期间,围绕音乐开展诸如晚会、歌唱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并鼓励大学生积极报名。比如在2018年,武汉音乐学院举办了首场音乐治疗融合音乐会,参加音乐会的大学生不仅有音乐治疗专业的大学生,还有接受过心理治疗的大学生。大学生相继演唱了《我喜欢上你时的内心活动》《节拍器》等歌曲,释放了内心的各种情绪。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围绕社团活动,由专业教师带领大学生成立音乐治疗社团。在社团中,教师通过播放音乐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说出内心的心理困扰,然后为大学生答疑解惑,由此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焦虑和羞怯心理。

(五)加大对音乐治疗师资队伍的建设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之所以在音乐治疗的使用上始终未能达成预期,究其原因在于很多高校并没有组建专业的音乐治疗师资队伍,而是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大学生辅导员承担起音乐治疗的责任。然而,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是大学生辅导员,二者对音乐治疗的认知与了解参差不齐,自然无法向大学生展现音乐治疗的最佳效果。因此,高校要想运用好音乐治疗,就需要加强对音乐治疗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校可以鼓励音乐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加入对音乐治疗的认识与研究中。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面向音乐教师开设专门的音乐治疗讲座,大力普及音乐治疗理论知识,帮助音乐教师掌握一些音乐治疗的基本要领。例如,在2023年,为了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治疗能力,烟台南山音乐学院面向音乐教师推出了一系列音乐治疗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个体音乐冥想及绘画技术”“乐器即兴演奏中级技术”“音乐心理剧技术”等。烟台南山音乐学院通过为音乐教师开设上述音乐治疗相关课程,显著提升了教师的音乐治疗水平。

高校可以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大学生辅导员加强对音乐治疗的学习,同时邀请音乐治疗相关的专家学者开展相关座谈会,以此让更多教师能掌握音乐治疗的使用方法。高校还可以构建兼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音乐治疗师资队伍结构,让音乐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辅导员轮流配合专业的音乐治疗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能够将医学、心理、音乐等要素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了确保音乐治疗有效发挥作用,高校可以通过把音乐治疗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用多元化的音乐治疗方法,为不同病症的大学生设计差异化的音乐治疗方案,让音乐治疗深入大学生的课后生活,加大对音乐治疗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路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罗章菡.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11).

[2]李玉鹏.音乐疗法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9).

[3]王龙.音乐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23(19).

[4]孙婷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22(11).

[5]易琳.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20(19).

[6]孙梦茹.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心理月刊,2022(3).

基金项目:2022年度南昌理工学院校级课题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音乐疗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及实践”,课题编号:NLSK-22-11。

(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音乐学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