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土实践的公共管理硕士精品案例开发与应用
作者: 赵宏燕摘要:文章从公共管理硕士培养过程中案例教学方式的价值入手,分析本土案例开发存在的以举例教学代替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中本土案例少、非本土案例的不适用性、学生理论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梳理本土案例开发的过程,即通过培育、参赛、转化、案例库投稿等过程,找到合适的精品案例开发的方法,从而推进本土案例库的建设。
关键词:本土实践;精品案例;公共管理硕士
一、案例教学的价值
(一)可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报考要求之一为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该专业的传授对象是成年人,所以案例教学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是通过描述实例,加上分析理论,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正如徐拥军等人对案例教学的界定,所谓案例教学,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实践情境,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深入讨论,提高学生面对复杂实践情境时的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活动。因此,案例教学是公共管理学科广泛应用的教学法。
(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大多数高校贯彻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案例教学改革。在案例教学方式中,因学生来自不同单位和部门,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通过深入探讨和交流,课堂不再是枯燥的传统讲授,而是活跃的头脑风暴,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公共管理硕士课堂实现了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改变。
(三)使本土案例开发成为必然
案例教学是公共管理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但案例教学的真正价值体现则是案例的选择。如果选择非本土案例,学生对案例并不熟悉,虽然有案例讨论等环节,但并不能使学生感同身受地去理解案例。因此,为了增强案例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开发本土案例。而只有一定数量的本土案例,才能建设案例库,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提高本土案例开发的质量,还要提高本土案例开发的数量,以提高案例教学的普及度和满意度。
二、本土案例开发主要解决的问题
(一)以举例教学代替案例教学
公共管理学科非常重视案例教学和案例研究,这也是公共管理学界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逐渐达成的共识。但在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以举例代替案例。然而,要想达到高质量的案例教学效果,高校需要开发出高质量的案例,尤其是本土案例,才能使案例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听起来有熟悉的味道,对案例的分析也才能更深入。
(二)案例教学中本土案例较少
在公共管理的案例教学中,存在着西方案例多、本土案例少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用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中的优秀案例外,更应该开发本土优秀案例,而精品案例建设可以有力推动此项任务的完成。在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政府绩效管理等课程中,高校均可以用到自己开发的案例,使得优秀案例既产生于本地,又应用于本校,成为本土优秀案例与公共管理教学同实践相结合的优秀典型。
(三)非本土案例的不适用性问题
如果在案例教学中使用案例库中的案例,案例的质量毋庸置疑,但是无法与学生的工作实践相结合。这种非本土的空间距离感,会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建设和培育本土案例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四)学生理论分析能力不足
案例教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主要教学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公共管理实际问题,提高他们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学生普遍存在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但是他们将理论分析的框架应用于案例中的原因分析环节,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本土案例开发的方法
(一)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环节
在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环节,每个环节均为可选项,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完成一份调研报告,也可以完成一篇案例的撰写,或者完成一篇建言资政的撰写。三者选其一即可完成2个学分的实践环节教学任务。案例撰写环节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学生既可以得到实践学分,又可以参加案例大赛,还可以用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高校通过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环节,可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理论应用和分析能力。此举不但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而且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具体,使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自主性获得提高。
(二)充分寻求和挖掘本土案例素材撰写案例
案例撰写不是凭空捏造,案例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学及指导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动员学生结合工作实践,寻求本地域内具有特色和典型性的公共管理案例素材,并运用案例撰写过程中的四步法,即“一寻找,二调研、三撰写、四运用”,使本土案例建设得以完成。
“一寻找”是案例建设的第一步,即寻找到合适的选题,这是案例撰写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对案例素材进行比较和选择,确定案例主题。“二调研”即找到选题后要对题目进行调研分析,用数据说话,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师生共同调研,充分挖掘和搜集案例相关资料。“三撰写”即找到问题后用故事将案例写出来,起承转合恰当,矛盾冲突明显。完成案例撰写时,学生将工作实践应用于案例写作,并结合案例中的矛盾冲突,凝练本土特色,同时用恰当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进行案例分析。教师在案例分析中应用恰当的理论进行指导,使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这对于解决本土实际问题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四运用”是案例建设的最后一步,即将撰写的案例用于参加学校及全国的案例大赛,并将案例运用于课堂案例教学。
