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场工程师理念的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数智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作者: 王婷婷摘要:在新形势下,数智人才的培养是促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要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观念进行改革,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找到一条符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新途径。在贯彻现场工程师理念下,文章分析高职大数据与会计数智人才培养现状,并在结合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培养大数据与会计数智人才的路径。
关键词:现场工程师理念;高职;大数据与会计;数智人才
如今,社会对数智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既面临新的机会,又面临新的挑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革新,把现代科技与传统的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学习方式,加大数智人才培养力度。
一、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数智人才培养现状
(一)缺乏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
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依然聚焦于传统会计技能的培育上,尽管已认识到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入尚显不足。这种现状未能紧跟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导致在培养具备数字智慧与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方面成效不显,影响数智时代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没有制订相关的课程标准
修订后的课程设置与原先的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差别不大,显示出课程改革的滞后性,尤为明显的是,大数据作为现代商业的核心概念,在课程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深入探讨。
(三)实训基地和实训平台功能尚未转换
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实训基地多流于形式,仅为登记办学,真正的实践效果并不显著,尽管大部分高职院校已设立大数据与会计相关的实验室,如人工模型学习室、会计信息化学习室、会计岗位模拟学习室,但是学习教室以培养会计实践能力为主,不能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实际应用技术的需求。
二、高职大数据与会计数智人才培养措施
(一)清晰培养目的,以大数据为核心
基于现场工程师的先进理念,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明确数智培养不仅是会计工作的辅助手段,还是推动会计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效决策的关键技术。学院将会计领域细分为两大核心方向:会计核算与运营管理。会计核算方向侧重于确保财务数据的精确无误,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可靠的数字支撑;运营管理方向则通过深入剖析财务数据,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会计数智人才培养的基石。在培养过程中,学院坚持“先学”与“求新”并重,既巩固学生的会计基础知识,又紧跟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步伐,通过创新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既精通会计业务,又擅长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解决复杂财务问题的“战略专家”。
大数据与会计卓越班是学院与用友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立的,旨在培养新一代创新型数字化会计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学习到最前沿的会计理论知识,接触企业真实的财务管理案例,掌握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应用技能。在课程设置上,卓越班除涵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核心课程外,还特别增设大数据财务分析、智能财税系统应用、财务机器人操作等前沿课程。学院还与企业合作建立多个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真实经济业务的综合模拟实训中,全面提高自己的数智化会计能力。此外,大数据与会计卓越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与各类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挑战自我,积累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多维度、多层次整合
在创新与学习能力方面,学院前瞻性地引入Python(计算机程序编程语言)、大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鼓励学生跨越传统界限,探索新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无限可能。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调动学生的实践热情。道德素养与人文情怀的培养同样不容忽视。学院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理解与合作,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会计人才。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学院紧密结合数字化经济的特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类电脑科技技能,并具备有效沟通的能力。会计专业技能的训练则是学院教学的重中之重,从核算与报告能力、税务处理能力、审计技能,到会计管理能力、成本核算与管理、内控与风险管理、数据分析与辅助决策等多方面,学院都进行系统且深入的教学。通过模拟实训、案例分析、项目式学习、校企合作、竞赛、社团活动等形式,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在实践中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卓越班中,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模式得到充分验证,学生在毕业后迅速成为就业市场上的热门人才,被各大企业争相聘用。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技能,还拥有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三)实行“三课”改革,保证课程目标的落实
1.教师
学院遵循现场工程师的先进理念,深入推行包括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在内的“三课”改革策略,以全面强化教育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采取多项创新举措。首先,实施分批分类的培训计划,重点针对年轻且对新科技有高度接受度的教师群体,开展大数据与数智技术的专项培训;引入Python编程、RPA机器人软件等前沿技术,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组织学习小组,促进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与深度学习,为新旧教学计划的顺利过渡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积极推动校企深度融合,以弥补部分教师大数据领域实践经验的不足;选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参与实际项目,让他们亲身体验大数据技术在会计业务中的应用,从而增强实践能力。同时,学院邀请企业专家走进校园,为学生带来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前沿,拓宽师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新技术的热情。最后,学院注重跨专业的合作与交流。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整合统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组建跨专业的教学团队。
学院通过定期的合作学习与研讨,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知识融合与创新,推动教师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能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也为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数智会计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
2.学习教材
基于现场工程师理念,学院在大数据与会计数智人才培养方面,将重点聚焦于学生动手技能的强化训练,并积极探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学院紧密围绕数字化经济的需求,将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入会计教学,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搭建数字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大数据资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真实的会计情景模拟,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大数据技术的魅力。为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院充分利用数字平台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例如,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账务处理、数据分析等操作,从而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显著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学院积极响应时代要求,组织专业教师团队深入研究大数据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趋势,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和企业需求,精心编制相应的大数据与会计教材。这些教材不仅涵盖大数据基础知识、会计专业知识等内容,还融入最新的技术案例和实践经验,旨在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院与用友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建大数据与会计卓越班,通过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派遣企业导师入驻校园等方式,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无缝对接。此外,学院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精心打造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动体系,为学生铺设一条理论与实践的坚实桥梁,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实操机会,从而更加紧密地贴合市场需求,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教学方法
鉴于现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熟悉度,学院巧妙地将新媒体与大数据技术融入教学,开创一系列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师广泛运用在线课程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室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工具,为学生打造一个互动式、情境化的学习环境。通过教授Python编程和数据分析软件等大数据技术,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魅力,使学习变得更加直观且高效。
此外,学院还致力于线上平台的建设,汇聚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经典案例和练习题,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渠道。平台不仅支持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还设有作业提交和在线测试功能,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和互动性。为让学生更好地对接职场需求,学院将会计专业的资格鉴定与大数据技术紧密结合,设计并实施一系列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相连的实践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让他们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和数据需求,从而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院还积极推行“工作本位”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将学习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通过与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实训,锻炼学生的大数据与会计数智技能。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结语
基于现场工程师理念的高职院校在探索大数据与会计数智人才培养路径时,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积极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大数据与会计教学可持续发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质量数智人才,同时以大数据为基础,明确培养目的,积极变革,进行“三教”变革,将大数据思维与数据智能相结合,实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长足、健康发展,培养更多的数智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飞凤.“数智”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河学院学报,2023(10).
[2]巩家民.数智财税背景下高职高专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23(3).
[3]付兵,胡明琦.新商科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3(4).
[4]李名扬.数智经济背景下高职大数据会计人才培养困境与路径[J].会计师,2023(7).
[5]宋文秀,俞梅,张熙妍,等.数智化时代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基于“互联网+课堂”背景[J].财会研究,2023(2).
[6]张水莉,赵红艳,席素梅.数智时代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经界,2023(15).
基金项目:2023年江西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基于现场工程师理念高职大数据与会计数智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XJG-23-57-4。