(三)将比赛获奖案例转化为教学案例
学生参与校内案例比赛、校际案例大赛或区域以及全国的案例大赛,可以调动问题调研及案例撰写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撰写的参赛案例进行完善,可以为学生参加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奠定基础。
在指导学生参赛后,教师可以将参赛案例转化成课堂教学案例,使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对案例问题产生兴趣,通过案例分析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根据案例分析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思考和总结案例。案例大赛获奖案例基本为本土案例,将其转化为教学案例具有非常大的可行性、实用性。
(四)重视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重在对案例的分析,除案例文本的描述外,案例分析才是学生真正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因此,参赛案例要转化成教学案例还应深化案例分析部分,尤其是对相关理论的分析和应用。
(五)将案例开发申报为教学改革项目
案例开发和研究申报为教学改革项目,可以督促指导教师积极进行案例撰写,参与案例大赛指导,达到较好地撰写和分析本土案例的效果。
四、推进高校本土案例库的开发与建设
(一)建立相应的案例开发机构和激励机制
首先,高校应重视案例库建设尤其是本土案例的开发工作。高校可以成立领导小组,小组负责人可以由分管校领导兼任,负责推动整体性工作。
其次,高校应从学院层面建立“案例研发中心”,作为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心的一个部门,专门负责案例的研发,组织研究生参加案例大赛。校级案例研发中心负责制订学校案例入库的标准和相关的要求。
再次,建立案例开发的激励机制,教师有符合要求的案例投稿到校级案例研发中心或指导研究生参加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等,且可以按质量和成绩获得相应的绩效奖励。对收录到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的案例,高校应加大奖励的力度。对参加学校、区域及全国的案例大赛获奖的学生团队及指导教师都要给予相应的奖励。
最后,对于实施案例教学的课程,提高课程酬金。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心可以从多维度考核案例教学质量,以确定具体课程酬金。
(二)通过参加案例大赛推动案例库建设
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直面政府部门或公共组织在实践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思想交流和参与案例分析的平台。无论是学校组织的案例大赛还是全国的案例大赛,教师均可以将参赛案例完善后投稿到校级案例研发中心。校级“案例研发中心”可以具体负责评价案例质量,对标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入库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决定案例是否可以收录本校案例库。教师也可以根据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的投稿要求,将参赛案例投稿到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
目前,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有全国案例大赛的获奖案例可以直接投稿的规定,这给获奖案例增加了收录机会。所以,高校可以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既可以使学生熟悉案例的开发过程,积极参与调研,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又可以让教师丰富案例大赛的指导经验,提升开发案例的水平。参加案例大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教师进行案例教学,将这种经验运用到课堂上,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通过实证课题的研究推动案例库建设
大多数实证课题研究需要进行调研以获取数据。这与案例撰写中的调研相重合。因此,高校可以鼓励教师以课题中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在完成课题研究的同时进行本土案例的开发,开发的本土案例即可投稿校级案例研发中心。案例的开发也可以促进课题研究,公共管理案例尤其是本土案例的开发为社会治理和政府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可以助力公共管理学科开展科研和实践,从而达到科学研究与案例开发双赢的效果。
公共管理学科的案例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公共部门的实践模式,公共管理学科框架的动态更新,高校对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及案例库等建设都更加重视。高校只有在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重视基于本土实践的精品案例的开发,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使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拥军,宋扬.案例教学法在本科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2]姚军.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价值、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21(20).
[3]李颖,赵秋.MPA研究生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开发的问题及建议[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1(2).
[4]王琳琳,赵锦华.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发展、困境及改革[J].经贸实践,2017(18).
[5]倪博月,李颖.MPA公共危机教学案例开发的路径研究[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20(4).
[6]陈敏娟,袁清.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IB)案例库资源建设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22).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本土的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精品案例建设”,课题编号:JG21DB272。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